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农村投入_农业论文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农村投入_农业论文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农村投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入分配论文,格局论文,国民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繁荣,改善农民生活。

一、农村投入较快增长,农村发展步伐加快

直辖以来,重庆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积极启动社会资本,促进我市农村投入持续扩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在特征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开始向“三农”倾斜,农业农村发展开始步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一)加大农村投入力度,投向结构开始改善

抢抓中央政策机遇,农村投入规模扩大。1997—2004年,我市农村总投入(注:农村总投入,指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投入(不含生产流动资金及费用)。按范围划分,包括农村建设投资、农村发展事业费、农村税费减免及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补贴;按资金来源划分,包括中央、市和部分区县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社会单位自筹资金等。资料来源:市有关部门统计测算,除特别说明,有关表格、图表数据来源与此相同。)从30亿元增加到168亿元,年均增长28%。累计完成农村投入76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283亿元,占37.1%;信贷资金300亿元,占39.4%;其他资金179亿元,占23.5%。在财政资金中,中央级投入230亿元,占81.3%;市级投入41亿元,占14.5%;区县级投入12亿元,占4.2%。此外,农户及农村集体(村、社)组织累计投入974亿元。

积极调整投入结构,农村投向趋于改善。一是农业产业及基础设施,1997—2004年投入221亿元,重点支持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机、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产业化。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335亿元,重点支持农村道路、能源、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生态环保建设,投入64亿元,重点支持林业发展、水土保持、环境综合治理等。四是扶贫开发,投入99亿元,重点投向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搬迁扶贫和改善贫困地区条件。五是农村社会发展,投入市级以上财政资金12亿元,重点支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建设。六是农村事业费等财政投入12亿元。七是农村税费减免及补贴投入19亿元。

投入效果逐渐显现,农村经济发展加快。1997—2004年,农业增加值由305亿元提高到432亿元;2004年,农村经济总量达到920亿元,是2001年的1.35倍;城镇化率由28%提高到43.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692元提高到2535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6%减低到50%,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366万减少到65万。

(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发展条件改善加快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1997—2004年,投入83亿元,完工投用17座中型水库工程、西部供水6个应急工程,开工建设开县鲤鱼塘水库及泽渝一期工程;推进建设城市防洪工程128公里,加固、新建乡镇河堤1200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538座,实施龙溪河等4个大灌区配套及25个区县节水示范项目,解决225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864万亩增加到946万亩,水利化程度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46%。二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28亿元,加强以农田灌溉排涝设施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了农业机械推广和机电提灌设施更新改造,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三是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投入18亿元,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56万亩,增加了耕地保有量,提高了耕地质量。四是加强农业产业投入。投入财政资金4.2亿元,重点支持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加强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发展了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投入67亿元,全面实施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完成基地建设660万亩,促进了农产品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及价格回升。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条件改善。随着农村“六小”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到2004年底,全市二、三、四级公路通车里程达23145公里,等外级公路8298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港口、码头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1998—2004年投入73.5亿元,进行农网改造,全市农村电网改造面达68%,农村供电可靠性提高,农民用电价格有效降低。乡村电话用户达到151万户,通电话村数1.5万个,占总村数91.7%。农村邮政投递线路达到7万公里。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有所改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一是实施林业生态工程。1997—2004年,投入58.8亿元,重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护林、库周绿化等建设,累计营造林1297万亩,建设公益林73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6.6个百分点,达到27.1%。二是狠抓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3.8亿元,治理小流域359条,开展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7万平方公里,已基本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4万平方公里,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971万吨。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到2004年底,共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8个,总面积85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10.3%。完成重点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调查,一些有典型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自然遗迹等得到保护。四是实施草原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投入1.4亿元,共改良草地10万亩,建设草地40万亩,建成农村沼气池44万座。五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重点小城镇水环境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养殖污染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农村饮用水源保护。

(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直辖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我市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任务之一。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转向重点县和特困村,积极探索“综合开发、片区推进”扶贫模式,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机制,深入推进集团式社会扶贫和对口支援扶贫,加快建立特困群体救助机制,积极开展地氟病专项防治,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0年底20个贫困区县成建制越温达标。1997—2004年,改善5.3万贫困户住房条件,所有岩洞、窝棚户乔迁新居;对生存环境恶劣的4416户贫困户实施扶贫搬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171元增加到1990元,年均增长8%。

