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的提出与探索论文

青年学的提出与探索论文

青年学的提出与探索

金伟琼

(温州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要】 青年研究从启蒙开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青年研究的学科概念“青年学”的提出也已有三十余年,但对青年学是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学界还存在诸多争议。有学者认为青年学的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有学者认为青年研究成为一门学科的条件尚未成熟。系统梳理青年学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青年学在研究对象、学科建设、学科归属、学科评价、官方定论等方面还需完善。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有关内容来看,目前青年学已具备成为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但在学科发展规划上尚需借助现有学科的建设机制,循序渐进,不断推进学科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青年研究 青年学 学科探索 学科发展

青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长期以来,青年工作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与重视,学术界也从不同的视角对青年展开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青年研究从启蒙开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青年研究的学科概念“青年学”的提出也已有三十余年,但学界对青年学是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讨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青年研究学科发展的梳理,探究青年研究的学科要素是否已经具备,青年研究的学科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青年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做哪些规划。

一、从青年研究到青年学

(一)青年研究的源起

青年研究泛指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理论研究活动。1904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出版《青年期》一书,开启了国外青年研究之门。1915年,为了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枷锁,国内一批有志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青年运动,其中以五四运动最具代表性。伴随着青年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创刊,陈独秀、李大钊等有为青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大量与青年相关的文章,我国的青年研究就此启蒙[1]。随后《共和国与青年之自觉》《青年与国家》《今后中国的青年应当怎样运动》《青年问题》等一系列反映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文章相继问世,成为我国青年研究的开端。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年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关注,中央团校设立了我国第一个青年研究机构——青年工作教研室,各地团校随后也纷纷开展青年研究与青年教学工作。借助研究机构,学者们纷纷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年运动、共青团工作等展开研究,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开始萌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思想的大门被打开,思潮活跃的青年再次成为社会关心、学者关注的焦点,青年群体思想、心理、就业、婚恋、住房等社会问题成为研究的对象。1979年团中央研究室创办《青年研究》,之后一系列青年研究刊物陆续问世,为学者研究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青年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激发了学者们系统化、理论化研究青年的需求与渴望,由此也加速了青年研究学科化的进程。

(二)青年学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是青年学学科化的蓬勃发展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期,波兰社会学家W·阿达姆斯基在波兰《社会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青年社会学问题》一文,提出必须发展青年学;随后,罗马尼亚青年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F·马赫列尔的著作《青年问题与青年学》问世,系统论述了建立青年学的必要性和整体构想,认为青年学应成为一门统一的学科,这本书成为世界上第一本以青年学学科为视角的专著。受国外青年学研究思潮的影响,以及基于国内青年研究工作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首任所长张黎群于1980年最早提出要建立青年学学科,并希望用10年时间攻下青年学的学科堡垒。随后,《中国青年》杂志社陈群于1980年2月提出要将青年研究纳入到系统的学科体系中,并指出青年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集合成的“青年教育学”、“青年心理学”、“青年社会学”是青年学的分支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唐若昕认为,青年研究的学科化是历史发展的需要,青年学是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理论研究青年成长客观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随着青年研究需要学科化观点的提出,以黄志坚教授为代表的学者纷纷就青年学的学科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有关青年学的专著纷纷问世,具有代表性的有谷迎春和杨张乔撰写的《青年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黄志坚的《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出版)、邱伟光的《青年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熊建生的《青年学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孟庆国的《青年学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等。其中黄志坚教授的专著由于其对青年学的系统论述,被视为青年学诞生的标志。该书提出,青年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作整体研究的科学,它以青年的本质以及青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青年身心发展规律、青年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青年特殊需求的发生与引导规律为研究任务[3]。该书出版后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教委思想政治教育司明确将青年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并选用此书作为教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率先选用该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材。自此,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以此为标志,青年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青年学学科独立性的争议

青年学学科的确立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极大鼓舞了广大青年研究工作者。黄志坚教授的《青年学》1988年获评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优秀政治理论读物二等奖。1991年3月,黄志坚被国家劳动人事部授予“青年学教授”的专业技术职称。青年学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争议。学界对于目前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否成熟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青年学学科成立的观点

