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逻辑与社会精神_爱因斯坦文集论文

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逻辑与社会精神_爱因斯坦文集论文

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逻辑和社会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逻辑论文,精神论文,科学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1494(2000)05—0033—05

一、怀疑精神是创新的思想酵母和温床

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素,是科学保持发展活力的主观动力。怀疑是打开未知领域大门的思想钥匙,任何科学探索、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怀疑精神,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对一切理论、体制、技术绝对完美性、正确性、合理性、终极性的怀疑,是防止社会思想僵化、停滞、狭隘、片面,保持思想内在活力的催化剂。

波普尔说:科学开始于问题。科学思维机器的启动,既不是开始于观察,也不是开始于理论,而是开始于大量反常、失效和矛盾现象,对现存的公认的、权威的或是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完美性的质疑。心理学研究表明,怀疑最能够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考也就应运而生。怀疑是在接受一种事物或认识时的不确定和再思考,这是对迷信盲从的一种进步和主体性觉醒。一个事物只有被怀疑,才会被关注,被思考。一些怀疑通过思考走向肯定和认同,一些怀疑则因思考而深化,并通过批判而达到创新。正是怀疑精神的存在,才使一切创新和发现、发明成为可能。怀疑是创新的种子。如果对现存的理论、体制、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完美性都抱着确信无疑的成见,那么社会将变得沉闷停滞,任何创新都成为不可能。即使是少数人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火花,也将被社会的麻木所窒息和淹没。怀疑精神是科学探索的内在要求和必要品质。而最好的创新方法,就是保持经常的怀疑,怀疑把思想引向研究,研究使思想发现真理。所谓发明创造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就在于那些保持着必要怀疑的人,往往思想更为敏感,观察更为敏锐。而对于那些僵化的脑袋来说,创造的机遇即使碰到他们,创造性的发明发现也会与他们擦肩而过。

怀疑的敌人是迷信,怀疑属于敏锐的眼光和自由的心灵。黑格尔说:怀疑往往产生于这样的心灵,它不满足于简单的接受一种所谓权威公认的理论、技术或体制,它还需要对它们真正的理解和确认。“天真的心灵所抱的态度是简单的,它十分信赖地坚持大众所接受的真理。”(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3页)现代科学社会的一个不幸的负作用, 就是科学主义或科学崇拜,对科学的崇尚变成了对科学的迷信,使科学走向自己的反面,科学变成了现代宗教。它造成一种社会心理倾向,任何理论观点、任何一项发明,只要贴上科学的标签,似乎就意味着先进、正确、合理与完美。这是科学的悲哀,这是崇尚科学却不真正理解科学的社会中常常出现的悲喜剧。要尊重科学,但绝不要迷信科学,迷信科学就是反科学。事实上,许多具体的科技理论知识观点并不意味着真理和正确、先进和合理,科学只是人类社会探索客观真理的暂时性、历史性的知识系统,科学总是不完备的,它是本身也包含着许多谬误和不确定性因素,并需要在实践和研究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开放性系统。真正的科学与宗教的绝对性以及“至真至纯”的伪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公开承认自身包含着某些不完善性、局限性和诸多后果的不确定性。这种科学的诚实,是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标志。科学中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和纯而又纯的真理,正因为科学是真理与谬误、先进与滞后、合理与不合理的混合体,才使科学中的怀疑精神的存在成为必要和可能,它为人们的继续研究探索留下思考的空间。正是怀疑精神引导人们及时发现科技、体制、理论中的缺陷、不足和局限,从而予以完善、发展和创新。怀疑精神是科技、体制、理论等一切社会事物发展的自我完善机制,它是社会理性的免疫系统。当一种事物处于合理区域时,怀疑是潜在的,而一旦事物出现问题它就会自动开启完善机制。怀疑是一种警示性反作用力,它是以否定现存事物(中的错误和不合理部分)的姿态,来推动事物——科技、体制、理论创造性的发展。怀疑精神是社会创造力的活性因子,它的存在使社会思想免于僵化。科技、体制、理论,无论作为物化的知识还是精神形态的知识,它们都不具备绝对的客观真理性,而都是主观对客观认识的产物,它们往往既包含部分客观性和真理性,同时也包含着主观性和臆造的谬误。