(五)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农民劳动技能增强。1997—2004年,投入市级以上财政资金7.1亿元。加快推进“两基”工程,人口覆盖率达到95.3%。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改工程,完成危房改造200万平方米。积极推动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启动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农家子弟受教育条件。实施“丰收计划”、“绿色证书工程”等支农举措,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农民健康水平提高。1997—2004年,投入市级以上财政资金近4亿元。我市基本形成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达195个,卫生技术人员达1.4万人;积极推进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和乡镇卫生院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使我市按照国家新一轮以县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要求的合格率达到2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7个试点区县参合农民达到204万人,占常住农业人口的61%,增强了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农民生活日渐丰富。1997—2004年,投入市级以上财政资金1亿元。构建起80个区县文化馆和图书馆、122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6000多个社区和村段文化室为主体的文化网络。完成“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目标,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深入到自然村,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4%和96.1%。实施“雪炭工程”,完成17个区县体育场馆建设。

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制约城乡统筹发展

虽然重庆市近年来农村投入增长较快,成就较为突出,但是在农村投入中还存在不少需要在发展中加快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农村投入欠账较多,投资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增加投入。

(一)城市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导致农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在分配领域实行城市偏向性收入分配政策,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通过对城市居民的补贴等政策使国民财富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导致农民和农村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处于劣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多次提高农副产品价格,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城市倾斜的状况有所改变,但并未根本改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平等,国家投入主要还是集中在交通能源、城市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社会发展等方面,二次分配主体依然是城市居民。城市倾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质上是社会财富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资源由弱质产业向强势产业转移,导致农村投入不足、增长波动性大,抑制了农村活力,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97-2004年,我市农村投入增幅从111.9%下降到29.6%,其中2001年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3.13扩大到3.64,呈逐年加大态势。

(二)政府投入主要依靠中央,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政府支农投入逐年增加,但主要以中央为主。1997—2004年,在政府对农村建设及补贴投入中,中央财政投入占81.4%。1997—2003年,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中央国债)为142亿元,占同期一般预算支出的9.8%。另据统计,2004年,重庆市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农林水气投入仅0.7亿元,在31个省市中位居第23位,在西部12个省市中位居第8位,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水平仅为2.9元,与全国的10.8元、西部地区的3.6元相差甚远。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导致为中央投资项目配套率低,既增加了继续争取中央投入的难度,也影响到农村投入稳定增长。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支农力度弱化

信贷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1997—2004年新增农业贷款113亿元,年均增长10%。但是,金融支农投入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从远郊区县大量撤出,农村金融机构日益萎缩,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占农村信贷投入的98%以上,其他商业银行支农投入不足2%;农村消费贷款、农村贷款担保、涉农保险、农村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缺失。二是农村贷款规模小。2003年,重庆市农业贷款占比6.1%,比全国低3.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人均农业贷款998元,比全国低1093元。三是农村存贷款结构失衡。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吸纳了大量农村贷款,另一方面是邮政储蓄资金不能就地投放贷款,农村金融机构收储资金后,绝大部分投向非农项目,使农村金融资源供求矛盾加剧。四是农村金融对经济贡献度较低。2003年,重庆市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高于全国的14.6%;而农业贷款占GDP比重仅为5.5%,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

(四)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社会资本和农户投入动力不足

受农业本身的特性和发展中诸因素的制约,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业投资不能取得社会平均利润。农业比较效益低,一方面导致农业投入不足,农业资源流失,包括资金、土地、物资、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的“农转非”;另一方面,社会资本不愿投资农业,导致资本匮乏。2004年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中有85%以上用于建房,生产性投资不足15%。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稳定性较差,投入比较效益较低,导致农业支出比重越来越低。1997—2004年,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长22.3%,而农户投资仅增长5%。

(五)多头管理与管理缺位并存,支农投入管理成本居高

目前分配与管理支农投入的市级部门有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国土房管局、农综办、农机局、气象局、农办、扶贫办、教委、卫生局、文化局等近20个部门。各部门按条块体制分配和使用资金,缺乏统筹协调,多头审批,多头管理,资金投向分散,责任不够清晰,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各方面投入力度都很弱。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不一致,由财政部门拨付的,区县项目单位反映资金到位慢,既有财政拨付速度问题,也有一些区县政府坐支或抵扣无钱归位的情况;由部门按条条拨款的,在部门内部运转环节多,容易造成资金沉淀或“跑冒滴漏”,甚至出现挪用、挤占支农资金等违规现象。

