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浩

芷江县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9100

【摘 要】目的:分析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64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应用单侧大骨瓣减压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5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手术方法;临床分析

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再次损伤,是治疗的关键[1]。本文重点研究了单侧大骨瓣减压窗手术与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64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为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部存在明显外伤、意识障碍、瞳孔变化,且哥斯拉评分不超过8分,病情符合《现代颅脑损伤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经CT检查显示双侧大脑半球有不对称性挫裂伤、脑内血肿及脑内出血,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将符合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3.6±5.1)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6 例、坠落伤9例、其它7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4.2±5.4)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8例、坠落伤8例、其它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应用CT、MRI等检测手段明确脑部损伤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处理与常规术前护理,术前行严格术前检查,准确评估患者状况,尽量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侧大骨瓣减压窗手术治疗。将骨窗面积大小控制在12cm×13cm,开颅后将脑内血肿组织迅速清除;观察组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手术切口选择沿颧弓上耳屏位置至中线旁,随后向前延伸到前额的发际位置,骨窗前至额极,后到乳突,控制骨窗面积不超过15×12cm,对侧根据脑组织的损伤情况与施术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实际情况行稍小骨瓣减压操作,术毕行减张缝合以控制、降低颅内压。

术后加强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关注,治疗后期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并以高压氧、针灸等手段辅助患者恢复。

1.3观察与评定指标

①术后1~5d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加以对比;②于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依据患者颅内压的控制情况及机体恢复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患者颅内压正常,机体功能恢复正常,为恢复正常;患者颅内压控制良好,机体存在轻度功能缺陷,为轻度残疾;患者颅内压得到基本控制,机体存在中度功能缺陷,但生活可以自理且有一定工作能力,为中度残疾;患者颅内压得到基本控制,机体存在重度功能缺陷,需要他人照顾,为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治疗有效率为恢复良好率、轻度残疾率。中度残疾率相加。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5d内两组患者颅内压对比

术后5d两组患者颅内压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5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对冲性颅脑外伤是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类型,多因头部受到直接、间接暴力损伤而引起的脑部组织损伤。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2]。随着交通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冲性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对人们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影响颇为严重。对于对重型冲性颅脑外伤的治疗,常需要行手术治疗。临床研究证明,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在救治时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颅内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所致。而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如接受手术治疗,虽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施术时对患者颅内压的控制情况并不太理想,容易引起颅内压急性升高,而此时不能有效救治,会造成患者病情恶化,影响预后,也是患者术后致残、死亡的主要因素。以往较常应用的术式为单侧大骨瓣减压窗手术。存在问题较多,如所开骨窗的面积过小,骨窗下缘的位置偏高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难度。而施术时待患者血肿清除完毕,脑部血管的压力骤然消失,会引起脑部血管短时间内血流量增加而快速扩张,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3]。目前认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以很好的弥补以上不足,有效减缓脑部压力突然消失,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工作者对脑部外伤领域认识不断加深,治疗术式也随之与时俱进。我们认为,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患者在术前与施术过程中都有一定程度的颅内高压,患者如伴有较严重的脑部挫裂伤,且双侧大脑检查显示血肿,双侧去骨瓣减压术为较理想的治疗术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脑部血供的时效性,避免脑组织因脑血管受压缺血造成的再灌注伤害。多数患者两侧颅脑组织的损伤程度、所受压力、水肿情况并不相同,可以选择一侧施以大骨瓣减压术,根据术中实际情况选择在对侧行小骨瓣减压,以此降低脑干的受压程度,保持两侧颅内压一致,降低致残、致死几率。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与行单侧大骨瓣减压窗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5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术式。

综上所述,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更为有效,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尚国,黄国涛,孟庆锋,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31-33.

[2]廖启伟.24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相应的治疗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171-172.

[3]雷尚国,黄国涛,孟庆锋,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31-33.

论文作者:刘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