1995年,王曙光总结了青年学发展过程中的五个关系认为,青年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青年作整体的研究,确立青年学的学科地位是为了更科学地指导青年工作[4]。总体上看,学者们主要从学科发展历程和学科建设两个视角来讨论青年学的学科地位。从学科发展历程的角度,黄志坚认为,青年学在我国大致经历了前青年学期、青年学初创期和青年学丰富完善期,他基于青年学的提出、首倡、诞生、应用、再探索的发展过程,认为青年学的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未来应是从稚嫩走向成熟、朝着理论创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5];江洪结合国内外青年研究的学术历史积淀以及在我国的3个发展阶段,认为青年学的学科地位已经确立,并应将其归属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青年展开研究[6];苏颂兴以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为历史起点,认为中国青年研究已经走过百年的历程[7]。在学科建设方面,洪守义认为,青年学是走向自我完善的新兴学科和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年轻学科,他同样认为,青年学应属于社会学范畴,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8];张良驯认为,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登上高校讲台,在学科研究中,没有一门学科可以取代青年学,他认为青年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从学科含义、学科标准、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4个维度进行了论证[9];谢维和充分肯定了青年学学科建设的成就和意义,从学科构成的角度认为青年学已经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备的学科体系,青年学是一门学科已经成为事实[10]

样品配制:0.2 mL臭牡丹粗提物溶液(5.0 mg/mL)与0.2 mL DPPH甲醇溶液(25.0 mg/mL)混合均匀,37 °C下避光孵育30 min,直接进行HPLC-QTOF-MS/MS检测.等体积甲醇替代DPPH自由基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组.

(二)青年学学科不成立的观点

谢昌逵在青年学学科化讨论的热潮时期,第一个提出我国的青年学研究只是将国外已有的成果拼凑起来,尚缺乏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青年学作为独立学科尚不成熟[11]。不少学者也认,为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还不成熟,目前还不能确定为学科范畴,他们的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论述。

一是学科化的角度。冉祥谦认为,青年学的学科体系尚待研究,青年学的相关理论较为分散,缺少学科内核来聚集分散的理论,现有的所谓的学科体系随意性大、不完整、过于庞大,研究内容只是具体问题的简单罗列,缺乏逻辑性[12];方巍从学科化标准的角度认为,青年学缺乏严密的科学体系,在学科概念和理论体系上表现为一种简单的汇集[13];郑长忠认为,单纯地以研究对象——青年作为学科成立的范式缺乏内在的学理性根据,因此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不能成为青年学作为学科的理由[14]

二是方法论的角度。黄海认为,青年学的学科方法论建设还远没有达到成熟学科的要求,学科方法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青年研究仍处于前学科的发展时代[15];杨张乔认为,青年研究的学者们尚未能完整、深入地掌握相关学科的方法去推动青年学学科方法的形成,青年学仍处于边缘化状态,还不能以独立学科的身份成为学科体系中的一员[16]

三是政府认可的角度。高中建认为,青年研究历经30年的发展,经历了学科化的准备、热潮、转进和反思等阶段,但是至今未被纳入到社科学科体系中,没有得到政府承认是其学科未能确立的原因之一[17];陆玉林指出,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门类中仍没有青年学或“青年研究”,因此从高等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建制来看,青年学还不能成为学科[18];何绍辉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将其纳入到学科目录中是青年学尚处于争议中的原因之一[19]

四是其他学科对青年学的冲击的角度。余逸群认为,青年学在其学科性确立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行为学等不同学科的影响,这些学科不断侵蚀青年学的研究领域,青年学至今未能很好地处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学科地位并未确立[20];陈亮认为,青年学不能成为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年学还不能与其他相关学科划分清晰的边界,如青年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之间的边界不清[21];邓希泉认为,青年研究仍处于借用其他学科理论的发展阶段,学术归属不明朗和学术来源不明确是学科难以成立的因素[22]

复方辛夷滴鼻液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及对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钱雅琴 朱玲 吴飞虎)3∶198

三、对立观点的形成原因

对青年学学科独立性的看法可谓是“百家争鸣”,众多学者各执一词,并各抒己见,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提出,是对青年群体以及青年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的表现。为了更好地指导青年工作,理应在承认青年学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促使其更好地发展,但是为什么学术界存在这么多争议?是因为青年学没有存在的意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青年学应该存在,而且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只是青年学在学科建设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笔者对争论的原因进行梳理,以期为青年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尚未界定清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年问题的凸显,学者们开始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学科范式研究青年问题,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研究成果最多的是社会学。这是因为国外对青年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为国内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早在1838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了青年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基因的理论假设,成为了社会学对于青年理论的最早的贡献。 “阿达姆斯基的《青年社会学问题》和《导论:青年社会学的新理论思潮》、克罗伊茨的《青年社会学》、阿列尔贝克和罗森马耶尔的《青年社会学导论》等国外有关青年社会学的专著陆续被引入中国,丰富了青年社会学的研究。”[27]另外,青年群体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去加以研究,加之国内费穗宇的《青年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平章起的《青年社会学》(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出版)、刘慧晏的《当代青年社会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出版)等青年社会学论著相继问世,使得青年研究与社会学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学术领域,由于各自研究的青年问题不同,各个学科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对青年的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生理学将青年界定为14-22周岁的人群,以生殖能力成熟为标准;心理学将青年界定为14-25周岁的人群,以心理机制完善为标准;社会学将青年年龄界定为14-35周岁或14-40周岁,以独立负责和参加成人活动为标准;教育学将青年群体的下限界定在12-14周岁,上限界定在22-25周岁,分别以接受中等教育和独立生活为标准;人口学将青年界定为15-34周岁的人群,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状况为标准[25]。不同的界定标准导致青年研究的对象无法明确和统一,由此造成青年学与其他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妇女学、老年学、少先队学等学科不同,例如,妇女学以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非常明确,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老年学以60周岁以上老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也是明确的,而且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都趋于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少先队学以团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界定在6-14周岁之间,年龄跨度小、界限明确,因而也不会产生研究对象不确定的问题。