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怀疑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精神、探索精神、超越精神和自由精神。怀疑是人在认识中的一种自觉精神,它意味着人们对一切创造性工作自由平等的参与意识。它意味着人要主动的选择知识,而不是被动地被知识所选择。怀疑精神是偶像的破坏者,它祛除任何一种理论、技术、体制权威的神圣光环,消解其终极确定性和完美性的幻觉,将它们置于客观理性的平等中进行审视。怀疑是一种反思,怀疑能使人揭开社会认识的习惯性屏蔽,打破熟悉的表象——熟识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知的东西。怀疑精神倡导一种问题化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使人们放弃习惯性的不思考,重新认识事物。思维只有在怀疑中才能真正与知识相遇和融合。怀疑精神打破了对权威的迷信,怀疑精神只对事物的真理性、合理性、正确性和先进性感兴趣,而对一种理论、技术、体制模式的权威性和公认程度则不予注意。任何事物都没有拒绝理性质疑的豁免权。在怀疑精神看来,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探索真理的权利,权威的发言决不必然比别人具有更多的真理性和正确性,真理不是权威的产物,真理本身才是真正的权威。真理不惧怕怀疑,怀疑可能会瓦解权威,但怀疑不会瓦解真理。怀疑精神也是一种超越和探索意识,它不满足于事物的现状,它密切关注、力图寻求发现现存事物的某些局限、缺陷、不足和落后。贝尔纳说过:构成我们认识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人类认识像一切会事物一样,都具有历史暂时性,因而人类的认识都是有限理性的产物。发展是绝对的,前人与后人永远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历史运动中,因而后人超越前人是必然的,对前人的理论、技术、体制进行质疑,进行新的探索也是必然的。怀疑不会摧毁正确、先进、合理的东西,怀疑动摇的只是似是而非的、已经或将要失去合理性的东西。怀疑并不直接创造任何事物,但没有怀疑也就无从思考和创新,怀疑创造的是思考和创新的可能和机会。对任何事物保持一种审慎适度、将信将疑的态度,将有助于保持思想的张力与活力,从而使头脑更为敏锐,更具创新潜能,越是处在发明创造的知识前沿地带,怀疑精神就越为重要,科学需要的不是信徒而是创造者,迷信一切的人绝不会有任何创新。

爱因斯坦说:正确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而只有怀疑才会提出问题,才会引起思考,进而产生创造。但是怀疑不是盲目的,怀疑需要知识和智力的支持。因此,一个高质量的提问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刻的思想与想象。并非任何怀疑都能结出创造性的果实,发霉的种子即使播种也将一无所获。怀疑是有质量和层次的,高质量的怀疑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创造,知识贫乏、头脑简单的怀疑往往没有能力创造性解决和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怀疑是一种理性的产物,不是情绪化的产物,怀疑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知识、智慧和想象。因此,怀疑精神与继承学习不是对立而是相通的,只有充分吸收前人和现存事物中一切有益的、合理的、正确的、先进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准确、更有效地怀疑和发现现存的局限、矛盾和问题,从而更好地创新。

中国创新精神相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疑精神的稀缺。在以往的社会中,怀疑是被压抑的,它只能是一种零散的、隐蔽的私人化的情绪。而怀疑精神的稀缺,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对怀疑精神的自我压抑和不宽容造成的,过分强调思想的一致,将任何对流行和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技术、体制的质疑和不同观点,都看成是大逆不道的异端加以贬斥,从而使任何可能富有创造性的独立思考都无法存活,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而胎死腹中。人们普遍存在着认知上的自卑情结,自我禁锢,任何不自觉产生的有异于社会公认的思想与怀疑,在尚未遭到社会的封杀之前,就已在内心自行将其泯灭,从而也使社会的创造潜力日益枯竭。所以,我们必须确立一个重要的现代理念;思想无罪。要倡导创新,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对怀疑精神的宽容度,倡导对另类思维的包容和尊重。对社会思想多样性的肯定,也就为社会创新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空间。从历史上看,最初真理往往掌握在有悖于大多数人观点的少数人手中,正是那些异于常理的另类主张,常常成为创新的先锋派。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学会倾听多种声音,即便那些持怀疑观点的思想是错误的,社会思想也会因为有几条不安分的、在沙丁鱼中游来游去的“鲶鱼”的存在而被激活,使社会处在思想活跃和创新的临界状态。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害怕怀疑,怀疑不是“所罗门的魔瓶”。

