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岛厂房混凝土面油漆施工缺陷及措施论文_张海方, 汪虎

核岛厂房混凝土面油漆施工缺陷及措施论文_张海方, 汪虎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清市 350318

[摘要]介绍了核岛厂房油漆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提高油漆工程质量,满足相应设计要求。

[关键词]表面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处理措施

1.前言

核岛厂房混凝土面油漆由同种涂料或不同种涂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底涂、中涂、面涂)、道数和厚度进行施涂形成连续的、涂有整套涂层的涂膜,组成该涂膜的涂料及相应的道数、厚度的组合形成了涂层配套,根据涂膜所涂覆的底材性质、涂膜所处环境条件及功能要求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称为一种涂层系统。同一涂层系统可有多种不同的涂层配套。按涂层所处位置分为反应堆厂房、核区和非核区;按所处条件分为大气环境、埋入地下与液体接触。因核岛厂房油漆面漆大,技术要求的特殊性,返修困难,故针对核岛厂房油漆缺陷及处理进行阐述。

根据核岛厂房施工特点,混凝土面油漆施工与安装施工为穿插施工,这样就存在成品保护的问题,安装中或多或少会损坏油漆面,以及由于受施工环境、气候、油漆质量及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以下几种缺陷:

2.缺陷

2.1针孔

表面现象:

涂膜干燥后,涂面呈现小孔状。

原因分析:

因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存在麻面缺陷,经腻子批挂后封闭不死,涂层施工后表面存在针孔现象。

由于基材温度高,涂层中熔剂性材料挥发快,致使涂层干燥后表面出现针孔。

2.2垂挂/流挂

表面现象:

现象涂刷后漆液向下流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严重者如挂幕下垂,轻者如串珠泪痕。

原因分析:

稀释剂过多,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体表面下坠流淌。稀释剂挥发太快,在漆膜未形成前已挥发,而影响流平性,导致漆棋厚薄不均;或挥发太慢,使流动性增大,也易发生流坠。

漆膜刷得太厚,由于漆的自重造成。形成山峦倒影状。

混凝土面凸凹不平,或物体的棱角、转角、线角的凹槽处,容易造成涂刷不匀、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混凝土面不洁,有油、水等污物,涂刷后不能很好地附着而流淌。

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刷油时蘸油太多,使漆面厚薄不匀,较厚处就流淌。

由于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没达到环境施工要求施工,在漆膜形成过程中,油漆自然下垂易形成流坠。

喷漆时,喷嘴的孔径太大,喷枪距物面太近,或距离时近时远,喷涂的气压太大或太小,都易造成漆膜不匀而流淌。

漆料中含重质颜料(如红丹粉、重晶石粉等)过多,研磨不均匀,颜料润湿性能不良。

2.3蜕皮

表面现象 :

漆膜破碎成小片,从物面上浮卷起来,逐渐掉落。

原因分析:

由于油漆中的胶粘剂失效,致使漆膜呈片状脱落;物面沾有油污,导致漆膜附着力差而引起卷皮。

在水泥一类抹灰面上不刷清油就批腻子,导致涂料中的油分被基层吸收,成膜后变质发脆。

油漆稀释过度,物面太光滑.使漆膜太薄,附着力差。不待底漆干透就刷面漆,日久底漆干燥而收缩,导致面漆开裂。漆质不佳,漆中树脂、胶质分量太多,漆膜易脆裂。

2.4起泡

表面现象:

现象在漆膜与基层或面层与底层之间局部失去附着力,在漆膜干透后,出现大小不一的鼓泡。

原因分析:

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环境温湿度、含水率要求,混凝土表面凹陷处积聚潮气,导致漆膜附着不良,在高温、日晒等条件下,蒸发、挥发而鼓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耐水性低的涂料用于浸水物体的涂饰,或底漆不干就涂面漆,油性腻子不于就进行下道工序等,都会导致下层干燥气体挥发而又不能排出,遇到上层漆膜的封闭而鼓泡。

喷涂时,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或涂刷的漆粘度太大,空气随漆刷夹带进入涂层,又不能随着溶剂一起挥发而产生气泡。