除了概念的界定不统一之外,在现有的青年概念中,由于青年群体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年面临的问题各异且难以确定,由此导致难以形成青年学自身的学科体系。这也是造成青年学学科归属争议的原因之一。

他大学学经济,是老爸喜欢的专业,他帮老爸实现未竟的理想。大学一毕业就众望所归地考上公务员,搞对外经济贸易研究。五年了,出来进去人模狗样,还谁都爱夸他两句:瞧瞧人家,办公室坐着,国家代表着,钱没少拿,活得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二)学科建设尚未成熟

按照《辞海》和《新华词典》对学科的定义,学科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指教学的科目,即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具体而言,一门学科指的是对一类事物、一个现象、一个群体进行研究的学科,应具备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形成、科学家群体的出现、研究机构、教学单位、学术团体的建立以及专著、期刊等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对照以上对学科的定义,首先,青年学尚未形成一个固定的科学领域或成为一门科学的分支。

五是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朱剑认为,青年学至今尚未独立,是因为学科构建主体——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而青年学术期刊的缺席是青年研究学术共同体难以形成的重要原因[23];欧阳青等认为青年学学科建设缺乏共识性话语,学理上缺乏共通性,学术群体缺乏共同的理论观念,这些都反映出青年学科的不成熟[24]

如上所述,青年学的学科独立性目前存在争议,这说明在科学领域的固定性上还有尚未解决的问题,没有达成共识;而作为一门科学的分支,有些学者认为青年学归属于社会学,有些学者认为应归属于政治学,有些认为应归属于教育学,学界观点各异,亦尚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其次,从学科构成的基本要素上考察,青年研究的科学家群体已经形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青年研究中心等青年研究机构已经成立[26],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青年学的固定教学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等学术团体也已建立,以黄志坚的《青年学》为代表的青年学相关专著相继问世,《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北京青年研究》《青年学报》等青年研究学术平台已比较成熟,学者们为青年学的学科建设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从表象上看,青年学的学科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但是在教学科目上,青年学的学科属性体现得相对较弱。1988年,国家教委明确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将青年学列为必修科目,随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湖北青年职业学院等相继开设了青年学课程,其他高校也开展了青年学的教学活动。但是最近几年青年学开始慢慢淡出思政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思政课程中难以找到青年学的相关内容。

(三)学科归属尚未明确

BNP属于多肽类激素一种,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激素,能在心肌受损时快速入血进行调节,能够灵敏的反映出心肌受损的情况[6],并且与心肌受损程度正相关,心肌损伤越严重BNP水平越高,它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心衰检测指标。目前BNP已被纳入心衰诊断指南,用于心衰患者的预测和诊断工作。本研究中,钩藤人参高剂量组BNP水平与卡托普利组BNP水平相近,并明显低于模型组,说明钩藤人参高剂量组在降低HCHF大鼠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营养点评:在营养和口味上,葱与羊肉都是绝妙的组合。羊肉肉质细嫩,相比牛肉更易消化。除了和猪肉及牛肉一样含有高蛋白外,其脂肪含量较猪肉和牛肉更少,且含有丰富的磷脂,非常适于冬季进食。

青年学应是研究青年群体的学科。然而哪些人属于青年群体,在不同的组织机构和学科分类中有着不同的界定。例如,联合国大会1985年将青年定义为年龄介于15-24周岁之间的人群,这是对青年最早的界定,之后联合国大会未有新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青年界定为16-45周岁之间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将青年界定为44岁以下的人群,2017年调整为15-44周岁之间的人群;中国国家统计局将15-34周岁的人群界定为青年;中国共青团在其章程中规定14-28周岁的人统称为青年;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青年界定为14-35周岁之间的人群,这是我国至今为止对青年的最新界定。

