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鼩皮层局部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微环境及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树鼩皮层局部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微环境及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赵刚[1]2003年在《树鼩皮层局部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微环境及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揭示光化学诱导树鼩血栓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内,缺血侧及对侧海马神经细胞微环境改变及细胞外液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缺血24小时后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光化学反应诱导树鼩局部脑缺血模型,用微灌流方法分别收集皮层缺血后4、6、12、24及72h时同侧海马及缺血24h对侧海马细胞外液,用IL-1306型血气分析仪测量pH、PCO_2、PO_2和HCO_3~-并用高效液相色谱-PITC衍生法测定细胞外液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四种氨基酸含量的改变,并观察两侧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结果:光化学诱导树鼩脑缺血4、6、12、24及72h后,缺血同侧及缺血24h后对侧海马细胞外液中上述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升高,以缺血24h的变化最为明显(P<0.01);同时pH值、PO_2、HCO_3~-及缺血24h后对侧pH、PO_2均下降,以缺血24h的变化最为明显(P<0.01),此时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亦较明显。PCO_2在缺血4h及6h均有所升高,但以缺血6h最为明显(P<0.01),随后逐渐恢复,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化学诱导树鼩局部脑缺血后,缺血侧海马细胞外液氨基酸平衡紊乱既是脑缺血损伤的结果,同时又是继发性脑损伤及扩布性抑制的原因,而氨基酸的代谢改变与缺血后细胞微环境的变化有关。缺血24h后对侧海马细胞外液氨基酸及微环境的改变,可能为扩布性抑制的结果。

唐代彬[2]2005年在《光化学诱导树鼩脑血栓形成后海马BBB通透性及缺血微环境动态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树鼩局部脑缺血后4h、24h、72h缺血侧与缺血后24h对侧海马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及神经元微环境的变化,探讨脑缺血时海马BBB损害与缺血微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为阐明缺血条件下海马神经元继发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建立光化学诱导树鼩皮层脑缺血模型,使用异硫氰基荧光素葡聚糖(分子量 70K Dalton,fluorescein thiocarbamoyl dextrans,FITC-D-70K)作示踪剂为检测BBB通透性,利用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single-pumped push-pull perfusing system,SPPPPS)借助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对缺血后不同时点海马神经元微环境进行微灌流,留取灌流液同时采集血浆标本。利用离子分析仪及血气分析仪分别检测灌流液离子和血气参数;使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灌流液及血浆中FITC-D-70K浓度,计算aCSF经BBB对FITC-D-70K的单位血浆清除率(Clearance rate of FITC-D-70K,Cf),并将其作为BBB通透性的判断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技术检测灌流液中谷氨酸(glutamate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含量;计算缺血后各时点的中风指数(stroke index,S1)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指数(astrocyte activity index,AAI);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缺血后24h患侧海马的形态变化。结果:脑血栓形成后,缺血同侧海马BBB通透性于缺血后4h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0.526±0.130ul,P<0.01);微环境内Glu含量在4h时显着降低(1.72±0.20umol.L~(-1),P<0.05),随后上升,以24h最为明显(5.71±0.39umol.L~(-1),P<0.01);GABA含量于各时间点均上升,24h最高(3.8104±0.14umol.L~(-1),P<0.01);缺血后4h及24h微环境Na~+含量降低,以4h为着(144.38±7.14mmol.L~(-1),P<0.01);K~+含量于4h和72h

陈静[3]2006年在《高血糖对树鼩海马缺血微环境及VEGF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高血糖对树鼩局灶性脑缺血时海马微环境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揭示高血糖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探讨脑缺血、高血糖与VEGF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阐明脑缺血和高血糖条件下,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及神经保护的机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复制高血糖模型,建立光化学诱导的树鼩皮层局灶性脑缺血,于缺血4h、24h及72h后,分别利用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和离子分析仪测定不同血糖树鼩脑缺血后海马微环境(细胞外pH、K~+、Na~+、Ca~(2+)、Cl~-)的动态变化;光镜下观察不同血糖树鼩脑缺血后各时点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反映脑损伤的程度;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脑缺血和高血糖条件下树鼩皮层及海马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脑缺血后,树鼩海马微环境中pH值明显下降、Na~+、Ca~(2+)及Cl~-含量也下降、K~+含量升高,变化以缺血后4h为着,24h次之,72h变化无显着性差异:单纯高血糖组海马微环境未见明显改变;但高血糖加缺血则进一步加重缺血微环境紊乱,缺血后4h的pH值、K~+、Ca~(2+)含量,以及缺血后24h的pH值、Na~+含量,与正常血糖缺血组的同期值相比,变化更为显着(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光化学反应后4h照射区皮层即可出现梗塞灶,且患侧海马CA1区也存在缺血损伤性改变;24h病损达高峰;72h伴随胶质细胞增生等修复性反应;

