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药膳治疗老年病人气虚大便溏稀的护理分析论文_陈静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江苏 常州 213100)

【摘要】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药膳治疗老年患者气虚大便溏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气虚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通便用药,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艾灸联合药膳治疗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患者气虚大便溏稀实施艾灸联合药膳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艾灸;药膳;老年患者;大便溏稀;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295-01

年龄较大的老年气虚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腹胀以及乏力等不良症状,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1]。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危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我院在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老年气虚溏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患者实施艾灸联合药膳治疗方法,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大便溏稀发生率明显的降低,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在临床上这4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老年气虚,诊断依据是“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66~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岁,平均患病时间为55个月,经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如年龄、性别等资料,结果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气虚大便溏稀辩证 是泄泻辨证分型中主要的一种,症见乏力消瘦、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神疲倦怠及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可出现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是对症、解痉、抗炎及营养支持疗法,虽能控制症状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 。

1.2.2护理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腹泻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饮食指导:以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基本依据,护理人员应针对性的为患者适当改善饮食,维持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在2000ml以上。②适当运动: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③心理疏导:经常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实施充分的护理干预。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艾灸联合药膳治疗。

1.2.2.1艾灸 分别取中脘、气海、足三里和大肠俞、天枢及上巨虚两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行隔姜灸,较轻者每天灸2次,较重者每天灸3~5次,1次/d,12次为1个疗程,共2~5个疗程。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处于仰卧位状态,对患者的相应穴位进行按摩,将局部皮肤采取纱布进行清洁,把艾条的一头点燃,在距离穴位皮肤2~3m处进行熏烤。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在此项操作前把操作方法的各个详细情况告知给患者,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适当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患者。

1.2.2.2药膳 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为施膳的指导思想,药膳粥制作方法:取粳米350g,山药、薏苡仁各50g,莲子25g,红枣30g。先将山药、薏苡仁、莲子洗净下人锅内,加清水1500ml煮熟,再将粳米、红枣入锅,煮至米粥即可,每日早晚餐后30min食用药膳粥50g,连续食用6周。

1.3 评价标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排便效果[3]。

1.4 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的比较。

?

3.讨论

艾灸联合药膳能有效缓解老年气虚溏稀:祖国医学认为,老人气虚溏稀多因体弱多病引起脾气虚弱,中气不足,大肠传导失常所致,本药膳粥由五种药物组成:其中山药味甘性平,不寒不燥,人十二经,为平补脾胃之品,兼可补肺益肾;薏苡仁人脾胃,利湿止泻;莲子味甘涩,性平,能健脾厚肠胃,且有固涩作用;粳米、红枣补脾益胃,且能缓和药性解毒。全方性味和缓、平淡,具有补脾养胃益肾的作用。而穴位贴药方以痛泻要方为主,并加用补骨脂,吴茱萸等温肾祛寒之品,痛泻要方的主要功能为气虚腹泻而此类疾病[4]。艾灸联合药膳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核心,能够有效的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时能够养生,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艾灸联合药膳疗法在治疗和改善气虚大便溏稀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其作为中医的一种中医传统疗法,已成为非药物、无痛苦、易接受且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科研方法的应用,人们对艾灸疗效的独特性及作用机理将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使之更有效发挥其作用,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高希言,奥晓野.提高艾灸疗效的探讨[J].中国针灸,2013, 28(4):277-279.

[2]陈日新,陈明人,付勇等.艾灸慢性腹泻(脾虚型)天枢穴气至病所治[J].世界最新医学电子期刊,2015 2(12)6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

[4]杜艳茹,张艳霞,孙胜振等.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5,49(4):314.316.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  ;  ;  ;  ;  ;  ;  ;  

艾灸联合药膳治疗老年病人气虚大便溏稀的护理分析论文_陈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