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998:美国财政状况的回顾与展望_银行论文

1997/1998:美国财政状况的回顾与展望_银行论文

1997~1998:美国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形势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7年回顾

1997年,美国经济达到近乎完美的境地:经济增长率达到3.7%,通货膨胀率被控制在1.7%,劳动失业率仅为4.9%。美国联储理事会至1997年3月提息25个基本点之后,联邦基金率就一直维持在5.5%。长期市场利率因市场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在年尾出现了下降趋势。1997年的美国股市虽然经历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起大伏,但最终仍未脱离牛市的轨道;美国债市后来居上,30年孳息率向下破出6%关口;在1997 年的外汇市场中,强势的美元也是风头出尽。美国商业银行在行业利差缩小的环境下,不断追逐非利息收入;它们与投资银行的“联姻”一度成为金融行业的热门话题。

(一)美联储继续通过利率微调政策监控宏观经济

从理论上讲,虽然美国经济此次增长周期在1997年进入了它的晚期,但是在国内强劲消费要求的推动下,仍以年率3.7%的速度向前演进。 从全年来看,美联储仅在3月份对联邦资金率略作向上调整, 之后一直按兵不动。究其原因,主要是通货膨胀不断出现减弱的信号。 例如, 1997年消费者物价指数水平从1996年的3.3%滑到1.7%左右。在通货膨胀不断降低,甚至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下,联储或许认为目前的短期实际利率水平已相对提高。当然,1997年短缺的劳动力市场格局一直困扰着美国货币政策的决策者们,例如1997年下半年,全国劳动失业率曾连续数月停留在5%水平以下, 联储始终担忧的是短缺劳动力市场势必引发通货膨胀的这一传统经济学逻辑会否变为现实。此外,近几年以来,占美国国民经济很大比重的服务部门出现了价格普遍上涨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并未反映在衡量零售产品价格的指数之中。另外一个颇令联储难以捉摸的现象是股市的所谓“非理性繁荣”。自从1996年底,联储理事会主席格林斯潘公开提出华尔街是否出现非理性繁荣以及这种情况将如何影响联储利率政策的诘问之后,美国股市不跌反涨,道·琼斯工业指数至1997年10月27日亚洲金融风暴所引起的巨幅修正时,暴涨了24%。自1995年开始连续3年20 %以上的股市报酬率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不能不让格林斯潘产生以下的忧虑:即资产普遍的通货膨胀乃至整个经济的非理性繁荣会否使维持长达7 年之久的美国经济增长进程变为断垣残壁。

就在美联储对1997年充满动能又无通货膨胀压力的经济增长的持久性满怀疑虑之际,10月份亚洲金融风暴可以说为美国联储化解了部分担忧。因为亚洲的金融危机可能拖累亚洲国家经济,反过来减少对美国出口需求,从而为美国经济增长作了部分降温工作。

(二)金融市场继续1996年的强势

(1)股市全年大起大伏,最终仍未脱离牛市轨道

美国股市在1997年经过几番大起大伏之后,仍以牛市收住。全年道·琼斯工业指数涨幅达22.6%,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劲升31%, 场外综合交易指数上扬21.6%。

导致美国1997年牛市继续的原因如下:在低通货膨胀的健康经济增长环境下公司盈余有适当增强,利率亦出现了降低的趋势。据统计1997年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每股盈利增长率达9.13%, 长期国债孳息率到年底达到两年来最低,从而使衡量股票价值的贴现率也出现下降的趋势(根据股票价值理论,衡量股票现值的贴现率为一个无信用风险长期国库券孳息率加上一个风险保证金)。由于股票价值与现值贴现率成反比,与盈利成正比,1997年的牛市延续成为一种必然的结局。

(2)债券市场后来居上

1997年美国债券自4月份起进入牛市。到年底, 可转换债券年报酬率达到16.1%,高于1996年的14.3%;10年长期国库券年报酬为14.3%,远远超过1996年的-1.0%; 30年国库券(零息票)年报酬率为12%,1996年这一数字为-13.9%;垃圾债券年报酬率为12.7%,略高于1996年的11%;投资等级的公司债券年报酬率达到10%,亦超过1996年的3.4%;其它诸如抵押、政府机构、中期国债、 资产抵押和欧洲美元债券的年报酬率分别为9.2%、9.2%、8.9%、7.2%和7.0%, 均高于1996年的对应数据。

