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入手,总结并分析煤矿机电设备体系中不同的故障形式,简要介绍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旨在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效果,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提升煤矿企业生产率。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科技的发展,煤矿开采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各矿井所用的机电设备不断增多,而矿井阴暗潮湿,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环境恶劣,且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气体,加之煤矿开采劳动强度较大,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机电设备零部件极易发生变形、磨损、腐蚀、断裂等故障,造成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影响矿井正常生产。为此应了解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并掌握相应的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措施。
1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介绍
1.1煤矿供电系统设备故障
当前我国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加深,大部分矿井深度在300至500米之间,部分较深的矿井深度已达1000米以上,由于矿井深度的不断增加,其内部供电系统复杂性加大,供电线路过长,致使煤矿井内电路负荷较大、电网系统错综复杂。在此基础之上,各项高科技机电设备的应用,导致煤矿井内供电系统极易出现故障,现代煤矿开采多应用机械化生产,一旦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对煤矿企业生产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1.2煤矿排水系统设备故障
众所周知,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水设施十分关键,在部分老旧矿井之中,排水系统设施较为陈旧,其合理性水平较低,加之水泵长时间运行,其工作效率难以保障,造成排水系统运行存在严重问题。另外,大部分矿井之中在每一水平点均需设置泵房,这一前提下,矿井中排水系统及其庞大,其安全隐患较多,致使煤矿排水系统维护及维修难度极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煤矿开采的成本。
1.3煤矿通风系统设备故障
矿井通风系统是保障其他煤矿机电设备与人员安全的主要设施,诚如前文所述,现代煤矿矿井较深,通风管线较长,整个矿井通风系统的负压较大,从而造成回风断面面积随之减小,矿井送风量难以保障。上述问题导致矿井通风系统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极大增加了维修难度,致使整个矿井设备及人员安全受到影响,不利于煤矿企业进一步发展。
1.4煤矿提升系统设备故障
矿井提升系统是确保煤矿原料及人员通行的设备,因其日常运行中负荷量较大,日常维护工作种类较多,其维护工作十分复杂,包括对绞车信号装置、防过卷、速度控制装置、限速装置、松绳报警设备、后备保护系统等等,需对提升系统的速度、电压、电流、深度、磨损等情况加以控制,以加强对提升系统的维护,但在实际工作之中,由于维护工作量过大,其中部分维护、检修环节需要停运后才能正常开展,导致维护工作存在一定问题,致使煤矿提升系统设备故障较为频繁。
2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维修技术
2.1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诊断方面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诊断需了解各项参数信息,并通过与原始参数相互比对,了解设备物理及化学上的变化,从而掌握煤矿机电设备故障情况,设备数据信息包括:设备温度、电流、功率、电压、转速等等,不同数据信息相互结合,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煤矿机电设备运行情况,这是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中,数据信息采集尤为重要,通过维修人员的观察、测量掌握设备的各项数据,并将数据信息变化情况标注出来,依照标准信息逐个排除,从机电设备的力学、热学、电学等不同角度加以分析,最终确定导致数据信息变化的原因。因此,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监测是故障诊断的关键,煤矿设备运行负荷较大,尤其是冲击、振动相关设备,其损耗情况较为普遍,部分设备运行要求较高,诸如防水设备、防爆设备等等,上述设备的监测需根据其自身运行特点,通过现代化数据监测仪器和手段,避免外界对监测数据信息的干扰,从而提升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在煤矿机电设备振动监测方面,振动是设备运行的关键反应形式,也是实际煤矿机电设备维护及检测中重要的参数指标,一般而言,振动检测可分为简易诊断和详细诊断。其中,煤矿机电设备简易诊断采用便携式机械用振动测量仪,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情况加以检测,并通过测量仪的放大器传递机械振动情况至传感器之中,了解煤矿机电设备振动峰值及变化区间,从而掌握机械振动情况,与以往振动数据相互对比。简易诊断多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测之中,通过对设备的简单测量,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振动问题。
2.2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维修方面
煤矿机电设备因其运行时间较长、负荷过高,发生故障的几率较大,一旦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煤矿生产企业维修班组则需立即开展维修工作,由于设备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其维修效率尤为关键。在实际维修过程之中,应加强对故障煤矿机电设备的应急抢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生产中断的问题,从而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效率。
2.3煤矿机电设备早期维修方面
一般情况下,在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早期故障问题时,均可以通过简单的维修措施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能够有效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从而降低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难度。因此,煤矿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检测和日常维护,一旦发现设备存在超负荷运行或微小故障时,需及时处理,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护力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这种预防性维修方式成为国内外煤矿生产企业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机械设备的早期维护,尤其对于关键生产设备,需建立定时维护档案,进而提高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运行效率。
3煤矿机电设备预防案例
3.1案例介绍
某矿井采用的绞车型号为DMT-2.25X4A,其配备的电动机功率为450kW,可达到的最高提速为6m/s,实际提升高度可达499.8m。某次从一水平面开始提升一段距离后,绞车后备保护仪上装设的相关报警指示灯突然亮起,看到此种情况,现场作业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了停车检查,经检查发现主轴联接的传动齿轮推齿在实际运行中不能有效咬合深度指示器传动装置齿轮,经仔细检查还发现主轴连接位置轴中心发生了一定下移现象,下移量可达10mm左右。拆下主轴连接轴进行观察,我们看到主轴距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内套存在一6mm左右间隙,主轴轴径磨损是造成这一间隙的主要原因,图1为其轴承组成。
3.2故障原因
参照图纸,我们对设备原有技术参数进行了仔细分析,经分析得知基孔制是主轴轴径与轴承内套主要的公差配合形式,其采用过盈配合。在实际生产中,主轴轴径之所以发生严重磨损,主要是因为主轴轴径与轴承内径存在配合间隙,对于这一间隙可能是:滚动轴承内径合格,但主轴轴颈制作的不精细、不达标、不符合图纸要求、存在一定负公差,最终引发了配合间隙;在主轴轴颈合格的情况下,而轴承内径比公差大,形成正公差,引发配合间隙;在生产制造主轴轴颈时,造成负公差,引发组合间隙。
3.3故障预防
做好设备日常检查工作;重视隐患排查整改,并进行点线流程的重点检查;努力提升检修工作质量,不断改进完善检修制度;强化技术培训,提升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故障诊断及维护是煤矿生产企业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高效化、现代化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维护,提升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从而避免机电设备故障造成的停工问题,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连小欧.关于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与维修方式的研究[J].工业设计,2015(9):152-153.
[2]周.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1):71-72,74.
[3]高万山.井工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维修及预防[J].现代业,2015,31(3):204-205.
论文作者:王鹤企,郑中亮,王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煤矿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矿井论文; 故障论文; 主轴论文; 常见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