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2—2013年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应用分析论文_闵捷,李雅琴,任汝仙

闵捷 李雅琴 任汝仙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并加以分析,以期提高用药管理。方法:采用Excel对2012-2013年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的种类、数量、金额、用药频度、日治疗费用等进行数据统计、排序、分析。结果: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数量、金额两年比较分别增长11.01%、23.80%,银杏达莫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用药数量、金额、频度均排前列。结论: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应用广泛,用药基本合理,前景广阔。

【关键词】 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用药频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332-02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应用亦逐年上升。由于心血管疾病为慢性病,应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解其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我们对本院2012年至2013年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的应用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2013年药房数据库,包括药名、规格、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等。采用Execl软件进行数据分类、计算、排序、统计。

将不同规格的同一药品进行分类。应用限定日剂量(define daily dose,DDD)为标准计算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Dc)[1]。限定日剂量(DDD)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用药频度(DDDs)=药物年消耗量/该药物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物的用药频率越高。日均费用(DDDc)=药品的年销售金额/该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

我们所分析的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的限定日剂量系参照第16版《新编药物学》[2]规定的日剂量为准,未收载的药物限定日剂量则参照说明书的用量和临床使用药物的用量制定。同一品种不同规格药物的DDD值不同,需分别计算后相加得DDDs值。

2.结果

2012-2013年我院中成药销售总金额分别为1064.35万元、1823.03万元。而心血管类中成药注射液销售总金额分别为395.20万元、489.25万元,分别占总数的37.13%、41.11%。2年中各药物的总销售量、金额及排序情况见表1,各药物的DDDs、DDDc及排序情况见表2.

3.讨论

从结果知道,二年来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的品种、用量、金额以及在整个中成药销售中所占比例均在增长。一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二是中成药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充分肯定。这与长江流域总体情况较一致[3]。

从表可见,二年中日均费用(DDDc)较高的药品用量均偏小,仅占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的5%左右,用量变化也不大。而日均费用(DDDc)较低的药品如血栓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七叶皂苷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占据了主导地位。分析以上情况主要是用量大的药品剂型齐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见、价格适中,但我们也应该对这几种药品进行重点监测,使其应用更加合理,更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负担,力争做的即有效又实惠。

在两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新增品种,也有被淘汰的品种。淘汰品种如刺五加注射液,主要是因为副作用大、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以及通过全国不良反应报告网获悉而加以淘汰。这反映了我院在临床用药中对药物不良反应有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我院心血管类中成药注射液应用基本合理,前景广阔。在诸多的药物中性价比成为临床选择药物的重要依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价格低廉的药物成为临床医生的首选。同时我们仍要加强中成药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的监管,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217.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1,384,392.

[3] 冯林.2005年长江流域15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药物利用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3):175-179.

论文作者:闵捷,李雅琴,任汝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2

标签:;  ;  ;  ;  ;  ;  ;  ;  

我院2012—2013年心血管中成药注射液应用分析论文_闵捷,李雅琴,任汝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