导致去年债市整体表现优异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美国去年通货膨胀企低,美元坚挺,国内外投资者争相购买美国债券寻求增值。其次,去年美国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减少使国债供给量顿减,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国债价格。再次,下半年的亚洲货币危机使美国国债和信用级别较高的美国公司债券成为投资者的避险天堂。

(3)美元汇率异常强劲

继1996年之后,美元汇率连续第二年走强。其中,美元对德国马克从1996年的1.573涨至1997年底的1.798,升幅高达14%。该汇率年中最高曾达1.89,这是美元自1971年开始自由兑换以来对德国马克表现最佳的一年;美元对日元从1996年的116.45升至1997年底的130.57,升幅达12%,1997年是1989年以来美元对日元最强劲的一年。

美元对马克的走势,首先系因为这两年以来,美国与德国的利差一直对美元有利,直到1997年8月份, 市场重新评估欧洲特别是德国经济复苏可能加快之后,美元汇率见顶回档。

美元对日元的汇价之所以全年保持强势主要系因为1997年美国经济有超级表现的同时,市场对日本经济的基本面持悲观态度;此外,去年美国股市、债市双红,投资者将其它币种兑现成美元购买美国证券也刺激了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在日元方面,由于日本政府未能采取足够措施来振兴经济衰退,以及亚洲危机尘埃未定亦使投资者规避日元。

(三)银行业在利差缩小的环境下继续其结构性调整

1997年美国银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从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来源来看,去年收费收入比重愈来愈大,纯利差收入不断减少。利差收入缩小归咎于存款和贷款两方面竞争的压力。从贷款来看,整个银行业核心存款的价格面临普遍上升的压力。去年银行存款的增长主要集中在高成本的付息帐户诸如货币市场产品之上,低成本的活期支票帐户增长则无太大起色。为了与共同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争客户,美国许多银行不得不提高其存款支付利率;从贷款方面看,美国银行去年在消费者贷款和信用卡方面的竞争尤为激烈,其结果是使贷款利率受到向下压力。

此外, 自美联储去年3 月份微提短期利率之后, 收益率曲线(yield curve )愈走愈平(收益率曲线表示各种不同成熟国库券到期收益率的组合),从而意味着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间的利差愈来愈窄小。由于美国许多银行利用收益率曲线中短期和长期利率的利差来赚取差价(以短期利率借入,投放在长成熟期、高孳息率产品上),上述趋势使这些银行利差收入锐减。此外,美国许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倾向于资产敏感性,上述情况使银行的借短贷长所产生利差收入收到一定负面影响。当然,有些美国银行近几年来采取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将与短期利率相关的优惠利率作为贷款的定价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收益率曲线拉平造成的利率风险。

其次,1997年美国银行资产包括消费者贷款总体质量有所改善。信用卡贷款组合的打销率有所下降,例如去年第3 季度的信用卡打销率从第2季度的6.97%降至6.74%,首次打破自1995 年以来信用卡每季度螺旋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美国银行紧缩信用卡发放的政策开始奏效。

再次,1997年美国银行业在存款方面面临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为此许多美国大银行纷纷采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去缓解资金的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小型银行随着存款的逐渐流失,越来越感到流动性压力。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统计,过去3 年以来资产规模从1亿到10亿美元之间的银行贷款需求上升了11%,而存款仅增长3.27%,到去年6月底,美国小型银行的“贷款—存款比率”高达74%,说明这些银行的资金来源愈来愈难以满足贷款的需求。此外,由于这些小型银行资金来源有限,但又难以进入资本市场,为了增加流动性,许多银行不得不被迫接受高成本的付息存款或将资产出售。

最后,去年商业银行内部的收购、兼并活动达到顶峰,并且许多兼并交易开出极高溢价。据统计,去年银行平均收购价格为被兼并者账面价格的233%。去年银行兼并的另外一个特征是, 许多大的地区银行相互兼并后成为更大规模的地区性银行。从去年4月份起,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兼并活动愈演愈烈,其中最主要的几项兼并交易是:国家银行(Nations Banks )收购蒙哥马利证券公司(MortgomerySecurities);纽约银行家信托银行(Banker Trust New York )兼并艾利斯·布朗投资银行(Alex Brown );美洲银行(Bank Amcrica )兼并罗伯逊·斯蒂芬基金管理公司;瑞士银行收购狄龙·里德基金管理公司(Dillon Read)。

