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意义研究及分析论文_李毛措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高级中学,医务室

【摘要】:目的 探讨校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与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校医院就诊的26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

对照组常规实施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学生就诊期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治疗期间未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0),对照组出现5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3.85%(5/13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82.31%),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校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就诊者护理满意度,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校医院;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意义

校医院是特殊的医疗机构,承担了全校师生的医疗服务,较其他医疗机构就诊人群相对固定,工作较为繁复。当前,校医院也顺应了医疗模式转变的大趋势,根据就诊者求医需求不断优化和改进本院医疗服务[1]。人性化护理是当前临床护理发展的新方向,为进一步探究校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与意义,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校医院就诊的26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人性化护理实践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校医院就诊的26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两组学生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17~20岁,平均年龄(18.53±1.48)岁,治疗时间2~8d,平均(5.17±3.02)d。对照组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17~20岁,平均年龄(18.43±1.56)岁,治疗时间2~8d,平均(5.06±3.18)d。两组学生在年龄、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实施护理,按医嘱治疗,给予基础护理、健康指导等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门诊和病区均保持环境整洁、明快,适当增加绿植,增加视觉愉悦感。同时,应改善就医环境,在院门口设置就诊流程图,诊室设置导向牌,便于就诊者按照就医通道快速就诊,减少等待或寻找时间。输液区放置饮水机和读物栏,提供冷、热水、各类健康教育读物,便于患者取用。提供轮椅等情况,方便行动不便的就诊者使用。卫生间内设置高低不同的扶手,尽量清除地面水渍,减少就诊者意外跌倒风险。

1.2.2培养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和业务技巧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临床护理相关业务知识,现场演练学习业务技能,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体系。引导护理人员学习人性化护理相关知识,深刻认识人性化护理理念,学会人文关怀技巧。此外,强化医患沟通技巧训练,引导护理人员学会调整心态、耐心倾听、热心引导就诊者,委婉叙事问题,避免发生医患纠纷。现场演练言行过激、急躁的救治者沟通方案,切实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

1.2.3积极实施人文关怀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与就诊者交流沟通,主动拉近彼此距离,消陌生感、距离感,增加护患信任感,避免隔阂产生,并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从而减低医患纠纷风险。对于就诊不便的就诊者,护理人员协助其救治,同时充分尊重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不过分热情,又满足就诊的实际需求。

1.2.4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就诊者情绪状态,对于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应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打开心扉,倾诉苦闷,护理人员耐心倾听后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针对根源寻找解决方法,如:担心费用者,告知其目前报销情况;担心病情者,告知其治疗效果,选择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等。

1.2.5多样性健康教育

医院内宣传栏定时更新常见病保健知识,就诊者来院时,发放相关疾病保健宣传手册,便于就诊者学习、了解。就诊后,对救治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疾病防治知识,并耐心回答就诊者的问题,提供电话咨询等健康教育服务。同时,针对流行性传染病,定期开展校园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普及相关疾病预防知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差错、意外跌倒、意外拔针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情况,统计两组发生率。同时,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健康教育、护理安全、服务主动性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评分90~100分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60~69分为一般,0~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样本数-不满意)/样本数。两组学生均在离院前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两组问卷有效率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学生治疗期间未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0),对照组出现5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3.85%(5/130),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82.31%),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当前,各级医疗范围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从单一的医疗服务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关怀和人文关怀服务过渡,更加重视患者就诊的综合性需求,使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就诊体验。校医院也同样面临着医疗服务转变的要求,故应强化精神关怀和人文关怀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而护理服务是改革的重点[2]。

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主体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强调患者的人文需求,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并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3]。当前,人文关怀护理已经应用于部分校医院中,文献报道显示其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在改善护理满意度方面尤为明显[4,5]。本次研究也发现,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护理满意度(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82.31%),组间差异p<0.05,可知校医院就诊者对于人性化关怀接受度较高,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学生治疗期间未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0),对照组出现5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3.85%(5/130),组间差异p<0.05,可知人性化护理同时也降低了护理风险,与护患有效沟通,治疗依从性提高等因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校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就诊者护理满意度,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福娥. 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措施与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2014,5(26):340-341.

[2]赵燕君,朱卫萍,李政. 特需病区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2(10):1717-1718.

[3]李珍. 基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的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07):99-100.

[4]文秀兰,孙环云,李玉霞,等. 校医院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4,5(17):77-79.

[5]马妮娜. 高校校医院输液室的人性化护理方法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5(34):6800+6802.

论文作者:李毛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校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意义研究及分析论文_李毛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