张颖[4]2006年在《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海马神经元损伤与线粒体应激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树鼩血栓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海马神经元损伤与线粒体应激所致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表达的空间分布,同时检测海马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激酶(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caspase)mRNA含量;并观察谷氨酸(glutamate,Glu)及Ca~(2+)对树鼩海马组织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脑缺血时海马微环境改变对线粒体应激、促凋亡蛋白释放以及caspase凋亡级联反应激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阐明微环境异常条件下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应激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建立光化学诱导树鼩皮层缺血模型,或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single-pumped push-pull perfusingsystem,SPPPPS)进行海马微灌流,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chemistry)检测缺血后不同时间缺血、灌流侧海马神经元CytC蛋白表达;同时低温差速离心分离海马脑组织线粒体和细胞质部分,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t C在线粒体及胞质的分布变化;实时荧光PER(real tim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及caspase-9 mRNA的含量。另一组动物(非缺血组)用Glu及CaCl_2微灌流海马组织,微灌流后6h于舌下静脉注射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CsA)40mg·kg~(-1)或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5mg·kg~(-1),观察微灌流后24h上述指标的改变。 结果:脑缺血形成后,免疫组化显示缺血4h海马神经元Cyt C蛋白表达增多,24h强烈表达,72h逐渐减少。Western blotting显示缺血侧海马组织线粒体Cyt C含量于缺血后4h开始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OD∶19.94降至17.48),24h时降至最低(OD∶8.24),72h略微升高(OD∶9.74);而假手术组、缺血后4h组细胞质部分均未见Cyt C,缺血后24h胞质部分可见Cyt C(OD∶5.97);72h时,胞质部分Cyt

张川荛[5]2011年在《后适应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神经保护效应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及药物后适应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大脑皮层脑水含量、脑血流量、梗塞面积及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比较缺血后适应及药物后适应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神经保护效果,探讨两种后适应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光化学反应诱导树晌血栓性脑缺血而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在脑缺血模型建成后4h夹闭缺血侧颈总动脉5mmin,再灌注5mmin,如此交替进行3个循环以建立缺血后适应模型;在光化学反应诱导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模型建成后半小时内立即自舌下静脉缓慢注射0.5%组氨酸(1 ml/kg),作为药物后适应模型。分别应用Elliott干湿重法测定大脑皮层局部脑组织含水量,应用TTC (2,3,5-tripheny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显示动物模型脑梗死范围,激光多普勒脑血流监测仪测量大脑皮层局部脑血流,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以观察缺血后适应及药物后适应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神经保护效果。[结果]脑缺血后,组氨酸药物后适应24h组较缺血24h组大脑皮层局部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P<0.01),组氨酸药物后适应4h、12h、24h组较同一时间点缺血组局部脑血流量增加(P<0.01),组氨酸药物后适应12h、24h组较同一时间点缺血组脑梗塞面积减少(P<0.01)。缺血后适应24h组较缺血24h组大脑皮层局部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P<0.01),缺血后适应4h、24h组较同一时间点缺血组局部脑血流增加(P<0.01),缺血后适应4h、24h组较同一时间点缺血组脑梗塞面积减少(P<0.01)。电镜观察显示组氨酸药物后适应及缺血后适应能使海马CA1区神经元固缩减少,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病理改变减轻,细胞水肿改善。组氨酸药物后适应4h组较缺血后适应4h组脑水含量增加(P<0.05),组氨酸药物后适应24h组较缺血后适应24h组脑水含量增加(P<0.01),组氨酸药物后适应4h组较缺血后适应4h组脑血流量稍增加,但二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氨酸药物后适应24h组较缺血后适应24h组脑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组氨酸药物后适应4h组较缺血后适应4h组脑梗塞面积无明显增加(P>0.05),组氨酸24h组较缺血后适应24h组脑梗塞面积增加(P<0.01)。[结论]①缺血后适应及组氨酸药物后适应均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具有神经保护效果,均能够不同程度使脑梗塞面积减小,降低脑水肿程度,改善局部脑血流,使海马CA1区神经元固缩数目减少,细胞器病理改变减轻。②缺血后适应减轻局部脑水肿及减少脑梗塞面积的效果优于组氨酸;在缺血早期,二者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效果一致,而缺血24h时,组氨酸药物后适应改善大脑皮层局部脑血流效果更明显。③缺血后适应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效果较组氨酸明显。