三、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农村投入力度

(一)加强制度建设,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和改革成果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立足于“三农”,更要超越“三农”,以更宽广的视野,在更宽广的范围,通过建设城乡统筹、互动并进、走向和谐的制度框架,促进“三农”问题解决。要着力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要发挥好重庆直辖市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体制优势,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首先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分配关系。从制度安排上保障农民分享发展改革成果,从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入手,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特别要安排一些促进农民直接增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项目,优先保证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二)合理预期农村投入规模,积极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依托重大项目实施,积极稳妥界定农村投入规模的基本原则。一要保持适度增长,二要促进农民增收,三要促进城镇化进程,四要促进农业科技提高,五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六要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改善农村生存和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农业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塑造农业竞争优势。

(三)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修改完善《重庆市农业投资条例》,矫正“工业偏好”和“城市偏好”倾向,加快建立城乡良性循环的财政支农政策,增强我市农业投入的法制强制力。

扩大财政支农规模,提高财政支农投入比重。建议:一是认真贯彻《农业法》、《重庆市农业投资条例》,保证市级财政支农支出预算和决算增幅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和决算支出增幅(不含中央专款)。二是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纯收益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三是将我市2005年由市级财政安排的对非国贫县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纳入支农基数,从2006年起,用于我市农业开发建设和中央补助我市的农林水利项目地方配套。四是加强水利基金、水资源费、水保“两费”等的征集。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给予以奖代补。五是确保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并逐年有所增加。落实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保证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完成“普九”教育。加大对面向农村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六是进一步提高耕地占补平衡中耕地的整理开发质量,保证耕地整理开发资金专款专用。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合理界定财政支农投资范围,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财政支农投资的方向和重点: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包括农村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国土整治等。二是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百万工程”、良种工程、优质农产品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支持。三是完善农业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增加对农产品信息网络和营销组织建设投入,逐步建立覆盖城乡、连接市场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加强对病虫疫情监控投入,减轻农民损失;增加气象投入,完善各种自然灾害气象预报服务;支持农民合理储备粮食,减轻国家粮食储备压力。四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科技推广、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投入。五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社会秩序维护和农民权益保障。六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补助体系,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七是加大财政扶贫开发力度,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八是调整农产品补贴政策。

整合政府支农投资,提高政府支农投入效率。加强现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相对集中,统筹安排,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要发挥规划的指导和统筹作用,逐步做到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都“按规划定项目、按项目定投资”。建议由发展改革、财政、农林水利、扶贫、国土、科技、交通等主管部门组成支农投资部门联系会制度,形成部门间合理分工和相互配合机制。

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强化地方财政支农投入。按照权责对称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和区县政府支农的投入责任和范围。市级财政支农投入主要用以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增进农民利益的宏观规划、整体布局和重大项目实施,区县级财政支农投入主要用以区县域的涉农事项。

用好WTO农业规则,优化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财政对农业补贴是世界各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最主要手段。第一,加大对农业科研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绿箱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加快建立“黄箱”补贴机制,建立支持农民收入的价格补贴制度,如农业灾害补助制度、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等。第三,消除和完善与WTO规则相矛盾的法律、法规,增强有关农业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促进农民成为市场和农业投资的主体。

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一是改革支农支出预算编制。在形式上实行部门预算、项目预算;在方法上推行零基预算、绩效预算;在内容上实行综合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各类财政性资金统筹管理。二是改革资金分配办法。推广资金分配因素法和公式法,采取专家和中介机构评估制度。推行报账制和集中支付制,及项目招标制,提高支农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三是改革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分配和使用奖惩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四是加强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提高支农投入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保障政府财政支农投入足额、及时和高效。

(四)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汇聚农村发展资本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要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吸附和引导作用,加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投入新机制。

构建国家政策对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投入。一是积极把握国家建立西部开发长期稳定专项资金、构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投资、优化区域布局、深化体制改革等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投入,促进农村投资健康稳定增长。二是把握国债、国家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向,争取中央投入,抓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层政权、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沿江绿化、国土整治等建设项目。

改善金融对农村投入机制,有效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一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回归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扩大支农服务范围,完善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和服务“三农”的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支农信贷体系,提高我市农业贷款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农村信用合作社新增贷款对农村的支持不得低于80%。二是鼓励在农村建立以村社为单元的农村互助合作基金组织,制订引导和规范管理办法。三是积极争取国外资金长期低息贷款、赠款和国内银行低息贷款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直接融资。四是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吸引银行贷款,用于农业农村的发展。五是增加农业金融服务品种,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引导农民建立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降低农业投入风险。六是扩大小额信贷试点,推广农民客户经理制,建立农村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促进机制,增加农村信贷有效供给。七是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保护借贷双方正当权益,发挥民间金融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八是建立农村投融资担保体系,引导和鼓励农户互助合作的信贷担保组织,组建多层次的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允许各层次担保机构之间开展反担保和再担保业务。九是积极探索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抵押贷款。十是市、区县政府和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共同建立农村建设投入偿债基金,预防农户因病因灾丧失偿债能力。

