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严峻挑战_经济全球化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严峻挑战_经济全球化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严峻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严峻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工具,在保证万众归一、匡正价值导向、实现社会整合、维护正常秩序、化解各类矛盾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各级组织的主要工作手段之一。长期以来,这个手段被反复运用并创造出无数难以计量的社会效益,以致西方国家迄今仍惊叹它的神奇和效用。如今,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且来势迅猛。受其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教化工具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关注这个问题,是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难点所在。

挑战之一:资本主义扩张导致信仰严重失落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它们以平等竞争之名行经济霸权主义、金融霸权主义、技术霸权主义之实;它们打着贸易自由化旗号实行只利于自己的对外贸易战略;它们向全球强制推行只利于自己的国际游戏规则。因此,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新质阶段的外在表现。对此西方学者并不忌讳,如美国经济学家戴维·科顿称经济全球化为“全球化资本主义”或“新全球化资本主义”,连世界级大投机家索罗斯也直言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可见,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代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并统治全球的过程,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金融资本利用其资本、信息、技术优势对全球财富进行再分配以获取全球利润的过程,是美国模式全球化的过程。特别是美国经济在海湾战争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归向感。在全球资本主义的深度感染下,国内不少人的信仰严重失落,理想信念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顶礼膜拜,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尔虞我诈、声色犬马四处横流。在许多人看来,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风光不再”。其中,党内腐败的持续蔓延,“法轮功”的肆意蛊惑,让人倍感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阵阵寒流。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令人堪忧。如《深圳市初任公务员职业道德心理分析》调查的数据表明,认为“A、金钱比什么都重要;B、权力比金钱更重要;D、 无所谓”三项的占总调查人数的68.65%,而认为“C、千好工作最重要”的只占31.35%。 另据《深圳市中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调查问卷(访谈)结果分析》,71.7%的人认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1]。 我们从以上数据不难“管中窥豹”而“略见一斑”。由于资本主义的极度扩张,使我们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裂迹斑斑”,这些裂缝经风吹雨打,正孕育着可怕的“政治地震”,这个“政治地震”是否爆发,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爆发以及程度如何,取决于我们的教化工具发挥多大功效和威力。

挑战之二:强势文化渗透导致文化安全受损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经济上的支配力量衍生出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是殖民性和霸权性的统一体。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美国,因此,美国的强势文化对其他弱势文化的渗透、控制、侵略和强行“市场准入”,使民族文化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一旦民族文化安全受损,民族和国家就会发生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而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文化不安全,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信用等级下降,从而为异质文化的繁衍留下空间。正因如此,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文化保护主义政策并建立防范机制,保护民族文化免遭异质文化的渗透、威胁和同化。如法国就规定该国的电视和广播节目至少有40%的时间要使用法语,规定其全国4500家影院所放映的影片中,好莱坞影片最多只能占四分之一。加拿大于1995年将美国“乡村音乐电视台”逐出国门后,又在1999年实施C—55号法案, 规定本国企业不得在加发行的外国期刊上做广告,否则将被处高额罚款。美国贸易代表在涉及文化产品输入(出)的知识产权谈判上,态度尤其强硬,要价也很高。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对外来文化可谓是“严防死守”。目前,中国文化正面临美国强势文化的“蚕食鲸吞”。在中国文化圈中,相当一部分人既没有保卫自己文化遗产的热忱,也没有抵抗西方文化侵蚀的意愿。代表西方文化的产品如麦当劳、蛇果、芭比娃娃、耐克运动鞋等充斥于国内市场,并获得相当的认同,就连发色也“假洋鬼子”化。更可悲的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事件发生后,有人竟洋奴般告诫国人千万不要因为这一不幸事件而改变我们对美国的认识,动摇我们对美国的信念。去年在成都举行的一次电影会议上,面对目前内地每年引进十部美国电影片这个占60%的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局势,一位著名导演无不悲观地指出:“内地电影现在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后,内地还有没有自己的电影。”面对美国强势文化的渗透,“我们没有丝毫的抗衡力量,甚至连一道篱笆都没有”[2]。如此悲伤话语, 道出了论者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深度忧患,这是当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其实,邓小平早在1983年就科学预见强势文化渗透对中国文化安全造成的危害,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告诫“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3]。 事实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的这一远见卓识和战略思考,如果能真正使其政策化法律化并得到有效实施,我们也不致于如此被动受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不致于如此“矮人一截”。

挑战之三:两极分化加剧导致离心倾向浓重

经济全球化为拥有资本、技术和信息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创造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生产出自身难以克服的“负产品”——两极分化,即它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并没有在全球呈正态分布,而是“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西方才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而“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力在最近20年内令人难以置信地虚弱化了”[4]。目前, 世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剧。目前世界前三名的大富豪都是美国人,他们的财富总额高达1560亿美元,已超过48个最贫穷国的GNP, 大约相当于全球6亿居民的收入总和。占世界总人口不足5%的美国人每年却消耗了全世界开发能源的34%,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相当于12英亩农田和林地提供的可再生资源。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大家庭的中国,两极分化亦不可避免。资料显示,20年来我们这个曾经过分均等化的国家,已经出现了相当大的社会分化, 度量贫富悬殊程度的吉尼系数由1978 年的0.16 上升到目前的0.434,在国际上已居高分化国家行列。两极分化的最大障碍是使当代思想政治工作失去物质亲合为,处于贫困状态的社会群体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谈不上向往未来共产主义的人间天堂,因而不可能认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更不会憧憬共产主义的理想彼岸。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观望甚至抵触,加大了离心系数,最终将沦为社会无序运行的元凶。

