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论文_欧腾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论文_欧腾

欧腾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乡康宁小学 547109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18-01

《大禹治水》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大禹治水》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因受认知经验的影响,若想确保学生读懂课文,对其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仔细研读《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实现识字、学词、学句、知文的有效结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促使学生产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理解课文内容,整理文章脉络,感受大禹大公无私的风险精神。

二、教学难点及重点

1.教学难点: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洪”、“治”、“形”、“理”、“制”生字,理解左右结构的生字。

2.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文章中的长句,理解“治理”、“地形”、“制服”等词语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禹,引导质疑

1.展示图片,初识大禹

2.随机认“治”字

(1)“治”是本课的生字,同学们,你们谁可以正确流利地将它读出?(板书:zhi)

(2)现在请同学们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回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些词语与“治”有关,或者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治”字,然后告诉老师。(治理河水就是“治水”;治理国家就是“治国”,医生治疗病人的疾病就叫做“治病”。)

(3)“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真大,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学如何写好“治”字。

3.齐读题目,鼓励思考

题目中有“治水”两个字,再结合“治”字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是围绕治理河水开展的。那么请问同学们,对于这个“治水”的故事你们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导入本课教学主题,在“治”字的讲解基础之上营造良好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产生主动识字的强烈欲望,加之词汇的解读有效降低本课识字教学难度,与二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承接。最后,借助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为“治”字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增添一丝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认识洪水,借图促读

1.呈现图片,认识洪水

题目是“大禹治水”,可是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河水呢(展示洪水图片)?原来是因为出现了洪水。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洪水吗?请你们开动自己的脑筋告诉老师,你们理解中的洪水是什么样子的。

2.讲解故事,学习“洪”字

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其中,“洪”字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十分厉害的水神,大家都叫他“共工”,每次他一生气就会出现很大的水,于是百姓就发动智慧,将共工的名字与水联系起来,形成“洪”字。你们看,汉字有很多的乐趣,包含了很多小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齐读“洪水”一词

[设计意图]通过洪水图片的呈现,增加了本课识字教学的趣味含量。同时,在“洪”字的讲解时借助故事讲解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认识,于无形之中强化二年级学生的生字学习记忆力。

(三)有效朗读,熟记生字

1.勇者闯关,正确朗读

大禹治水的过程是十分辛苦的,我们阅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哎呀,这个故事好长呀,我们应该怎么读才可以做到快速准确、流畅清晰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第一排中有“吃尽”、“走遍”、“挖通”、“劈开”词语;第二排中有“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第三排更有趣了,是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结合,请同学将前两排中的词语进行串联。原来,它们串联在一起就是整个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呀,汉字语言可真是有趣。

2.借助图片,理解“地形”,认识“形”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形”是什么意思吗?地形其实就是大地表面的形态。(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图片中大地有哪些组成(山、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高、低)?结合图片,我们再一次认识“地形”一词。

这个“形”字也是本课的生字,同学们不觉得这个“形”字的有些地方很眼熟吗?对,没错,就是杉字旁,地形高高低低、起起落落,因此在“形”字的书写时要把“杉字旁”秒的十分好看,力量要集中在撇尖处。

3.借助短语,理解“治理”,认识“理”字

大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呢?(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理”字是本课的生字,我们如何才可以记住它呢?(在黑板上展示“理”字)关于这个字,老师想起来一个小儿歌,那就是:斜玉旁,横等距,长长短短有条理。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方法,将文章中的句子加以拆解,降低句子理解难度,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将生字教学适当性的穿插其中,并通过简短儿歌的方式可以更加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生字学习效率。

(四)创设情境,解读词义

最终,洪水被大禹制服了(用红色标注“制服”二字),在“制”字中我们又看到老朋友“利刀旁”了。关于“制”字,老师这里有一段小视频,主要是讲解这个汉子是如何演变而来的(播放多媒体视频)。

这个“制”和今天学习的其他汉字相比有些难度,我们应该怎么把它书写规范呢?老师有个小窍门,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回答想)。那就是:一竖要挺直,轻顿笔,竖有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的方式使得学生理解“制”字的含义,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生字,于无形之中化解识字教学难点,顺利完成识字教学目标。

论文作者:欧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论文_欧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