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实践与研究论文_查道丹

国企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实践与研究论文_查道丹

中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

众所周知,国企干部是企业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考评选拔则是干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多年干部管理工作实践,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做好干部考评选拔工作有所裨益。

一、标准化信息化是干部考评选拔的必然要求

干部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抓好考评选拔工作。将考评选拔的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制度监督到制度改善等整个流程按标准固化下来,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实现干部考评选拔的现代化管理。

(一)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近几年先后制定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作为国企,必须主动适应中央要求,不断提高干部考评选拔工作水平。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评选拔机制的有效途径

目前,干部考评选拔工作仍存在标准不统一、考核针对性和客观性不够等问题。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优化方法,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评选拔机制的关键。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考评选拔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保证

国有企业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关乎党的形象,体现企业价值取向,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加强考评选拔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是树立企业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的重要保证。

(四)推进国企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标准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干部考评选拔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

(一)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现状

目前,有些国企对干部考评选拔工作,没有将信息化与标准化很好结合起来,特别是没有将干部考评选拔工作标准化和信息化形成有机的管理系统。

(二)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

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度建设。干部考评选拔制度的制定应充分体现流程化设计的思路,既符合企业实际,又具备可操作性,尤其程序设计要严密,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和工作节点,全过程全方位地设计考核评价、组织选拔等相关程序。

1.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标准化

根据企业行业和拥有的专业,确定各岗位职责标准,建立与岗位对应的企业干部能力素质模型,将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作为考评选拔干部的依据。

2.考评标准化

一是考评程序标准化。通过科学合理设置考评程序,能保证客观公正地了解干部,公平地选拔出职工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干部,同时又能促进干部素质能力和绩效的提高。考评程序包括:多维度测评、个别谈话、调查核实、综合分析、撰写考评材料、反馈。

二是考评方法标准化。采取多维度民主测评(包括基层对机关、机关对基层、基层之间、机关之间、单位内部互评)、多维度个别访谈(包括平级之间、上下级访谈、延伸访谈)等形式,规范测评、访谈的范围,对考评方式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考评指标标准化。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应优化调整和精心设计考评标准和内容,细化指标及其权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领导班子考核,应突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的标准包括政治素质(占15%,其中政治方向占6%,政治责任占9%)、经营业绩(占50%,其中任期绩效占30%,精细管理占10%科学发展占10%)团结协作(占20%,其中民主作风占10%,整体功能占10%)作风形象(占15%,其中廉政公信占7.5%,以人为本占7.5%);对干部考核,应突出基本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基本素质(占30%,其中品德修养占12%,管理能力占12%,人才培养占6%)、工作业绩(占40%,其中履职表现占20%,工作成效占20%);对正职干部的考核,还应从大局意识、科学决策、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

四是访谈评价要点标准化。将访谈评价要点标准化,防止漫无目的访谈或访谈缺项。具体要点包括:德(党性修养、大局意识、坚持原则、道德品质)、能(政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业务能力)、勤(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绩(履职成效、解决复杂问题情况、基础工作)、廉(廉洁自律)。

五是考评综合评价标准化。从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总结归纳出各类关键性考评指标,并提炼出各种评价性词汇(如评价干部的业绩情况,可分别评价为“业绩突出”、“贡献较大”、“成效一般”、“不甚明显”等)。根据关键性考评指标确定情况,设计考评指标综合评价等级。在实际考核中,可由考核组结合考评得分和实地考察,集体研究确定对被考核对象各项考评指标的评价意见。

3.选拔标准化

一是选拔程序标准化。在实际工作中,关键要让民主程序规范化、标准化,使其成为干部考评选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程序步骤。具体的选拔程序为: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评、提出任用建议、征求纪委意见、酝酿、讨论决定、任前公示、办理履职手续。

二是参与群体和人员标准化

参加民主推荐人员:本级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当职务人员;单位部门干部;职工群众代表(不少于参会人数的30%);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单位和部门人数较少的,全员参加,根据需要吸收相关人员参加。

参加谈话评价人员:本级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当职务人员;单位和部门干部;工作业务关系密切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

拟任用意见由公司党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作出讨论决定。讨论决定时,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应参会成员到会,与会成员听取情况介绍,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以超过应到会成员半数同意形成决定。对意见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的,应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

(三)干部考评选拔信息化

1.各种表单信息化

将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多维度考评表、个别访谈评价要点表、民主推荐表、干部考评情况反馈表、综合考核情况表等各种表单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2.数据统计信息化

本着提高数据录入效率、增强数据集中处理能力、增大信息系统可扩展性的目的,做好考评数据统计系统的设计开发。实际操作中,根据考评数据录入、汇总、管理的需求,将系统主要设置成管理页面、测评录入、民主推荐录入、汇总分析等模块。系统应建有企业干部基本信息数据库,用于对所有被考核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对基本信息数据库中相关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3.汇总分析信息化

根据考评工作实际,做好各类考评结果分析表单的设计开发,用图表形式直观反映考核对象的考评结果。本文根据干部考评工作要求,提出了4种可能用到的结果图表的设计思路,包括:领导班子考评成绩汇总表及折线图(按排名反映领导班子考评成绩及构成,通过折线图与本企业所有被考核班子的平均成绩进行比对,得出班子的优势与差距)、干部考评成绩及折线图(按排名反映干部考评成绩及构成,通过折线图与其所处班子其他成员的考评情况进行比对,得出考核对象的优势与差距)、领导岗位后备民主推荐汇总表(按单位和票数高低反映后备民主推荐情况,直观得出被推荐对象的票数分布情况)、干部考评综合情况表(汇总考核对象的考察材料、谈话情况、测评情况、后备推荐情况以及基本信息,反馈给考核对象)。

4.考评选拔管理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技术,将考评选拔程序、过程控制、材料数据归档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上一程序没有履行或履行不达标不能进行下一程序,并能提醒各个程序应该完成的工作,进一步规范考评选拔管理。同时,建立干部基本信息、历年考核情况、个人职业性向情况等档案,跟踪干部成长轨迹,帮助干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结束语

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工作,为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提供了比较正确、客观、公正的定量数据,、为干部合理配置、优化调整、使用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方法。

论文作者:查道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国企干部考评选拔标准化信息化实践与研究论文_查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