栗卓[6]2007年在《大鼠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雌激素对红核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神经示踪技术观察大鼠红核脊髓束的定位目的:观察红核脊髓束的起源及在脊髓中的定位。方法:采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BDA)顺行示踪和Fluoro-Ruby(FR)逆行示踪法。结果:BDA阳性棕黄色的红核脊髓束主要起于红核的大细胞,离开红核后立即经中脑中缝的腹侧被盖交叉至对侧,形成红核脊髓束,行于脊髓白质外侧索的背侧、脊髓灰质后角的外侧,密集排列成独立的纤维束,下行可达颈、腰部的膨大。FR阳性反应产物在颈段脊髓外侧索的背侧定位,逆行至中脑红核中,红核中可见到大量红色阳性标记细胞。结论:运用BDA顺行神经示踪剂和FR逆行荧光示踪剂可以清晰对正常大鼠红核脊髓束进行精确解剖定位,为进一步研究红核脊髓束的损伤和功能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第二部分大鼠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目的:成功制作大鼠单侧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方法:选择性切割大鼠颈段红核脊髓束,建立大鼠单侧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采用前肢支撑探测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顺行神经示踪法,Fluoro-Ruby逆行荧光标记神经示踪法和NADPH-d组织化学法对模型进行形态学评判。结果:红核脊髓束损伤组大鼠术后左侧前肢伸肌瘫痪,前肢选择支撑实验显示其伸肌功能受限; BDA神经示踪法结果显示在颈段平面,仅见一束BDA阳性反应产物在右侧走行,在脊髓侧索的背侧半下行至腰段,而在损伤平面以下,损伤侧未见BDA阳性反应产物在脊髓外侧索中走行。Fluoro-Ruby逆行荧光标记神经法结果发现术后4w右侧中脑红核标记神经元内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和形态未见有改变,而在8w出现数量明显减少,并可见到红核内细胞出现变性、萎缩。NADPH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到红核脊髓束损伤侧的脊髓外侧索出现较多深蓝色的阳性标记细胞,并有较多深染阳性突起。结论:选择在颈髓切断一侧红核脊髓束,损伤区和红核内NOS含量增高,红核神经元显着减少,表明红核神经元发生了逆行性损伤,是研究红核脊髓束的可塑性和神经轴突再生的理想动物模型。BDA神经束路示踪法和FR逆行荧光示踪法可作为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的形态学指标。第叁部分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雌激素E2对去卵巢雌性大鼠脊髓损伤后逆行性红核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红核脊髓束损伤组、E2治疗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组、E2+ICI组、正常组。切断SD大鼠脊髓C3-C4背外侧索制作红核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并在损伤区分别放置吸附有E2、E2+ICI、ICI的明胶海绵;术后应用前肢支撑探测实验,BDA顺行示踪法, FR逆行神经示踪技术,NADPH组织化学与GFAP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雌性大鼠脊髓损伤后对红核神经元的影响。结果:E2组行为功能评分与红核脊髓束损伤组及E2+ICI、ICI组没有明显差异。FR标记的损伤侧红核神经元数,E2组明显多于损伤组(p < 0.05)。E2组脊髓损伤侧产生的反应性NOS少于红核脊髓束损伤组及E2+ICI、ICI组(p < 0.05),中脑红核部位反应性NOS与损伤组没有明显的区别。脊髓内GFAP表达量,E2组显着低于红核脊髓束损伤组及E2+ICI、ICI组(p< 0.05)。结论:雌激素可减轻红核脊髓束损伤后的继发损伤,而对运动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对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树鼩皮层局部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微环境及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D]. 赵刚. 昆明医学院. 2003

[2]. 光化学诱导树鼩脑血栓形成后海马BBB通透性及缺血微环境动态变化的研究[D]. 唐代彬. 昆明医学院. 2005

[3]. 高血糖对树鼩海马缺血微环境及VEGF表达的影响[D]. 陈静. 昆明医学院. 2006

[4]. 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海马神经元损伤与线粒体应激机制的研究[D]. 张颖. 昆明医学院. 2006

[5]. 后适应对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神经保护效应的比较研究[D]. 张川荛. 昆明医学院. 2011

[6]. 大鼠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雌激素对红核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栗卓. 南通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树鼩皮层局部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微环境及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