二、批判精神是创新的理论桥梁和先导

如果说,怀疑还只是一种朦胧的诉求,是一种缺乏足够依据和充分理由的精神犹豫,那么,批判则是通过明确判断、深入研究、分析求证,从而否定某些存在的不合理性、落后性、不正确性、不完善性,使问题浮出水面,使矛盾明朗化,批判是怀疑精神的继续和超越。当然,批判本身并不意味着正确和真理在握,但它意味着走向正确和真理的一个契机或新的开始。批判是双向的,批判本身也包括反批判,批判是思想的防腐剂和清洁剂。

批判精神是现代社会健康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一个社会创新精神的缺乏,往往是由于批判精神的缺乏。批判是对社会的鞭策。一个社会没有批判,没有讨论,错误的得不到批评,正确的得不到支持,社会的创新风气就难以形成。社会思想需要碰撞,各种见解只有在论证与反驳的辩论中,才能推进社会认识上的深化。批判是一个社会的思想竞争驱动机制,社会中的批判精神有助于人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使社会思想不断优化、不断进化,批判是社会重要的对话交流方式,批判的过程就是一个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成长的过程。没有批判精神的社会必然造成思想的沉闷和停滞、浅薄和麻木。批判是社会的清道夫,没有清道夫的社会将会因为堆积各种陈旧、落后的事物及垃圾而堵塞了自己前进的道路。批判精神就是一个社会民主平等对话的、富有创造的精神平台。诚然,批判的理论不能代替现实的批判,但现实的批判必须通过批判的理论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往往来源于两方面的推动:一方面是现实实践经验的矛盾和问题、反常和失效;另一方面就是思想理论层面的批判和证伪。而且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发生作用。如果没有社会主体的怀疑与批判,那么,社会中的错误和不合理的事物,将会在人们的习以为常中放任自流,成为一种自在物而长期积淀于社会,而不会引起任何变革,进步就始终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而无法变成现实性。批判的意义和必要性就在于它使自在变为自觉。只有在批判中发现缺陷,然后才能通过创新弥补缺陷。

批判精神是一种平等交流的精神。在这种交流中,需要的不是虚伪的谦逊,而是科学的诚实,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探索真理的权利。正如契诃夫所说:小狗不要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大狗小狗都可以叫。但是,在等级色彩浓厚的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对批判的恐惧,批判就意味着敌意,就意味着否定和抛弃,就意味着失去权威和尊严,而不把批判当作探讨真理和交流思想的方式,思想批判被高度政治化了,变成了一种政治手段,丧失了它原本科学认识的意义。这是行政原则与科学原则的严重错位。这种对批判的恐惧,不仅导致了整个社会交流心理的脆弱和变态,同时也造成了批判的政治垄断和异化。批判带有太多政治斗争的性质,而太缺少科学讨论的功能。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批判,往往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现在应该是恢复真正批判的时候了。批判就是研究,批判就是讨论,批判是思想的批判,而不是对人的批判,批判是思想的交锋,但却是政治的和平。批判是思想的互补和互动,通过交换达到思想的完整和提升。在科技思想学术领域,任何人都不应过分看重个人的尊严与权威,更不能靠歪曲真理、掩饰错误来维护个人的尊严与权威,在科学领域中,至高无上的只能是真理的权威与尊严,维护真理的权威与尊严就是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权威与尊严。如果只要个人的权威与尊严,那就没有真理和社会的权威与尊严。因为,绝对的个人权威和尊严总是以牺牲全社会的利益、权威和尊严为代价的。

批判精神是理性的探索精神。批判是一种甄别,是把最初的疑问上升为理性的判断。如果说怀疑精神需要的主要是主体的自觉意识、科学勇气和心灵自由,那么,批判精神则需要更深厚的知识背景和智力支持以及严谨的态度。一个无知的人,可能会产生真正的怀疑,但决不会产生真正的批判。批判就是有理有据地把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合理与不合理区别开来,把真实矛盾和问题突显出来,并指出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打破社会对既有理论、技术、体制的虚假满足感和习惯性依赖,引起社会的集体性关注,使社会重新认识似乎理所当然的事物,从新的高度重新估价它们的价值,在比较中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低价值和无价值的,从而对既有的理论、技术、体制做出新的选择。批判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错误、落后、不合理、不完善的事物加以批评和分析,使人们不再习以为常的接受那些糟糕的事物和观念,从而最终用先进的取代落后的,用正确的取代错误的,合理的取代不合理的,推动人类社会的生存状况获得改善和进步。