2.5咬底

表面现象:

涂饰面漆时,将已刷好的底漆咬起来,即漆面中的溶剂把底漆膜软化,影响底漆与基层的附着力,使漆膜破坏。

原因分析:

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极易将底漆溶解软化,引起咬底。醇酸漆含有较强的溶剂,如果第一遍漆未充分干燥即进行第二遍涂饰,则第一遍漆膜也会被咬起。

对于油脂漆膜、醇酸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合成树脂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与强溶剂相遇,底漆膜就会被侵蚀。如底漆用油性酚醛漆,面漆使用硝基漆,则硝基漆中的溶剂就会把油性酚醛漆咬起,并与原附着基层分开。

3.措施

3.1针孔缺陷处理措施

3.1.1预防措施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环境要求处理,不符合要求不得进行下一步施工,基层表面处理干净。

3.1.2处理措施

用细砂布将针孔表面打平,若是砼内针孔,则用钢刮板用配套环氧腻子将针孔填平,固化完全干燥再进行打磨,补涂相应的涂层,若是涂层表面针孔,则用细砂布把针孔打磨平整,在进行重涂施工,涂层应修补成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重涂过程注意过渡区的打磨,尽量做到过渡圆滑和平整。

3.2垂挂/流挂缺陷处理措施

3.2.1防治措施

按涂装工艺要求,认真施工,按说明书规定添加稀释剂用量,再涂装规定的环境要求范围内进行涂装。

3.2.2处理措施

已产生流挂的部位,一般在留痕未干时,即用刷子或手指轻轻地将痕道压平。如果流挂已经变干,可用小刀将泪痕轻轻刮平,或细砂布将流挂部位打磨平整,在进行重涂,涂层应修补成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3.3蜕皮缺陷处理措施

3.3.1防治措施

涂刷封闭涂料;彻底清除基层上的污物和锈蚀,选用适当底漆;严格按油漆供应厂家要求添加稀释剂。

3.3.2处理措施

已产生蜕皮的部位,先采用小刀将蜕皮涂层刮除,然后用细砂布将该部位打磨平整,在进行重涂,涂层应修补成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3.4起泡缺陷处理

3.4.1预防措施

认真对待施工环境要求。必须经标定的检测仪器测试后,含水率必须小于6%,涂料施工时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在小于85%。底材表面应干燥清洁,表面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以上3℃。严格按规范操作。下层的油性腻子不干透、底漆不干透或有水,不得进行下道涂刷。涂料的粘度不宜太大,一次涂刷不宜过厚,喷涂使用的压缩空气要过滤,防止潮气进入漆膜中。

3.4.2处理措施

对气泡轻微的,可待漆膜干透后,用砂纸打磨平整,再补面漆。对气泡严重的,则应将其铲除,使基层干透,针对起泡原因进行处理,再涂面漆。若是由于基底处理原因引起问题,重新进行表面处理。如果由于底漆引起的,需等到底漆中溶剂完全挥发。

3.5咬底缺陷处理

预防措施

选用配套的油漆材料;底层漆膜干燥后,再涂饰面漆。涂刷溶剂性的涂料时,要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防止反复涂刷。

3.5.2处理措施

如有轻微咬底,在不影响质量时附着力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可不进行处理。较严重时需将涂层全部铲除干净,待基层干燥后再选用同一品种的涂料进行涂饰。

4.结语

油漆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有时会破坏构件施工效果,降低构件施工寿命,降低建筑物整体效果,针对核电返修困难,我们在油漆施工过程汇中,应尽量避免以上各种问题,如果出现,根据质量问题应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便把损失及危害将至最小。

5.文献

[1]陈环宇, 华夏. 油漆工程施工常见缺陷及处理[J]. 山西建筑, 2005,(19)

[2]陈利清;防治油漆工程质量通病的几点意见[J];工程质量;1995年02期

[3]黄梦林;浅析油漆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J];福建建设科技;1996年04期

论文作者:张海方, 汪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核岛厂房混凝土面油漆施工缺陷及措施论文_张海方, 汪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