青年研究与心理学的结合始于心理学家霍尔1904年在《青年期》一书中提出了青年期心理危机学说,这是从心理学视角研究青年的开端。20世纪30年代国内《青年心理学》《青年期心理研究》《青年心理》等专著陆续问世,到了80年代有关青年心理学的专著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青年心理学的研究盛极一时[28]

基于对青年期本质的认识,青年研究与人类学交集甚多。国外文化人类学家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国内曹兴的《青年人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姜丽萍的《青年文化人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等都从人学视角对青年群体展开研究。

我国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群体,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由黄志坚教授提出后,很快被列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因此,不少学者将青年研究划归到教育学中,《青年教育学》《青年思想教育学》《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专著都论述了青年的教育与思想政治问题。

可见,在青年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最开始青年学学科的缺位,针对青年不同问题的研究被划归到不同的学科门类下,如青年的心理问题被归到心理学的范畴下进行研究,青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被归到社会学的范畴下进行研究,青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教育问题被归到教育学的范畴下进行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日渐丰富,不同学科门类下的青年研究都被冠以“青”字号,由此产生了青年心理学、青年社会学、青年教育学等。而当青年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时,与以上“青”字号学科之间则产生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到底青年学应该归属于哪个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理顺?

(四)学科评价体系尚未统一

1990年,张光志主编的《社会科学学科辞典》将青年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放入32类822门学科之中。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将青年研究作为社会学下的一个三级学科,划归到社会学领域。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青年与工人、农民、妇女运动与组织一起被划归至政治类,代码为D4。期刊评价体系则将青年研究期刊归入社会学类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刚刚公布了2019-2020版CSSCI来源期刊目录,《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青年研究刊物被归到社会学类期刊中。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里,青年研究期刊同样被归属到社会学类期刊中。由此可见,有的学科评价体系将青年学作为独立学科,有的将其归属到政治学学科中,有的将其归属到社会学学科中,学科评价体系之间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这也是学术界对青年学存在与否、青年学独立抑或归属于某一学科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

(五)官方尚未给出定论

青年学被提出以后,国家给予高度重视,鼓励青年学的学科化发展,但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青年学并未被纳入其中。1998年,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青年学未作为一门本科专业纳入其中。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启动了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对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的机制进行改革,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在学科设置中仍然没有青年学的身影。2012年,教育部根据《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修订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青年学均未被纳入其中。可见,青年学一直未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得到正式的认可。虽然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出现了“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加强青年学研究”的字样,但这样的表述并不意味着青年学的学科地位得到了官方认可。官方层面尚无明确的规定,是导致学术界对青年学的独立性存在争议的缘由之一。

四、概括与总结

青年学自提出以来的三十余年时间里,志同道合的学者们在青年学学科独立的道路上不遗余力,不断推进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发展。如上所述,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特别强调要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加强青年学研究,给青年研究者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也给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为了推动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发展,我们应该进一步梳理青年研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科学规划。

(一)统一思想,达成学科发展共识

青年研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学科的关注,这对青年学的学科发展起到了丰富学科内容、夯实学科研究基础的作用。青年学自被提出后至今经历了研究的高潮期、争议期,目前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现阶段需要做的是从青年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达成学科发展共识。

20世纪80年代以前,青年学尚未以学科的名义出现,青年研究主要依托于其他学科。由于青年研究在青年运动中萌发,所以伴随着历史特别是青年运动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并带有强烈的历史色彩。最初的青年研究经常采用史学学科的范式,侧重于研究社会政治变化对青年的影响、青年对社会和政治产生的影响以及青年运动史的梳理等,以反映社会变化和满足政治所需。

首先,要在学科发展规范上达成共识。应明确青年学学科的发展定位,明晰青年学的学科性质,完善学科要素,统一青年学的学科规范、学科范式,明确青年学是什么,青年学研究什么,青年学该怎么研究,使青年学从原来碎片化、局部化的研究向统一化、整体化转变,形成青年学学科建设的合力。

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基础应选择在连续稳定且强度大的岩层之上,地基承载力应达到2000Kpa以上,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生的地区。不应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陷等不利的自然地质现象的影响范围之内,要考虑区内存在的软土地基等地质问题,尽量避免因工程地质问题使工程复杂化。

其次,要明确青年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青年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因为青年学本身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产生的,而是由于青年问题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因此,应该明确,青年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源自青年学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而并非如某些学者认为的那样,青年学是隶属于其他学科的分支学科。

