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论文_韦欢业

谈加强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论文_韦欢业

韦欢业 广西岑溪市第三小学 543200

【摘要】校园德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孝道教育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有的德育功能,它所产生的作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对学生个体良好品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乃至知识才干的增长,都具有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并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本文主要从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论述。

【关键词】孝道概述 必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7-198-02

一、孝道文化的概述

孝从自然层面看,是子孙后代对祖先的敬畏,形成血缘的凝聚力;从思想文化层面看,孝是道德的本源,形成传统理念的综合性。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孝道既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理论基础之一,更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加强学生孝道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的爱心不仅是个人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会公德的根基。所以,孝,小可以帮助家庭保持和睦,大可以促使社会走向和谐。在社会传统道德滑坡的当下,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尤为重要。

(二)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社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孝是家和的重要内容,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是人自然的天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近年来不孝敬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究其原因, 有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当今无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关于“孝道”讲得太少了,整个社会孝敬老人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可以说是教育的缺失。 要改变这一现状,从学校教育做起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有学生将孝道的合理成分内化为自己的修养,那么家庭才能和谐;而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方能和谐。

(三)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的孝道教育思想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教育,以人为中心,以做人为目的。这是一种“成人” 而非“成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面向人生的,培养目标是完善的人格。我们今天需要的人才,是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又怎么会指望他真心实意去爱他人?怎么会指望他真心实意地去报效祖国?孝道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一个重要和极佳切入点和出发点,对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具有基础性的。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善事父母,先爱其亲,才能推及于爱人,直到爱一切人。在践行对家、对社会的孝道之后,还要对民族、国家行大孝,这个大孝,就是爱国主义。加强孝道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自尊、自强、积极向上的品质,为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孝道教育的途径

(一)创设良好的孝道教育氛围,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孝道的内涵。

学校可以通过文化墙上的标语、黑板报、宣传栏等大力宣传孝敬父母的理念,可以通过学校课程、自编校本教材等宣传介绍我国孝敬老人的事例,如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庭”、黄香“冬月温食, 炎天扇枕”、田世国“捐肾救母,感动中国”,这些事例可读性强,读后令人印象深刻,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利用主题班会向学生推荐我国古代有名的关于孝道的典籍,特别是《孝经》,它的"开宗明义章第一"中,一开始就说:"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强调了孝的意义。另外,像东汉班昭的《女诫》,南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清代朱用纯的《朱柏庐治家格言》、李毓秀的《弟子规》等,这些典籍里面都是既有孝道的教诲,也有为人处事的训诫,非常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级中还可以开展评选“孝顺好孩子”、“孝敬之星”等活动,创设尊老、敬老的良好风气,使学生消除孝敬父母中的不好意思、难为情等负面心理,形成正 常的积极健康的心态。通过以上举措,使学生在浓厚的孝的氛围中了解孝的内容,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使中华民族孝敬美德在他们思想底蕴中生根发芽,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二)学科渗透,感动是尽孝心理的萌芽

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智能的主阵地,也是养成良好品德的主渠道。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创设有关家庭生活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或游戏中学会感动,懂得尽孝,受到孝道文化的熏陶。例如在学习语文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让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这种爱让被困的儿子坚定了他生存的信念。父亲挖了38小时,儿子等待了38小时,他们用共同的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个的父爱怎能不令人感动,这样的父亲怎能不受到孩子的爱和孝顺呢?

又如:组织学生观看“我的成长经历”的课件短片,或交流各自家庭保存的自己孩儿时代的照片、录像,让学生从一个生活侧面知道从他们出生到蹒跚学步,从他们会玩耍到会做事,从他们会学习到会做人,每一个人成长的脚印,都刻印着爸爸妈妈无穷无尽的爱。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收集、介绍古今中外有关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体验感悟的好形式。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感受普通人、名人、伟人孝敬父母长辈的动人事迹,能够深化和巩固对孝敬父母长辈意义的认识。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认知水平。

班主任可以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我们如何孝敬父母》,通过参与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理解父母、能够亲近父母、懂得关心父母。班级出版孝敬主题黑板报,孝亲敬老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校园亲子活动。充分挖掘身边“孝”的资源,引导孩子从身边开始,知孝敬意义,学孝敬礼仪,说孝敬故事,做孝敬事情,评孝敬行为,谈实践体会,使孝敬父母及老人的思想深入学生灵魂深处,变成他们内心的自觉行动。

(四)关注细节,从小事入手播种才能收获习惯。

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细节入手,从小引导学生学会做到:起床问声早、进门忙报到、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感激表谢意; 还有就是:就餐让座位、吃菜让佳肴、看电视让频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递药等等。道德情感需要积累,规范行为需要培养。孝心就是要从这些细节人手,只要我们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孝心引导,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就会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

(五)与家庭联手,共同进行孝道教育。

目前,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和支持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但家长的行动往往滞后,更有的父母不懂得自己应如何与学校配合。因此,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要让家长改变家教观念,改变过去随意打骂训斥孩子或宠得过分、爱得过浓的行为。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培养他们自强、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让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配合学校开展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家长应负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家长不仅做好“父母”本身应做的教育工作,而且应该经常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形成最大的合力,产生最好的效果。

(六)孝心要取得实效,贵在形成制度,持之以恒。

小学各学科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孝心内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有关孝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坚持利用品德与生活 (社会)、班队会、晨会、德育实践活动及各学科教学,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孝心渗透。学校要组织相应的孝心教学观摩课,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孝心的校本课程资料,便于教师参考操作,克服孝心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除了平时坚持对学生进行孝心引导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践行孝心的活动,并结合平时的相关节日和纪念日,把孝心从家校延伸到社会,如组织学生分批到社区的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通过形成制度、督促践行、表彰先进、持之以恒,把孝心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必能让孝道在学生心开花结果。

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加强孝道教育,是完全符合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的,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表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理想、重道德优良传统的继承,是促进社会和谐、民族进步、国家稳定的有力措施。因此,在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加强孝道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参考资料:

[1]杨志刚《孝经与孝文化》 人民日报出版社.

[2]《关于传统孝文化对道德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中国家庭教育》2016.

[3]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

论文作者:韦欢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谈加强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论文_韦欢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