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黄鹤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黄鹤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山人民医院 154100

【摘 要】目的:借助临床医疗实验,对通过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技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中选择120例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症的患者,将被选中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的人数相等,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消化内科药物治疗,使用的药品包括吗丁啉、促胃肠动力药品以及甲硝唑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使用的药物基础上,增加仙露帕朱丸药品,治疗过程中对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药物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所好转,且治疗效果存有差异,对照组的总有治疗效率为85%,治疗组的总有治疗效率为96.67%。讨论:针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使,可以给其使用仙露帕朱丸,强化治疗效果,提升治疗效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治疗;内科治疗方法;治疗效果

胃癌疾病的前期症状之一就是慢性萎缩性胃,其也是当前较为多发的消化系统类型的疾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可以被划分为自身免疫性与萎缩性两种,其发病范围比较广,并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治疗难度高。当前用的比较多的是药物治疗的方法,用药方式以患者的情况为准,如果患者存在恶心、消化不良以及胃胀等情况,可给患者给患者应用多种药物,包括促肠动力、吗丁啉以及具有抗酸与抑酸作用的药物。本文对药物治疗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症的了解,探讨使用新药物仙露帕朱丸的效果,用药研究过程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分析研究资料,其中,多灶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50例。女性患者78例,男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为(32±8.5)岁,病程为1个月~5年,发病原因各不相同。120例患者均是经专业检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他们在年龄、病程以及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纤维胃镜以及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性检查。其中,纤维胃镜诊断主要是检查患者的病变部位、萎缩程度、不典型增生状态等。正常情况下,胃黏膜呈现出橘红色,但是出现萎缩症状时则表现为灰白色或者是灰黄/绿色,较为严重的时候呈现为红白相间的斑块。黏膜下的血管在出现萎缩时会出现红色网状小动脉或者毛细血管以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小颗粒或者是较大的节,部分患者伴随着恶心、呕吐以及胃出血等症状,即可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当然,部分老年患者出现长时间的食欲不振、胃出血以及消化不良和胃胀、贫血等症状并且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时候,也可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1.2 方法

将选取的120例经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60例。首先,120例患者给与甲硝唑、吗叮啉以及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口服治疗。对上述药物,每天服用3次。其中,甲硝唑每次服用量应控制在350~650 mg,吗叮啉每次服用的量应控制在8~12 mg,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每次的服用量应控制在0.15~2 mg。疗程为28 d。治疗组以及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与上述药物口服。但是,对治疗组的患者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还要给与藏药仙露帕朱丸结合治疗,使用量应控制在2~2.5克/次,持续服用28 d,并记录期间的临床表征。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满28 d以后,要求对患者在治疗期间身体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进行比较、评估。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标准可划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再次接受胃镜检查无异常症状存在;有效: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消失显著,但并完全消失;给患者再次进行胃镜检查,部分患者存在轻微的大便异常以及消化不良症状;无效:患者仍然存在腹胀、消化不良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统计学方法: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或χ2 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消化内科接受药物治疗后,1例患者在疗程结束后仍出现轻微的厌食症状,还有1例患者出现了大便异常,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6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有4例,出现大便异常的患者有2例,出现食欲不振的患者有2例,1例患者出现腹胀症状,其余患者各项指标表现正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治疗后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 P <0.05),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患者的病情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会产生癌变的情况,根据对这种疾病处理经验,可知该种疾病的实际发病率比较高,完全治愈患者的难度比较高,在过去的治疗活动中,医疗人员主要运用的多是药物治疗手段,患者的情况不同,给其提供的用药建议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如果患者存在消化不良、胃粘膜萎缩以及糜烂的情况,需要联合运用根除幽门杆菌的药物与甲硝唑药品;如果患者出现的症状主要是严重的消化不良、胃胀以及恶心的情况,需要给患者使用促肠动力药物、吗丁啉以及抑酸抗酸的药物。尽管联合用药的方式可以帮助强化治疗效果,但是治疗速度比较慢,患者仍旧需要长期承受胃部的不适感,考虑到患有这种疾病的多为中老年人,其本身具有的免疫力比较低,患者本身也会通过使用一些胃药来消除痛苦,但是如果患者随意使用药物,其体内的其他脏器与胃粘膜会出现受损的情况,身体功能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患者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合理用药,尽早消除该种疾病,同时还要对日常饮食方式进行适当地调整,预防该胃部疾病带来的并发症。

本文选择给治疗组患者运用的仙露帕朱丸属于藏药,其主要可在治疗胃溃疡带来的疾病的过程中发挥应用作用,同时也可别看做是特效药物,可帮助消除厌食、胃胀痛与消化不良等症状。医疗人员可参考患者实际的患病程度来确认该药物的实际用量,强化治疗效果。该药物的主要成分包括干姜、十六字、肉桂、酒制寒水石以及红花等中药药材,具有散寒健胃的功效,既可以帮助治疗单一类型的胃痞瘤与培根病,也可在处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不但可帮助达到制酸消食的使用效果,还可以发挥出养护、修复与杀菌的功能,内部含有充分的生物活性成分,患者服用后,其胃粘膜处可形成保护屏障。基于该种藏药具备的多重功效,其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医疗活动中被有效运用。

藏药仙露帕朱丸作为一种主治胃溃疡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胀痛、厌食等的特效药物,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可适量使用以增强治疗的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制来选取有效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在接受临床治疗后,要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饮食方面要避免摄入辛辣、较硬或者腌制食物,其次,还要禁忌烟酒,以防止胃部发热症状出现。

参考文献

[1]郝志涛. (2017). 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中医治疗临床体会. 大家健康旬刊, 11(3).

[2]张福生. (2018).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4).

[3]徐项益, & 楼程勤. (2018).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4).

论文作者:黄鹤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黄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