如果说怀疑是一种消极的自由,那么,批判则是一种积极的自由。批判是一种公开的挑战和精神探险,批判需要科学的勇气。布莱希特在他的著名戏剧《伽利略》中说过一句深刻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度是不幸的。但同时他又说了一句更为深刻的话: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度才是真正不幸的。一个社会没有敢于说出真理、富有科学勇气的人是可悲的,而一个人仅仅说出自己的科学发现和观点,就要冒巨大风险的社会就更加可悲这涉及社会的宽容,尤其是批判性的思想更需要宽容,没有宽容就没有真正的批判。宽容就是建立一种人人平等的对话关系,形成一种圆桌会议式的探讨。宽容意味着发言机会的均等和公平,任何一方都不得剥夺他人发言的权利,每个人既有批判的权利,也有反驳批判的权利。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放纵和认同,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而是对不同意见存在的许可,对他人民主权利的尊重。宽容就是放弃强制性的思想专卖权,在维护自己发言权的同时,也要维护和尊重持不同意见者的发言权,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思想格局。一个思想观点过度单一化的社会(这往往是强制的和表面的),往往思想单调、缺少刺激和创造力。只有适度多样化的社会才是富有活力的。在传统观念中,往把少数人的意见,特别是来自非主流的批判,即便是正确的主张,也被看成是破坏性的不稳定因素。实际上,允许批判性意见的存在,恰恰是保障一个社会长期稳定的安全机制。由于批判促进改善,不断温和的批判刺激不断温和的改革,使社会能在波动不大,震动较小的批判——改善——再批判——再改善的良性循环模式中发展运行,不会积累大量矛盾,酿成大的破坏性危机。相反,如果严厉压制各种批评,虽然能获得一段时间表面上的平静,但因缺少必要的批评的刺激,造成社会改革的惰性,使各种矛盾积压激化而发生严重震荡。无论在科技上、体制上、理论上都是如此。因此,现代民主社会一定要把批判看成当今世界交换意见的一种经常性方式,改变传统观念形成的对批判的心理脆弱,养成一种批判和接受批判的习惯和心理承受能力。一个社会是否善于正确的进行批判和正确的看待批判,是一个社会是否成熟和健康的标志。

世界总是有缺陷的,因此批判和批判性的思考就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批判是多样性的,批判可以从多种角度、多种侧面、多种层面进行。它既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革命性的;它既可以是一种价值理性判断,也可以是一种技术理性判断;它既可以从伦理方面评估,也可以从效益方面评价;它既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它既可以批评手段的偏颇,也可以批判目标的片面;它既可以批评技术的滞后,也可以指责技术的过度超前优化;它既可以批判封闭的弊端,也可以指出开放的风险;对同一个事物、同一个方面也可以从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不同的利益立场,提出完全不同的批判性见解。总之,对一个相对而言永远不会完美的社会,缺少的永远不是批判的对象,而是缺少批判的勇气、批判的格调和批判的质量。虽然,尽管批判本身也需要批判,批判本身也会存在着某些浮躁、简单、幼稚、片面、浅薄的缺陷,但只要它是客观真实的,它就是社会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增进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它就使人类认识到事物的更多层面和侧面以及更多的环节。批判可以苛求社会,社会却不能苛求批判,因为批判体现着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趋向和可能空间。只有现实无法满足的批判,而没有毫无意义、毫无道理的批判,这就是社会应宽容和善待批判的深刻原因。批判是科技、体制、理论愈臻完善的内在精神动力,因而,它总是超现实的,甚至超出社会理解力的现实。