最后,应承认青年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不能认为青年学独立了就应该将青年学从其他学科中剥离出来,而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青年研究本身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青年问题的多样性,需要综合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此,青年学要做的应该是融合和吸收各学科所长,以研究和解决青年问题、发现青年成长规律、促进青年长远发展。

(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学科教学的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进行设置。青年学如果作为独立学科,目前条件尚未成熟。学科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成为一级或者二级学科,青年学可以先尝试作为某一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如有些学者提出的,作为社会学下的三级学科分支,或者作为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分支,待学科发展成熟的时候再申请成为二级或者一级学科。根据目前青年学的学科建设情况,青年学的其他学科要素相对基本成熟,唯独作为教学科目,青年学尚未在高校中普遍推开。为此,可以借助现有的学科力量,使青年学在各个二级学科的分支下成为教学科目,开展学科研究或是教学活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特别强调要在高等学校中加强青年学研究,因此,高校应是今后青年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应根据国家规划的要求,科学有序地推进学科发展,先借助现有学科的力量,推进青年学在高等学校的研究与教学,使青年学在高校中确立其学科地位,完善作为学科要素的教学科目的设置,让青年学的学术价值与教学意义在高校中得到认同与肯定。

这与五建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用于指导实践密不可分。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五建制定发布了关于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科技经费使用、科技奖励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激励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环保节能中心、安全技术研发中心,SEG土壤治理中心、广东省土壤治理工程中心、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专家工作站也先后挂牌成立,并和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华东理工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创新技术和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⑨Neil M.Richards,Daniel J.Solove,“Privacy’s Other Path:Recovering the Law of Confidentiality”,Georgetown Law Journal,96(1),2007,p.125.

(三)找准时机,促进学科长远发展

199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突出和强调了青年的重要性,提出:“青年是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者,青年人的融入、创新、变革将成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引导青年把自身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高校要着力解决好青年的成长和成才问题,将青年问题作为高校教学与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上所述,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加强青年学研究,将学科建设提上了青年研究的发展日程。2018年10月,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主力军,再次强调了培养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的政治任务。可见,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也正是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青年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科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促进青年学更加顺利地发展,因此需把握住高校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针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的青年发展的10个问题,先以问题研究为先导,逐步渗透到各个学科,这将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借助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培养人才模式中[5]。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对在校学生进行选拔,遵从学生意愿,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结合校情和企业的培养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系部开展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追踪学生学习过程,以动态的测试来考核学生,督促学生学习,以满足企业岗位之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率,还能充分检验模块化教学是否真正满足了校企合作平台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2][5]黄志坚:《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载《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3]黄志坚:《青年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4]王曙光:《青年学研究中的五个关系》,载《学习与思考》,1995年第9期。

[6]江 洪:《青年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学术视野》,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7]苏颂兴:《青年学:百年青年研究的里程碑》,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8]洪守义:《青年学:走向自我完善的新兴学科》,载《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9]张良驯:《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依据》,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10]谢维和:《论青年学科的意义》,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11]谢昌逵:《关于青年学》,载《当代青年研究》,1987年第6期。

[12]冉祥谦:《关于科学的青年学学科体系的构想》,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13][26]方 巍:《关于青年研究学科化的思考》,载《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4期。

[14]郑长忠:《“青年+哲学社科”:青年学科发展的方向》,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15]黄 海:《从青年研究到青年学——一种真问题与真学问相结合的文化人类学反思》,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6]杨张乔:《青年学批判、认知与前行——青年学后时期的学术包容与学科“创造”》,载《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17]高中建:《回顾 反思 展望——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三十年》,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5期。

[18]陆玉林:《我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问题及其超越》,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9]何绍辉:《论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20]余逸群:《论青年学的学科独立性》,载《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6期。

[21]陈 亮:《青年研究发展中的几个解释性概念》,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2]邓希泉:《论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困境的超越及其建构》,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23]朱 剑:《青年研究期刊与青年学构建》,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24]欧阳青 陈胜利:《新时代青年学学科建设的思考》,载《北京青年研究》,2019年第1期。

[25]李毅红:《青年概念的当代阐释》,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7]沈 杰:《论青年社会学的发展进程》,载《北京青年研究》,2015年第3期。

[28]谢昌逵:《我经历的青年研究》,载《青年学报》,2015年第2期。

收稿日期: 2019-05-18

作者简介: 金伟琼,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青年发展问题。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2017年度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学生创业的绩效评价与长效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7C35058)、温州市2016年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众创背景下大学生公益创业多元支持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R20160009)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向宁)

标签:;  ;  ;  ;  ;  

青年学的提出与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