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_刘华

高中生物学科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_刘华

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 四川 富顺 643200

摘 要:从PCK视角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个维度探讨了从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技能运用和科学探究四个途径如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科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三个必修模块中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实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实现生物课程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有效手段。

一、指导思想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以人教版高中生物三个必修模块为依托,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个角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学科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PCK(Shulman,1986)视角下,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组织与呈现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使教学富有成效,有助于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形成,从而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实施途径

1.思考与讨论。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三个必修模块共有“思考与讨论”44个。它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和拓展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深化和拓展,进而扩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认识生物学科知识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案例1:光合作用过程之后的“思考与讨论”,学生通过设置表格从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等角度对光反应和暗反应进行比较,巩固光合作用过程的基础知识。并从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和能量联系的角度,讨论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深化对光合作用过程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光合作用过程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资料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三个必修模块共有“资料分析”23个。这部分内容多以自然界的客观事实或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据,提供分析素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探究,对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通过讨论归纳出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发展的、矛盾的和联系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资料分析”不仅使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大大提高,还让学生学会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案例2:资料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教师在进行该内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快速通读资料分析中的文本信息,完成对核心问题进行信息的初步搜集,明确该实验的研究对象、实验的材料、实验的方法,以及实验过程中被标记的亮氨酸发生了位置上的动态变化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题,理清资料分析阐述的核心内容,即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从而深入理解相关细胞器的作用及细胞器间在功能上的联系。

3.技能训练。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三个必修模块共有14个“技能训练”。教材中的技能训练多基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某一环节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对学生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技能训练的素材,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在实践验证知识,通过“技能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案例3:在学习“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之后的技能训练——提出假说,得出结论。要求学生对残翅果蝇出现的原因提出假说,是在学生已经知道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引导学生联系酶与温度的关系,理解此变异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基因没有改变,因而属不遗传的变异。最后得出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此技能训练深化了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认识。

4.科学探究。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三个必修模块高考要求的实验有19个。科学探究通常包括实验、探究、调查等不同形式。科学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进行探究,并将其内容要求尽可能多地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通过“科学探究”要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案例4: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之后的探究——用取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过此探究让学生熟悉取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也会发现一些问题,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使得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这个活动中体现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实践观。

参考文献

江旭 高中生物学科教育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

论文作者:刘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学科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_刘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