有人说,挑剔现实总是容易的,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但是,抱怨和挑剔不等于批判,它们只是一种不满情绪,而不是理智的批判性思考。真正的批判需要缜密的思维,严谨的解析,深刻的判断,丰富的想象,科学的态度以及广博的知识基础。批判不会停留在对事物表象和结果的批评上,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寻求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力图找到改进的可能性和可行的方法,同时,还要为自己的批判找到令人信服的根据和价值理念。因此做一个成熟的批判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真正的批判精神。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批判精神呢?真正的批判精神,需要一种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是一种对真善美的现实追求,它是一种善意而不是恶意,即使最愤怒最激烈的批判,本质上也是对人类的爱,它的愤怒只是针对那些对人类社会不公正、不合理、不文明的事物;真正的批判精神,需要积极的现实主义态度,这表现在批判的选择上,批判的取向有多种,超前的或滞后的,超前的批判有未来的潜在价值和现实前瞻性引导意义,滞后的批判也仍有认识上的思想价值。但一个有效的批判,更注重批判的现实性,它只选择那些通过人们主观努力可以改变的事物进行批判,使批判的效益最大化。批判是创新之母,真正的批判精神需要建设性的批判。虽然纯思想的否定性、破坏性批判也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够帮助人们摧毁旧的思想桎梏和陈旧观念,为未来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空间,但它毕竟是未结果实的思想花朵。因此,如果把批判同创新结合起来,在批判旧模式、旧理论、旧方法、旧技术的同时,提供新模式、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才是最有效的批判,也是最完整的批判。真正的批判精神,需要自我批判意识,更确切的说,批判需要科学的诚实。批判需要的是自信而不是自负,批判必须在客观事实面前不断扬弃自身的主观性,并且在批判对象的缺陷时也不否认其存在着某些合理和正确的因素,它不会把婴儿同脏水一起倒掉。另外,真正的批判必须承认自己也是一种有限理性,也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和潜在的局限,批判没有特权,批判必需准备接受可能的批判。批判需要自信,但绝不要自负。

三、创新精神是社会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永动机

如果说批判是面向现实的,那么,创新则是面向未来新的现实。批判是扬弃现实存在的不合理性,创造则是建立新的合理性存在。创新是对批判的置换和超越,因为,创新不仅具有理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批判起源于矛盾和怀疑,创新则起源于需要和批判,创新是批判的升华和归宿,是对各种假说的实证和现实化过程,创新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创新是社会的一种高级实践形式。如果说理论的批判是破坏性的建设,那么,创新则是建设性的破坏,是新构想的现实化。因此,任何创新都会引起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动和社会心理的不适感,所以,在文化保守的传统社会中,创新是不受欢迎的,是危险的,人们反感陌生的新事物以及它们的制造者,甚至整个社会进行的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逆向淘汰的“比傻游戏”,从而使社会个体的创新欲望在公共舆论和统治者的压制下集体退化,造成社会整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孱弱。社会个体的创新精神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只有在相应的社会制度环境、利益机制以及非制度性的公共文化精神的滋养下,才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精神存在。因此,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必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而不可能是一个局部的、限定于产业技术方面的要求。只有管理体制、教育观念等诸多方面的改进,形成推动创新的社会合力,才会有科技的创新。如果国家仅仅把创新重点急功近利地放在技术创新上,而不去为社会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像只想要牛奶却不愿养奶牛一样。偏重技术创新而忽视社会整体创新精神的培养,那是片面的和短视的。

创新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没有充分的自由就没有创造。因此,要倡导科技创新,倡导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就必须首先给予社会思想的科学研究探索以充分的外部自由。爱因斯坦说:“我所理解的学术自由,是一个人有探索真理以及发表和讲授他认为正确的东西的权利。”(注:《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323页。 )“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自由是这样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但是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无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注:《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180页。)因为, “凡是科学研究受到障碍的地方,国家的文化生活就会枯竭,结果会使未来发展的许多可能性受到摧残。”(注:《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94页。)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科学创新的外部自由,最后受损害的是社会本身。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创新的基本方式就是依靠科学的假说和猜想,在实验的基础上去求证和反驳,而假说和猜想的前提是思想的自由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任何创新都是一种探索,而探索都是有风险的,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确,都会出现主观性的失误,都是在经历了种种失败之后才取得正确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禁止了所有的错误和失败,也就禁止了所有可能的创新。剥夺了可能犯错误的权利,也就剥夺了创新的权利。正像黑格尔所说:“这种害怕犯错误的顾虑本身已经就是一种错误。”(注:《精神现象学》上卷,第52页。)因为它剥夺了社会发展的一切机会。任何创新都是从打破常规、摆脱习惯、破除固定的认识框架开始的,而常规往往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偏见,因此,创新必然会被看成是一种越轨行为,但越轨是创新的必然表现形式。外部自由的本质就是需要理解创新的合理越轨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即使创新中一些失败的、错误的越轨行为——最初的片面和不成熟,也是社会为获得进步发展所需付出的必要成本和代价。

