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论文_ 苗新霞、叶苏民、周煦

新疆独山子医院 8386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在化疗前给予静脉静滴托脘司琼,试验组在托脘司琼应用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 上脘、中脘、神阙和内关穴,每日6h,共3天。观察两组治疗恶心、呕吐的有效率。结果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7%,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对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化疗;穴位贴敷;呕吐

恶性肿瘤作为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极大的危害人类的健康,并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1]。目前,临床抗呕吐药的使用,使患者急性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但依然有60%的化疗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的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发生率分别为30%和50%,所以化疗过程如何防治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治疗手段仍需进一步改进[2]。我科室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化疗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研究的标准为:①诊断明确的中晚期不能手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患者;②患者年龄>18周岁;③化疗前24小时无恶心呕吐及未使用其他止吐药物者;④全面评估患者各项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⑥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肝、肾损害,严重慢性疾病及妊娠者;②对中药穴位贴敷过敏者;③拒绝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样本量分别为30例和29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昂丹司琼8 mg静脉注射每日2次及氯化钠注射液100mL+托脘司琼5mg静脉点滴,至化疗结束后3天。护理措施:①观察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颜色及呕吐量;②给予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③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呕吐后用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④给予清淡适宜个人口味的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⑤必要时让患者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1.2.2 试验组

予同对照组相同治疗及护理措施,同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如下。①贴敷药物的准备:取生g,佐以凡士林和石蜡油调成膏状,取5 g置于贴敷上;②贴敷方法:用温水清洁局部皮肤,将中药穴位贴敷膏贴在足三里、上脘、中脘、中内关穴位上按压贴实;③由在肿瘤科工作5年以上的2名护士负责贴敷,每日贴敷1次,持续6 h,时间为9:00~15:00,至化疗结束后3天;④注意事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并准确选择相应的穴位,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

1.3 疗效评价标准

责任护士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抗肿瘤药物急性与亚急性反应分级标准

[3]将恶心、呕吐分为0~Ⅳ。0级:无恶心、呕吐,食欲未减轻;Ⅰ级:轻度恶心、呕吐,食量未减或稍减。Ⅱ级:明显恶心,24h呕吐1~2次,进食量减少,但不需要对症治疗

;Ⅲ级:严重恶心,频繁呕吐,24h呕吐3~5次,基本不能进食,需对症治疗。Ⅳ级:难以控制的呕吐,24h呕吐6次以上,不能进食需卧床休息,需对症治疗。止吐疗效标准,0~Ⅱ级为有效,Ⅲ~Ⅳ级为无效。总有效率=(0级+Ⅰ级+Ⅱ级)/样本量×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比较(见表1)

如下表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数据组成无明显差异。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静脉使用托脘司琼琼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呕吐,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从中医理论出发,提出了穴位贴敷疗法,它是通过应用中草药制剂,作用于穴位、皮肤及病变处的治疗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穴位贴敷可有效刺激穴位,同时药物中的有效成份可通过皮肤组织吸收,可起双重治疗的作用。于其他用药途径相比,经皮肤给药减少了肝脏及、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可使更多的有效成分到达患处,是药物的作用更加有效的发挥;其次,有效避免了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是一种既简便又安全的疗法。中医认为中医认为,上脘、中脘、足三里均为足阳明胃经有效治疗各种原因的胃部不适引起反胃、呕吐、胃脘疼痛、腹胀、呕逆、消化不良、胃炎等胃肠道系统的各种症状以及虚劳吐血、咳嗽痰多、心绞痛等症均具有良好的调理和改善作用,内关穴为八脉交会之阴维脉阴,具有维系全身阴经的作用,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疾病常通过此穴位治疗。生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姜的根茎,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中医常用来治疗呕吐、腹部胀满、泄泻、伤风风寒;另外,现代医学发现,将生姜提取物加入某些抗肿瘤药物中能减轻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姜中的有效成分为姜烯酮、生姜酮,可通过作用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减缓胃肠蠕动,从而达到镇吐、止吐的功效。早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伤寒论》、《名医别录》等许多著作中就有生姜防治恶心、呕吐的作用,现代医学对生姜的研究有更深一步的进展。同时生姜有抗肿瘤作用。半夏其性主降,常被中医用于临床治疗呕吐,皆可随症配伍应用治疗各种原因的呕吐。半夏在伤寒论中就有治疗“气逆欲吐”之说。半夏的止吐时通过中枢抑制起作用,在水貂止吐实验模型中,姜半夏醇提取物可抑制顺铂、阿朴吗啡等因中枢作用所致得水貂呕吐。冰片有促进皮肤渗透作用提高的效果,可增加外用药物渗透进入体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总之,以中药干姜、半夏为主要有效成分制作穴位敷贴,来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呕吐,突出了中医传统特色,使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中医理论有机结合,同时该法操作简单,无创无痛,病人依从性好,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吴 菲,林国桢,张晋昕.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和趋势[J].中国肿瘤,2012,21(2):81.

[2] 胥桂英,孟月燕.中药脐部贴敷联合格拉斯琼在化疗药物致恶心、呕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41-42.

论文作者: 苗新霞、叶苏民、周煦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中医适宜技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论文_ 苗新霞、叶苏民、周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