导致去年商业银行内部兼并的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为了满足近年来股东对银行的股本报酬率愈来愈高的要求,纷纷通过兼并来缩减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1997年的商业银行之所以大举进军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原因则是商业银行行业的利差收入近几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通过向投资银行渗透,这些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扩大非利息收益诸如证券承销等方面的收入。其次,某些规模一般的投资银行由于近几年技术成本递增,逐渐丧失了规模经济效益,它们也愿意被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收购以在投资银行业务上得到更大的资金杠杆的支持。当然,去年商业银行之所以可以向投资银行大举渗透,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放松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业务渗透的上限比例也不无关系。

二、1998年展望

(一)宏观经济及利率政策预测

美国经济已延续7年之久的经济增长周期应在1998年出现软着陆,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25%左右,通货膨胀将持续目前的低水平。在影响1998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中,亚洲金融危机将对美国出口贸易乃至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拖累作用;美国国内的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取决于亚洲经济与欧洲经济复苏相互较力的结果;美国国内消费者由于近几年持续强劲的劳动力市场、股票市场和不断下降的利率水平将倾向保持强劲的需求,但这一需求有可能受到明年股市下滑的抑制。

美联储1998年上半年将耐心地等待和评估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价格可能造成的影响而维持短期利率水平不变。除此之外,去年美元汇价上涨约10%,对工资通货膨胀产生了一定制约作用;以及近些年来,联储认为生产率的改进被严重低估的倾向致使美联储在上半年将在更大程度上容忍短缺的劳动力市场可能导致的工资价格上涨的压力。下半年由于通货膨胀水平企低,联储为了重续因软着陆而中断的7 年经济增长周期,可能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本点,即使这样,如把通货膨胀下降因素纳入考虑之中, 短期利率的实际水平并未同幅度降低, 意味联储1998年下半年仍采取不紧不松的货币政策。

(二)金融市场展望

1998年,美国股市将进入调整期,与此同时亦不乏大起大落。其中影响股市不利的因素是,亚洲金融危机使许多美国跨国公司的盈利前景被普遍看淡;此外,欧洲经济的加速复苏或许会吸引部分资金流出美国股市。但另一方面,企低的利率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可能支撑着美国股市使之不致崩溃。

美国债市1998年将持续去年的牛势,主要原因是新典范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经济可以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加速增长。原因是国际竞争阻止了价格上涨能力,高科技的主导地位及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各行业的成本,与此同时,目前阶段的经济扩张伴随着比过去更大数量的利润和资本支出。其次,美国政府贸易赤字将继续下降,从而使国债供应量减少。再次,亚洲金融危机一方面减缓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还可能有助于抑制美国的通货膨胀。

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1998年上半年将在日本经济继续疲软以及亚洲货币危机的负面影响下继续升值,但当下半年日本经济逐步复苏,美元汇率将出现回档,美元对日元汇率可能见顶135之后,回档到120左右。

美元对马克在1998年由于德国经济的加速复苏,可能出现下滑,从两国收益率曲线形状判断,美国去年比德国较紧的货币政策由于1998年德国央行倾向紧缩而变得较为宽松,这意味着明年两国短期利率差距可能缩小,从而导致美元对德国马克回档,到年底可能为1.71左右。

(三)银行业明年面临一定压力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美国在亚洲存在较大敞口的货币中心银行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同时由于1997年许多地区性银行收购付出过高的溢价,1998年这些银行将面临比较艰难的重整和消化。1998年,美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毛利差收益将继续缩水,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开始调整经营策略,逐步向非利息收入涉足诸如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但非利息收入领域由于竞争的加剧也会出现一定收缩。此外,如果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可能减少国外对美国银行的信贷需求,加上美国经济软着陆可能直接压低银行优惠贷款利率,对美国银行总体盈利造成影响。

标签:;  ;  ;  ;  ;  ;  ;  

1997/1998:美国财政状况的回顾与展望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