挑战之四:网络浪潮冲击导致舆论导向弱化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计算机国际互联网,它把上亿台计算机连在一起,构成巨大的全球化计算机信息网络,由此形成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和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把现代社会推进网络时代,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的、以美国为主导的网络社会诞生了。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是由没有颜色、重量、长度构成的信息世界。由于它的规模扩张和经济收益呈指数性增长,以致“网上一族”持续飚升。截止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6亿人进入互联网。去年底我国网民已达890万, 预计到今年底将突破2000万。在这个网络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美国正在提高这个“杀手锏”的使用频率,从其实践结果看,回报率相当高。如海地危机期间,美国通过网络传播了大量亲阿里斯蒂德的传单以影响公众,同时通过电子邮件把有关信息送到每个拥有个人计算机的军政领导人手中。这种“信息轰炸”最终取得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效果。可以肯定,美国的这一手法将在被认为是“无赖国家”身上重演。就我国而言,网上一族多是青年、知识分子、各级干部,他们的网上思想政治免疫力如何,对我国的未来影响巨大。由于目前网络使用的语言80%以上是英语,网上中文网站所占比例不到1%,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将在中华大地上畅通无阻,导致“网上一族”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冷漠,网上不健康的黄色的信息以及低级趣味游戏极易诱导网民(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误入歧途,利用网络实施各种犯罪。据国内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某中学的上网学生中,80%自觉不自觉地浏览过黄色网站,其中不少学生还私下交流黄色站点网址[5]。另外, 长期沉面于虚拟化的因特网,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无法直面充满无数陷阱的现实世界。而目前我们只在报刊、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上有比较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在网络这个第四媒体上开展这项工作的手段不多。这无疑给思想政治工作运用舆论导向矫正社会主体不纯思想和不良行为设置了许多难以跨越的障碍,使主流舆论的诱导和疏导渠道受阻而不断弱化。

几点思考:寻找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

以上四个方面的挑战还仅仅是我们已经感觉到的,也许还有更严峻的挑战在后面,但它足以说明,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我们既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以获取比较利益,又要高度警觉由此发生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演化,努力寻找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

第一,夯实共同精神基础。就意识形态而言,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精神全面交锋,其结果不是像经济行为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是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社会主义精神的强势意味着资本主义精神的弱势。如果社会主义精神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有效性就会得到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涵盖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市场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民主精神、依法治国精神等,要不断发现和培育新的精神动力源,加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最高信仰体系,建构立足于悠久文化遗产又体现全球意识的当代社会主义精神体系。通过夯实社会主义精神根基看好我们的精神家园,遏制资本主义精神的渗透。

第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美国文化的底蕴足无限扩张,扩张的动力来自这种文化的享乐性和一次性(享乐文化在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时期即异化为一次性文化)。当这种文化扩张在自然和社会领域受阻时,就导致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为争夺有限资源和生存空间的争斗。事实证明,当今的美国因享乐文化的极度扩张已成为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崇尚俭朴、和平又面临资源短缺的中华民族既无必要又无可能接纳美国文化,应一如既往地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并使之与创新精神相结合,这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必须尽快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制定较为周详的应急方案,评估文化要害部门的应变能力,推动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并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制度的外部的保证。

第三,效率与公平均衡化。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两极分化,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巨大的发展陷阱,也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黑洞”,不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无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对理想信念的正确认识,无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增强紧迫感,在提高效率时不忘拉动公平,使效率的公平和公平的效率有机统一和均衡化。

第四,抢占网络世界阵地。网络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效载体,谁主宰了它,谁就是世界的主人。同样道理,谁控制了网络,谁就抓住了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我们要抢占网络阵地制高点,不能没有自己的信息部队,依靠这支力量,我们才能不断扩大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和中华文化阵地,不断过滤网上“污染体”,净化网络空间,保卫网络安全。

第五,培养精通业务之才。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拥有集经济知识、全球意识、创新能力、善于说教、熟知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乐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等素质于一身的高新复合型人才。我们必须调整结构,增加投入,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精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力量。

总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挑战大于机遇、风险多于收益。为维护国家思想安全,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再度“疲软”。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物质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精神生产力,正如经济全球化呼唤实物经济与符号经济的良性互动一样,必须实现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最佳搭配。为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开阔视野,改进方法,增强使命感,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重经济建设轻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磨破嘴巴皮不如人民币等错误言行,让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政治优势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再现辉煌、再立新功。

标签:;  ;  ;  ;  ;  ;  ;  

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严峻挑战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