对于社会的创新主体而言,仅仅有外在的自由环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一种内在的自由,即内心的自由。这种内心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爱因斯坦语),没有内心的自由,就没有真正的独立思考,这种内心的自由,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智力品质,也是一种高尚的非智力品质。它不仅需要对人类知识发展有着透彻的理解和思想的灵活性,而且还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不怕失败的韧性,追求真理的热情,忍受孤独的耐心以及自由思考的快乐。只有内心自由的人,才不受各种僵化教条、清规戒律的限制,保持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和敏锐,从而才有可能在大胆的突破和丰富的想象中进行发明和创新。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创新的原创性需要独立思考和个人的自由联想,限制人们按照某个固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结果将没有任何创新。对于创新而言,内心的自由至关重要,创新思维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自组织系统,是自我调节、自我负责的。只有内心的自由才能使思维快乐而达到思想的沸点,临界创新状态。只有内心的自由,创新者才会从求同从众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大胆的进行求异思维,用新的角度和方式处理问题。只有内心自由才能对现有的知识进行结构重建,自由组合,重新综合、置换、移植、杂交、筛选。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东西,只有新的组合,而创新就是对这些新组合、新关系的发现,而这些新组合只有在精神相对自由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内心的自由同外部的自由成正比,创新能力同内心的自由成正比。当然,自由不是无限制的,对自由唯一的限制就是实践的检验。实践对所有自由的创新进行最终的裁决。内心的自由不是愚昧的胡思乱想,无知的人没有思想自由,他们只能匍匐在狭隘经验的地面上爬行。只有有丰富有效知识的人,才能使思想自由飞翔起来。所谓有效的知识,就是把间接获得的认识灌注了个人思考和精神体验,完全与个人经验融合的、个体化和主体化的活知识。具有教条主义本能的人是不自由的,他们往往变成书本知识的囚徒,而无法获得知识的自由。

创新精神不仅需要外在和内在的自由,同时也需要一种开放态度。这种开放既包括国家社会的开放,也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信息的开放。世界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似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开放愈来愈成为重要的创新催化手段和方式之一。国家的开放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挑战与应战的机制中,刺激文化的成长、制度创新和政策模仿。尤其对于后进国家而言,对先进体制的合理移植、引进和本土化,就是对自身传统的突破,就是一种政治创新。引进移植是后发性创新的快捷方式。当然引进性创新也有其局限,它不能完全代替本土创新的原创性价值,开放引进不应成为压抑本土创新的理由和依据,引进创新必须要转变为创新的进口替代,将引进本土化变为创新本土化。引进只能成为后进国家缩小差距、追赶战略的手段,而不能成为赶超战略的手段。用引进推动创新,以创新超越引进,才是后进国家的根本出路。如果不充分发展本国的创新能力,甚至自觉不自觉的压制本国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后进国家就只能引进,而一味引进的代价就是永远落后,永远只能是后进的三流国家。

专业学科的开放性同样是科技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人们往往习惯于在既定的专业化格局中,在封闭隔绝状态下独立研究专业知识,结果,在狭隘的专业化陷阱中发展往往比较缓慢。其实,各门学科、技术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和相似的,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有的先进,有的落后。因此,相对落后的学科门类,要注重自觉打破专业化的条块分割,主动引进吸收先进学科技术的方法和理念,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效果往往能事半功倍,快速高效的推动学术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正像马克思所说: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先进学科技术的理论、观念、方法的横向转移,交叉渗透,有助于形成学术和技术整体的杂交优势和广泛的突破创新。作为创新主体的个人而言,也存在着知识和信息开放的需要。知识的单一性和方法的单调性,往往不易于产生创新的灵感和活力,而知识和方法的多样性才是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无论是发散性思维,还是收敛性思维,都是以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的丰富为前提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和知识储备,也就不会有任何发散和收敛思维。信息封闭、孤陋寡闻的闭门造车者,虽然自以为是在进行创新,而实际上完全可能是无谓的重复劳动。

