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肖娟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肖娟

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建始 4453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教育.重点介绍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的内容.详细阐述了饮食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饮食教育;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挽救了不少急性肾衰竭患者,延长了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现在我国接受透析的患者日益增多,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教育十分必要.

饮食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患者认识饮食的重要性,促使患者自觉选择有益的饮食习惯.

1,饮食教育的方法

1.1 面对面交谈 有医生或者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的重要性.

1.2 书面教育形式 向患者发放一些透析患者饮食宣传资料,如小册子等,并给予讲解,在宣传栏张贴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1.3 问答形式 在住院期间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实际状况.

2.饮食指导

饮食疗法是血透患者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把日常食物营养成分含量,以每100g食物中含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钾、钠、磷等的含量打印成册,便于患者查阅参考。并指导患者根据医嘱制定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低钾、低磷、低盐饮食,多食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经常调换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避免进食过甜、油腻、辛辣食物及海产品,注意补充维生素。透析只是对肾功能衰竭的间歇性治疗,饮食和液体量的控制才是持续性治疗。长期透析的病人常有消瘦和营养不良[1],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很多,如厌食,感染,代谢紊乱,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等。特别是饮食出入不平衡进而发生营养不良者较为多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蛋白质摄入:每次透析可丢失蛋白质,2.0~3.5g,透析患者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为每天1.0~1.5g,应选用优质高生物价的动物蛋白质为主,如鲜奶,蛋,鱼,瘦肉等,补充各种必须氨基酸,植物黄豆,花生中虽然含蛋白质高,但含必须氨基酸少,不宜多吃。

2.热量摄入:热量的多少取决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理想体重,活动量等,一般情况下每天30~45kcal。对消瘦营养不良患者可给予每天40~45kcal,对于肥胖患者给予每天30~35kcal。

3.钙及其他物质的补充:多数尿毒症病人血钙水平降低,出现手足抽搐,需增加钙的摄入量,予以补充。缺锌缺铁时应适当补充锌和铁。血透可使水溶性维生素丢失,应给予补充足量B族维生素。

4.限水:每个病人饮水量可以不同,主要取决于患者尿量,从粪便或其他途径失水量以及环境温度增高等。一般以每日控制体重增加0.5kg为宜。透析间期过多水摄入可导致水中毒和心血管并发症。

5.限钠:为了防止细胞外液潴留,引起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一般透析患者每天钠应限制在2~3g以内。严重高血压患者更需要严格限制钠摄入,一般每天0.5g以下。

6.限钾:透析患者钾摄入量须视血清钾含量,尿量透析中钾排出量及病情而定,高钾血症时推荐钾含量低的食物。

7.限磷:高磷低钙可引起代谢性骨病,病人常有骨痛,关节酸痛,肌肉无力,四肢不适等,应限制磷摄入,避免食含高磷的食物,如动物心、脑、肾、肝及黄豆、花生等。

8.补充维生素:透析时水溶性维生素严重丢失,必须补充B族维生素等,也可口服VitB1、VitB2、VitC、及叶酸。

9.高磷血症、肾性骨病患者高磷应该遵医嘱口服含钙磷结合剂。肾性骨病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口服维生素D。

10.定期复查.宣传常规检查目的及临床意义,定期抽血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铁及铁蛋白等,通过检查结果,了解透析的充分性,及时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调整透析方案,保证充分透析、减少并发症.

结论

饮食教育是患者获得生存必须元素的有效途径,是治疗的重要组成因素,有利于患者的病情缓解。同时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较高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77-678.

论文作者:肖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_肖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