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论文_李立,曹川贝,刘亚芬(通讯作者)

李立 曹川贝 刘亚芬(通讯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该药物合理应用策略,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1例因使用氟喹诺酮药物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氟喹诺酮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临床症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结果:在临床用药中,以氧氟沙星药物应用频率最高,与其他药物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居多,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累计系统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氟喹诺酮药物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药和用药,并重视其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并做好防范措施,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08-02

Adverse reactions and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Li Li, Cao Chuanbei, Liu Yafen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Zhangzhou,3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fluoroquinolone in clinical use, and to propose a rational application strategy for the drug.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91 patients who had adverse reactions due to the use of fluoroquinolone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and analyzed the types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fluoroquinolone-induced adverse reactions, with a view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Results In clinical use, the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ofloxacin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atients involved the skin and accessories and digestive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uoroquinolone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rational selection and use of drugs, and pay attention to its adverse reactions, strengthen the observation and care of patients after medication, and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o improve medication Rationality,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Key words】Fluoroquinolone drugs; Adverse reactions;Rational application

氟喹诺酮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见效快等优点[1],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细菌DNA回旋酶以及拓扑异构酶IV的作用来抑制并破坏DNA的复制,也正因此,氟喹诺酮药物收到临床广泛应用[2]。但与此同时,氟喹诺酮药物的滥用现象越来越多,细菌对该药物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加,同时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心健康[3]。因此,为加强临床氟喹诺酮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1例因使用氟喹诺酮药物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深入观察氟喹诺酮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临床症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具体操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1例因使用氟喹诺酮药物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分布:22~79岁,平均年龄(49.25±9.74)岁。患者疾病类型分布:呼吸系统感染17例,消化系统感染26例,泌尿系统感染19例,肠道感染15例,其它感染疾病14例。所有患者均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调查。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91例使用氟喹诺酮药物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疾病类型、用药类型、给药方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和计算研究所得数据,同时建立数据库。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最后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用药类型分析

91例患者中,使用氧氟沙星药物的患者37例,总占比40.66%,使用环丙沙星药物的患者19例,总占比20.88%,使用氟哌酸(诺氟沙星)药物的患者15例,总占比16.48%,使用洛美沙星药物的患者11例,总占比12.09%,其它药物9例,总占比9.89%。根据所得数据我们发现,使用氧氟沙星药物的患者与使用其它药物类型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3 给药方式

91例患者给药方式如下:口服给药35例,总占比38.46%,肌肉注射13例,总占比14.29%,静脉给药38例,总占比41.76%,其它5例,总占比5.49%。其中给药后1d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56例,总占比61.54%,2~6天内27例,总占比29.67%,7天后8例,总占比8.79%。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氟喹诺酮药物的研究和发展,第四代氟喹诺酮药物-加替沙星已然问世,且在临床广泛应用[4]。该药物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且临床副作用小,对获得性肺炎、泌尿感染、淋病等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其耐药性尚不明确[5]。因此,在临床使用该药物时应充分重视其抗菌效应,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掌握用药指征,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提高患者疗效。

经本次对氟喹诺酮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对该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临床参考:(1)明确药物适应症及禁忌症:明确药物适应症及禁忌症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临床在使用氟喹诺酮药物时,应根据药物的抗菌谱、耐药性及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有效药物,针对性用药既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亦能保证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对于妊娠期、哺乳期等妇女以及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该类药物,有严重脏器器官受损、癫痫史等患者应慎用。(2)掌握用药剂量和给药方式:根据本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征,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等,以确保充分发挥药物杀菌作用,同时防止药物残留体内引发不良反应。此外,本研究对患者给药方式也进行了相关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我们发现,口服和静脉注射是氟喹诺酮药物的主要给药方式,且在给药后患者1天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最多,这也提示我们在给药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用药方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3)明确药物相互作用:氟喹诺酮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更加注意,如果合用不当,不仅对疾病不起作用,同时还有可能引发严重毒副反应,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氟喹诺酮药物与B-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但与氨基甙类抗生素联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与非甾体抗炎药、茶碱、华法林、万古霉素等药物应禁止合用。(4)加强不良反应观察和防范:医护人员应明确该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在患者用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并做好预防措施,如有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患者处理,以免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在临床应用氟喹诺酮药物治疗疾病时,应充分认识该类药物的利与弊,严格掌握其用药指征,严格遵循药品使用规范及无菌操作,同时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并做好防范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秀云,李治纲.试论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164-165.

[2]陈月.浅析1000例患者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83-84.

[3]]尹航,谢程.111例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7,14(3):163-165.

[4]叶月华,许伟杰.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2):261-262.

[5]杜洋.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分布规律[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154-155.

论文作者:李立,曹川贝,刘亚芬(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浅谈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论文_李立,曹川贝,刘亚芬(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