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比较观察论文_于文昭

于文昭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500)

【摘要】目的:观察依赖利福平(依赖R菌)与耐利福平(耐R菌)结核杆菌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患者各50例,分别设为A组和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相关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以30-44岁为主。A组初治9例(18.0%)、复治41例(82.0%);B组初治4例(8.0%)、复治46例(92.0%)。A组、B组耐多药率分别为80.0%、92.0%。结论:依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病情重,且以中青年为主,而治疗此类患者时需参照耐多药方案,且检测利福平耐药性对于肺结核初治失败患者具有积极有意义。

【关键词】依赖利福平;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临床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我国占比约为25%,这表明我国控制结核病的形势较为严峻。而抗结核药物依赖现象的出现,使得临床分离结核杆菌以及控制结核病上面临着更大的难题【1】。通常情况,对利福平产生耐药的为依赖利福平生长分歧杆菌(依赖R菌),而在对利福平耐药分歧杆菌(耐R菌)中,耐多药肺结核(MDR-TB)占绝大多数【2】。本文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患者各50例,即观察了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的临床特点,现具体报道如下: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患者各50例,分别设为A组和B组,记录两组抗结核化疗史和人口资料(年龄、性别、性别等)。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相关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即根据《结核菌检验细菌学检验规程》【3】(中国防痨学会)进行菌种培养和鉴定,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方法为绝对浓度法。药物依赖菌判定:在含利福平药培养基中观察分歧杆菌的菌落生长,并于对照管对比发现显著旺盛粗大,且高浓度药物管菌旺盛程度和数量≥低浓度管菌旺盛程度和数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对文中计量数据检验,卡方用于文中对计数数据检验,以P<0.05判定组间差异。

2.结果

3.讨论

在临床上,结核分歧杆菌的菌株因依赖R菌的出现而生长得更加旺盛,且依赖于R的依R菌蛋白表达占大多数,因此当R缺少时,则会明显影响菌体的蛋白表达,主要表现为缺少R时细菌生长不良,而有R时细菌生长旺盛【4】。因此在实施规则抗痨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变化甚至加重,因此初治时失败,而痰菌持续阳性,加之制定复治方案时,未进行科学的药敏试验,因而导致了MDR-TB的发生。有研究表明,临床长期滥用和不规则使用利福霉素类药物于依赖R菌的产生关系密切,但目前尚未统一明确利福霉素类药物是否规则使用与依赖R菌产生的关系【5】。本文的研究中,两组患者均以30-44岁为主。A组初治9例(18.0%)、复治41例(82.0%);B组初治4例(8.0%)、复治46例(92.0%)。A组、B组耐多药率分别为80.0%、92.0%。可以看出,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无较大差异,而两者抗结核治疗史以及抗结核药耐药率和MDR发生率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依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病情重,且以中青年为主,而治疗此类患者时需参照耐多药方案,且检测利福平耐药性对于肺结核初治失败患者具有积极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谭守勇,罗春明,黎燕琼,覃红娟,冯志宇.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02:287-289.

[2]郭婧玮,谭云洪,易松林,陈忠南,王诗,袁仕善.长沙市某院6535例肺结核患者耐药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08:1014-1017.

[3]王燕平,叶品良,张传涛,卢润生,卢振方,刘增光.肺痨康对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小鼠模型caspase-3、IL-2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医药,2015,3505:146-150.

[4]田苍松.含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方案对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76-77.

[5]张巍.结核病耐药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5:129+131.

论文作者:于文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依赖利福平与耐利福平结核杆菌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比较观察论文_于文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