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论文_杜文洁,段锋

浅议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论文_杜文洁,段锋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分公司 重庆 40003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不重视。由于历史原因(受前苏联的影响),使得目前建筑项目各阶段的造价管理相互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各职能部门缺乏协调一致性,使得工程造价常常处于失控状态。事实上,防患于未然,主动控制造价成本比弥补损失要事半功倍的多。因此,开展对建筑项目造价成本控制方法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进行阐释,梳理了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指出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阶段;建筑项目;造价控制;对策

1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概述

1.1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

在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招标单位编制标底或招标控制价,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报价,通过工程招投标阶段由招标单位和中标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有关规定,经协商共同确定项目合同承包价,用以作为双方结算基础。合同价款在合同中约定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设备、人工等资源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使建筑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以承包合同价为控制目标,在工程招标、设备采购的基础上对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目标进行详细分析论证。定期进行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以循环控制的理论为指导,从中发现偏离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1.2 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

工程造价的控制其思想就是希望在一般建筑项目所要经历的各个阶段,不但要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预期的投资限额以内,还要尽量努力在建设工程中能优化配置协调各种资源,从而为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为:(1)保持成本和收益的联动关系;(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3)动态控制原则;(4)责、权、利相结合的控制原则;(5)全过程控制原则。

1.3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应在工程全过程中动态地进行,建筑项目条件复杂、环境变化多、工期较长、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使得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化,这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的主动地采取措施,提前预防或减少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偏离,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在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项目施工阶段通过投标竞争来择优选择承包商,不仅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更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2)协助业主签订合同,合同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结算过程的合约,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作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费用最高的施工阶段应作为控制的重点。施工阶段即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控制的过程也是对施工单位履行约定的过程管理;(4)详细进行工程计量,复核工程付款帐单,严格现场签证管理;(5)把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核关,合理开支施工措施费,以及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避免不必要的赶工费,因设计变更或漏项而造成人力、物资、资金的损失和停工待图、工期延误、构件物资积压、改换代用以及连带发生的其它损失;(6)对于某些子项目,可以采取先作样板后正式铺开的做法;(7)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各专业的施工图纸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综合管线布置图,在精装修项目的建设中尤其重要;(8)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9)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

2 我国建筑项目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造价控制的信息化程度过低

在工程施工造价控制过程中,在很多施工企业都有存在一个奇怪的问题:电子化程度非常高,也拥有各种相关的设备,同时在项目中也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资源和资金等,但是在不同系统之间不能有效的协调,使有关成本信息不能有效的、畅通的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共享,导致了工程项目控制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控制水平和管理效率普遍很低。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也是出现了网络沟通不畅的问题,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用来综合研究和开发,使造价控制在本次项目中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大为降低,其信息的及时共享受到阻碍,给整个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有序的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因素[1]。

2.2 施工单位力图通过工程洽商与变更弥补利润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许多施工单位存在力图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洽商、变更来弥补利润的情况,以及设计变更随意、业主提高要求、增加功能,现场签证多等问题,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工程洽商、工程变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并且它们也是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主要因素,对此加强管理和严格控制,是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工作[2]。

2.3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监控不严格

目前,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也只是对变更工程、付款的环节进行的单独管理,并没有连续性。所以,施工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变得十分重要,即对建筑项目造价控制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控制。另外,在一些项目的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对于设计变更的监控不严格,不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更没有设计变更通知单,而这些设计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也没有明确记录。而建设单位居然还会提出提高设计标准的要求,如扩大施工面积等,这些设计变更直接影响了工程的造价,这也是造价控制目前问题较多的一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工程造价控制各阶段不协调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管理,互相脱节,没有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企业的报价管理人员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沟通不够,大多数的企业报价管理人员和项目上的经营管理人员是分开的,管理环节上存在漏洞,投标人员的投标思想没有制度来保证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施工现场的经营管理人员,迫使投标者与施工管理者只能依据社会平均水平这一标准来完成各自的工作[3]。

3 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3.1 工程变更价款的调整

(1)做好事前控制。工程造价要做好事前控制,主动监控,尽量避免工程变更事项的发生。所谓事前控制即在工程合同价款发生变化前做好价款的管理,避免合同价的改变。但是因为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因对施工现场不够熟悉,或者业主对设计方案的改变等原因,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变更的情况,影响工程造价。对于工程变更,我们应尽量避免,如果必须进行变更,合同价款的调整应尽量依据合同约定的、能够适用的方式进行变更。