一个社会整体的创新精神,需要一种社会群体普遍的人格的自信,不敢创新就不会有任何创新。但在一个文化保守的社会里,经常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人们压抑贬低现实中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又把某些创新活动神秘化,把创新看成一种高深莫测、无比玄奥的人间神话,从而压制了创新的冲动。其实,创新是每一个人通过努力——专注、勤奋和正确的方法——都可以做到的事。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曾采用过一些自己既没有学过的、也没有用过的方法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在本质上,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突破和创新,这就是每个人所蕴藏的创新潜能。如果每个人都把这种潜能变成创新的自信,变成一种自觉的创新意识,一个社会就有了最丰富的创新资源,就会大大提高社会整体的创新概率。人们往往把许多创新成果归结为发明者难以捉摸的灵感,而忽视了他们的勤奋和方法。创新不是炼金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科学的灵感绝不会光顾思想的懒汉,灵感是勤奋的奖赏,是必然中的偶然。这里所说的勤奋,不仅是实践的勤奋、学习的勤奋,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勤奋。对某个问题经常性的思考是创新灵感的策源地。所谓灵感,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必然结果,就是对多种不同事物相似性的发现,就是将所有可能的猜想或假说都一一拿来进行思想试验,当许多可能性被排除之后,最终必然会找到一种最契合的可能性,这就是人们所要的灵感。大胆的探索,严谨的论证,就是发散思维最简明的诠释。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18页。)没有假设就没有创新。 发散思维就像人们用假说编织的思想之网,撒向未知的水面,最终总能捕到我们需要的灵感的鲜鱼。

创新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它是以人类社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增进社会的福祉为目的。创新的方式是多样的:既有改良的创新,也有革命的创新;既有工具理性的改进,也有价值理性的完善;既有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有形式上的微妙转换;既有管理的深化,也有体制的变革。创新的评价也是多元的,创新的多元性为社会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社会的多样性选择成为可能,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但是,所有的创新在本质上都必须趋向一个目标,那就是真善美的追求,为人类社会探索和创造更为合理,更为先进,更为完善的可能性。而任何与这一目标相悖的所谓“创新”、“新成果”、“新观念”、“新事物”也仍将在淘汰和清除之列。“新”本身并不是创造的本质特征,新只是创造的外在表现,合理、先进、完善才是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创新需要反向思维,但并非所有的反向思维都是正确的。有时真理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并非少数人手中的就是真理。盲目的反向思维,难以形成有效地创新,因为它只追求表面的特异性和轰动效应,而并不真正理解事物的内在机理、发展规律和总体规定。反向思维只有与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时,才能形成有效创新。对于创新的另一个误解是:认为创新总是问题引起的,只有现实矛盾无法解决时,才会为创新提供表现机会。这在社会节奏相对缓慢,人类科学知识的能动作用相对较弱,预见能力相对落后的时代是无可非议的。在那个时代,社会总是等待创新,创新总是处于一种被动和滞后状态,这种解决体制上、技术上、理论上长期困扰的矛盾的创新,是一种社会驱动创新模式,可以称之为“应变式创新”或“被动式创新”。但是,在社会呈加速度发展,知识信息爆炸,科技的能动性、预见性大大增强的今天,旧的创新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要从应变转为求变,从被动创新转为主动创新,把创新从适应社会的外在要求变成社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使创新走在时代的前面,主动开拓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引导社会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发展。当然,并不是任何新的可能性都能开辟新的生活,新的可能性必须受到社会经济理性的和现实社会效益的制约和选择。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学习是继承,创新也是继承,是发展中的继承,是一种更高级的继承。继承人类文明中一切健康、积极、先进、有益、正确的东西,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继承就没有任何创新。怀疑、批判、创新等创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的继承着前人的知识元素。创新活动是一个在肯定中否定,在否定中肯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怀疑、批判、创新构成一种递进式的精神运动。怀疑是前提,批判是准备,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把社会推向前进。怀疑、批判、创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内在完整的逻辑运动,我们不可能只要后者而舍弃前面两者,就如同我们不可能只要结果而不要过程,只要果实而不要果树一样。只有把怀疑、批判、创新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一种成熟的创新精神,才能形成一种健全的、富有创造性活力的思维机制。

收稿日期:2000—07—19

标签:;  ;  ;  ;  ;  ;  ;  ;  ;  

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逻辑与社会精神_爱因斯坦文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