构建微观农业投入机制,激励农户投资农业行为。一是建立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鼓励农村土地成片开发和“四荒地”利用,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强化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制度动因;从税收、服务、价格等方面给予农户优惠,建立农业投资补偿经营机制,将农户投资更多地导入农业。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获得产前、产中和产后经营中的更多收益,提高农户农业投资的收益水平。三是提高农户的劳动投入对资本投入的替代度。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消化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四是建立农业多要素投入机制。重视农户科技投入,大量植入、装载、融进实用先进、经济高效、配套合理的技术,将传统农艺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使农业投入和农业生产由“经验型”转向“智慧型”和“科技型”。

构建利益分享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制定吸引民间资本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尤其要鼓励民间资本介入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村公共投资。加快农村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现有基础设施功能。加强产业指导,对投资者和农户提供组织援助和沟通服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对兼有公益性、经营性的大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可采取BOT、收益权抵押等方式融资。要促进工农结盟,由政府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力促城市大型加工企业与对口的原料种植地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借助企业投资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带动农业上水平,帮助农民增收。

构建反贫困投入新机制,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一是推进扶贫资金投向由集中投资生产项目向增加投资人力资本转变,把稀缺的扶贫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农村教育、健康、技术培训等领域,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素质。二是将扶贫资源的瞄准对象进一步向特困村和特困户转变,加大扶贫资源直接分配到特困户的比例,提高扶贫政策目标瞄准的准确性和资金利用率。三是将扶贫策略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转变,采用竞争性的扶贫资源使用方式,使更多非政府组织成为政府资助的扶贫项目操作者。四是提高贫困农户自身组织性和参与性,重视培育社区性贫困农民合作组织,使之成为反贫困行动主体。五是统筹特困村建设、小城镇发展、退耕还林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力度实施移民扶贫。

(五)规划建设惠农工程,促进农村投资扩大

促进农村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关键在于以规划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开发等发展机遇,根据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突出抓好重大工程,发挥带动作用。

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一是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围绕增强供水能力、夯实农业基础、提高防洪标准,重点抓好一批大中型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西部供水骨干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镇防洪工程,加快建设大中型灌区,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二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推进农村公路工程,结合国家启动农村公路规划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改善农村通达状况,使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四是推进农村能源工程,合理布局,规划兴建一批农村水力中小发电项目,加快实施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提高农村能源保障度。五是实施农村信息工程,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等信息系统及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通信,实现网络无缝覆盖,电信普遍服务。

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促进种养加、贸工农、技工贸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农民非农收入比重。二是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立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抓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为农产品生产、运输、交换提供服务平台。

实施农村社会发展提速工程。一是推进农村教育工程,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对因农村税费改革而减少的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中优先安排;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投向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在特困乡村试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二是推进科技推广工程,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三是推进农村卫生工程,建成投用一批中心卫生院、县级妇幼保健院和疾病控制中心,加强公共预防保健、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可及性。四是推进农村文化工程,以乡镇文化站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加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确保自然村实现全覆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五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逐步在有条件的区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敬老院等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将参加农保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个体企业的职工归并到社保。深化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支付标准。率先在失地农民、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及自愿参保人口中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合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和试行以土地换社保的保险制度。

实施农村生态环保加强工程。加快推进库周绿化工程,抓好天然林保护和造林管理,合理布局商品林和经济林。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恢复矿山农地、林地。强化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监测预警,保护濒危生物资源,防治面源污染、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和外来生物入侵,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农村防灾能力建设工程。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强防洪抗旱、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农作物病虫及鼠害等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防灾能力。

(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保障支农投入到位

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农村投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用“重中之重”的认识、“两个趋向”的论断、“统筹城乡”的方略和“多子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保证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大支农投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理清工作思路,整合涉农资源,切实抓好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抓好任务落实。要紧密结合实际,量化考核任务,硬化领导责任。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土地、投融资、教育、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的具体支农意见。各区县(自治县、市)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本区域支农投入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严格检查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督促检查,把加大支农投入的目标任务纳入对各级各部门党政工作的年度考核。

标签:;  ;  ;  ;  ;  ;  ;  ;  ;  ;  ;  ;  ;  ;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农村投入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