(2)抓好过程管理。在招投标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提高中标率会降低合同价,增加工程中的索赔。这种方式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应做好工程施工的过程管理,严格控制索赔程序。工程索赔应满足索赔的三要素,即索赔时间、索赔证据和正当的理由。索赔时间应在工程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有正当的理由和强有力的证据。在满足这些条件后,造价工程师按照索赔程序处理索赔,避免施工总索赔的发生。最终的是对施工单位加强过程控制,避免索赔的发生,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另外,当施工单位或材料设备供应商未能按照约定实施时,应做好反索赔的准备。

(3)分析工程变更价款。对于工程变更的项目,如合同中有相关规定时按照规定调整价款;如没有规定时,应参照类似单价,对造价进行分析,双方协商约定调整方法。如隐蔽工程发生变更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工程变更原因、手续、工程量等书面报告,并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二次检验的对造价的增加。

(4)遵守工程变更程序。工程变更必选遵循相应地程序。首先变更项目填报工程签证单,然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现场代表签字确认。如是对设计的变更须由原设计人单位审核;应业主要求发生的变更必须经业主和监理单位签字并经设计单位认可。

3.2 把好工程款支付关

工程款是否及时、准确的支付直接影响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控制要点主要有:(1)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和工程进度划支付工程款。首先须吃透进度款支付的条件等;其次再根据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计算工程量进行套价汇总。计算图纸工程量,先分部工程计算,后单位工程汇总;运用统筹原理,避免工程量重复计算,尽量利用前面已计算的数据。要求计算层次清楚,计算式一目了然,便于回忆、复核、会谈;(2)根据合同约定,对合同约定品牌、规格、厂家等经济技术指标的材料和设备的进场应进行核对,对于未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进度款的计算,在进度付款中要充分考虑,以防施工单位以次充好,造成建设单位隐形损失;(3)在进度款支付时,应根据合同约定,考虑预付款的扣回、加工材料款的扣回及施工单位的水电费等问题。

3.3 有关资料的汇总

项目建设资料包换建设过程中报表、施工图、变更资料和签证资料,是工程建造过程的证明。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能统计关于工程项目最真实的数据,还可以方便业主了解项目造价过程。

3.4 合理处理好质量、进度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程项目目标主要体现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三方面。三个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对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综合考虑质量和进度的影响,寻找最适合的方案。若想压缩工期,业主应适当合理地增加投资,工程承建商采取加快进度措施,使项目提前投入使用,发挥经济效益;若想提高项目功能、质量要求,业主需增加一次性投资,但可以降低项目运行、维护费用,降低维护成本;最优的工程方案应能达到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的三个目标的实现,按照合同约定,顺利完成工程项目。

3.5 严格区分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

根据我国的现行规定,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费用都属于预备费的范畴,但是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是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的。属于设计变更范畴的就应该设计单位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所发生的费用按设计变更处理。属于工程签证的由现场代表和监理人员签发,所发生费用按发生原因处理。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

3.6 正确处理好工程索赔

首先是加强主动控制,减少工程索赔,一旦发生索赔则以合同为依据及时、合理的处理索赔。索赔的一般内容: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保函手续费、延迟付款利息、保险费、管理费、利润等。索赔费用采用修正的总费用法:该方法是对实际费用法的改进,在总费用计算的原则上,去掉一些不确定的可能因素,对总费用法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使其更加合理。

3.7 改革建筑产品价格的计价依据

计价依据改革是整个建筑产品价格管理改革的重点之一。计价依据改革主要包括概预算定额改革和取费改革两方面的内容。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建筑产品价格在费用项目划分、费用计算方法和依据、量价分离管理等方面都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使我国长期实行的固定预算管理,逐步探索、过渡到动态管理,对鼓励企业的平等竞争,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速度更加迅猛,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而因此带来的投资“三超”现象也普遍存在,此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建筑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的工程造价控制必须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基于以上原因,建立一套与国际贯例接轨的先进、科学的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是我国工程造价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超浅谈入世与工程造价控制[J].安徽建筑,2012(4)

[2]梁红宁编著建筑工程预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崔淑艳我国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借鉴,2013(5)

作者简介:(1)杜文洁:(1988年05月);职务:副部长;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施工管理。(2)段锋:(1987年12月);职务:项目书记;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施工管理。

论文作者:杜文洁,段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浅议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论文_杜文洁,段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