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_杨长城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_杨长城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金顶镇人民政府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生产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在农业生产中,水利工程建设是极其关键的,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结合其实际所存在的不足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建议

前言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地区占全国较大比例,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

1.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的特点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主要体现在建设规模小、资金投入少及建设难度低等几个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难度并不高,这一特点与其建设规模具有一定的联系,进行小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建设技术。但也正是受这一特点的影响,管理人员在此类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经常会疏于管理。这种规模小、难度低的水利工程的修护难度也较低,维护人员在维护过程中并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工艺技术。其对后期投资的要求也较低,投入使用之后,管理者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从总体上来看,这种小型水利工程与农村的经济现状较为契合。因此,在农村地区这种小型水利工程的数量仍呈增加趋势。

2. 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存在的不足

2.1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从最近几年来看,沈阳市于洪区一直充分的利用国家有关农田水利的相关政策,积极主动地争取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但是,仅仅依靠国家投入的资金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只能再次从地方政府争取资金投入,这部分的资金往往难以落实,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水利部门自己解决问题,造成资金负担的情况更加严峻,更何况农村等地的财政部门一般都不会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安排投资。因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费用的投入不够,导致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能正常运行,这些水利工程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修理,使水利工程设施加速了毁坏,而且,有些农田灌溉区域的水利设施太差,连普通的经营都不能维持,而且还没有资金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不能良好发展。

2.2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对于农田的主要的小型水利建设工程大多在很早以前就被建设完成了,所以经过那么长时间的投入使用,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建设己经变得很老化、损害很严重了,甚至有些小型水利工程己经达到了即将报废不能投入使用的状态,导致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在必要时根本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这些严重老化失修的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处理,进行维修的话也仅仅是些最基础的修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由于主要的水利工程建设损毁严重,使得农田灌溉工作不能正常运行,这些都会给农田水利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水利工程管理粗放,农民参与度不高

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基层水利工程的基层管理缺乏专业性,大部分管理人员由地方官员负责,进行水利和水利建设管理,由于缺少相关知识的专业性,造成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够对农田水利建设实行准确合理的统一规划管理,在水利工程动工前不进行规划,动工时的技术手段落后,施工结束后就不管不顾,造成粗放式管理。因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问题宣传不到位,导致广大农民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不理解,觉得和自己个人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也主动、缺乏热情的建设和管理,不积极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意识,从而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困难和难以管理的问题。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分析

3.1 建立完善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当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工程长效运行机制。首先,合理制定水价机制,保障工程的良性运行;其次,要实现工程投入机制的合理建立,对财政投入全面落实,保障工程有效的维修和改造;再者,要完善建立功臣管理群众参与机制,以此提高受益户对工程的保护积极性,保持工程良性运行;最后,要完善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对工程建设以及管理当中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加强检查和治理,保障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性。

3.2 因地制宜发展水利工程

首先,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引进,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但是,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种植的粮食不同,而且环境、气候不同,导致很多优良技术引进后无法发挥作用。例如,我国很多地区土质不同,需要的水资源灌溉方式也就大不相同。还有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同,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素质培训。这就需要政府与各工作单位加大对他们知识强化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选派进修等方式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同时,采取职称晋升、奖励等方式,激励职工自觉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与业务水平。

3.3 积极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为了有效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要从经济效益出发,提高建设和管理部门的重视,保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经济效益较低,长期经营当中指挥不断增加人们和政府的负担,难以发挥其功能作用。基于此,需要全面结合基层需求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化建设,以此提升工程经济效益,促进工程的长期有效运行与发展。

3.4 加大资金投入

以往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当中,相关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投劳折资,而相应资金较为有限,难以有效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质量。基于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民间组织形式,推进农民自建、自管、自服务模式,通过农村自主经营形式建立灌溉管理组织,促使工程当地农民都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和管理当中,在实际运行当中也对相关工程加大保护力度,并全面服务于当地农业发展,推进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发展;最后,可以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工程建设,建造小农水精品工程,进一步提升工程经济效益。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综合质量,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农田水利工程服务,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减轻财政资金负担,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3.5 重视建设施工管理

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需要着重加强建设施工管理,在项目施工设计当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施工计划,保持工程建设和当地生产生活有效结合。在施工管理当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程度,对工程施工当中所有环节都加强审核,确保每一个施工步骤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同时,要严格审核工程建设单位,对单位资质以及建设技术进行质量审核,以此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筑质量。在审核工程投标单位的时候,要严格把关,杜绝钱权交易和暗箱操作。工程资金要加强管理,确保每个项目阶段都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化施工,并验收合格之后发放相应资金,促使施工单位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还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工程进度顺利,所有施工设备以及材料都充分供给,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以上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特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水平提升有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要点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03):250-251.

[2]白美健,刘群昌,江培福,穆建新.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 中国水利,2012(23):56-59.

[3]宋具兰,罗海波,吴琳娜,潘伯娟,陈远云. 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以贵州省为例[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01):112-119.

论文作者:杨长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_杨长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