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对比浅析论文_荣晓玲,丁文

脊柱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对比浅析论文_荣晓玲,丁文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CT/MRI室 264400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采用X线和CT影像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对其分别采用X线和CT影像进行诊断,并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平均评分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检查和CT影响学检查的平均评分分别为(8.94±1.67)分和(12.46±1.53)分,且CT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影像学检查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中运用价值较高,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但在患者实际诊断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关键词:脊柱骨折;X线;CT影像

脊柱骨折是指椎体骨质连接性中断的一种创伤,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外力引起,脊柱骨折病情严重患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一旦治疗不当可能遗留慢性腰痛。因此,对于脊柱骨折患者,只有对其骨折情况进行正确诊断,才能够根据诊断结果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1]。本文中研究采用X线和CT影像学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对比分析其诊断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8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5月,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疼痛、强迫体位、按压疼痛、软组织红肿、翻身难等。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14-58岁,平均年龄(36.42±3.53)岁,致伤原因:30例为交通事故伤、18例为高处坠落伤、5例为跌倒伤、27例为重物砸伤。所有患者中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瘫痪,4例有大小便不能自理现象。

1.2 方法

所有脊柱骨折患者均行X线和CT影像学检查,检查仪器及方法如下。

X线检查:采用GE500mAn X线摄影机,对患者脊柱的正位片和侧位片进行拍摄,针对伤情特殊的患者,必要时加拍双斜位片。

CT影像学检查:采用SIMENS64层螺旋CT,扫描参数为:120kv、150mA、层厚2-5mm、螺距1.0。首先嘱咐患者仰卧,然后以患者腰椎体上缘为基线,自头侧向足侧连续轴位描,扫描患者全部骶髂关节和第4、5节椎体。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经过X线检查和CT影像学检查后,对其进行手术诊断,并将所有患者骨折类型进行分类,本次所有脊柱骨折患者经手术诊断,骨折类型包括:爆裂骨折22例、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24例、骨折脱位型14例、安全带型9例、单纯附件骨折11例。比较所有患者采取X线诊断和CT影像学诊断后各种骨折类型的符合率。

对X线和CT影像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评分,评分指标分别为骨折线是否显示、有无附件骨折、骨折片是否突入椎管、椎体有无压缩和有无椎体旋转脱位五项,每项评分指标分为三个等级,1分表示不能看见、2分表示可疑、不能确定、3分表示可以明确看见,最高分为15分。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平均评分用()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平均评分对比,X线检查平均评分为(8.94±1.67)分,CT影像学检查平均评分为(12.46±1.53)分,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脊柱骨折比较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由外力引起,如房屋倒塌压伤、汽车撞压伤或火器伤等。脊柱骨折受损伤的部位通常为马尾神经或脊髓部位,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截瘫,病情严重患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人体的中柱和后柱包裹着脊髓以及马尾神经,该区域一旦受到损伤,将累及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柱的损伤,因此,对于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都必须了解其中柱是否受损,一旦出现漏诊或误诊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于脊柱骨折临床救治取得了较大进展,出现许多的新技术以及新材料,而且对于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方式越来越多,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4]。

本文中分别对X线检查和CT影像学检查运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了分析。在临床诊断中,胸腰部外伤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胸腰椎的正位和侧位拍摄X线平片,该方法成本较为低廉,而且空间分辨率高,图像直观全面,因此,将该方法应用于胸腰椎出现的压缩性骨折的诊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X线检查对于脊柱后部骨折以及椎管狭窄程度难以显现,对爆裂型不稳定脊柱骨折难以肯定,而且对附件骨折和骨折片是否突入椎管的显示率较低[5]。而CT检查扫描可以将脊柱三柱的解剖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尤其是对脊柱后柱结构的骨折,碎骨片的显示以及椎小关节骨折。它不仅能够对骨折引起的骨性椎管狭窄很好地显现出来,而且对外伤性腰间盘突出引起的非骨性椎管狭窄同样能够清晰显示。CT检查可以将椎管狭窄的形态显示、判断狭窄程度,通过对狭窄面积的计算,可对患者脊髓的骨折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为临床治疗以及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提供尽可能详尽的影像参考依据[6]。

本次研究中,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主要有爆裂骨折、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骨折脱位型、安全带型和单纯附件骨折五种骨折类型,所有脊柱骨折患者经过X线检查和CT影像学检查,将其检查后骨折类型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后发现,CT影像学检查更具有优势,其诊断符合率为96.25%,而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仅为82.50%(P<0.05)。两种检查方法经过诊断后的平均评分对比,CT影像学检查的平均评分高于X线检查(P<0.05)。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和CT影像学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诊断价值对比,CT影像学检查高于X线检查。但是,在实际临床诊断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最为合适的诊断方法,才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张雪峰.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和CT影像分析与临床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6):147.

[2] 曹万芝,刘新立.外伤性脊柱骨折的X线和CT检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226,228.

[3] 吴庆端.脊柱骨折的X线与CT影像学诊断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0,7(9):159-160.

[4] 陈建宇,杨泽宏,刘庆余等.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8):1534-1537.

[5] 吴建国.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表现[J].中医正骨,2013,25(6):31-33.

[6] 米霞.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附89例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08(6):62-64.

论文作者:荣晓玲,丁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脊柱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对比浅析论文_荣晓玲,丁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