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论文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论文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

◎韩沈琳

摘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从语言的变化探究社会的变化。本文将从语言是异质有序的,语言是不断变化的两个观点来研究社会语言学。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异质有序观 变异观

一、社会语言学的社会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无处不在,是储存在每个人脑子里的社会产物。

索绪尔的符号观体现出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认为语言是一个纯粹自足的符号系统。索绪尔认为无论什么时期的语言使用者只需要了解当时的语言状况就可以,并不需要掌握历史演变。历史的演变过程所呈现出的语言现象是孤立的,与共时的语言现象无关。这样看来,共时语言学要比历时语言学更重要一些。进而表现为语言学家在描写语言的语音和语法系统时,完全可以抛弃历史变化,把研究重点放在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如果撇开语言在社会当中的使用和变化,或许是可以的。

然而在任何时候,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独立存在,这正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反映出语言离不开社会。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在美国的交叉学科。社会语言学兴起的时间不长,是一门新兴学科。社会的进步和传统语言学自身的局限性都促使着社会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课题,社会语言学以语言变异为立足点,研究语言与社会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多机分布式系统应运而生,其主要特点是功能分布性、地域分散性。在多机分布式系统中,各机组状态量和各系统智能处理单元都可以独立进行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处理,减轻了中央计算机的负担。同时各子系统和智能单元往往可以通过网络与上位机系统通信,使得该系统具有诸多优点,如共享性强、监测容量大、覆盖面广、抗故障能力强、便于集中管理等。水轮发电机组多机分布结构主要由监测系统现地单元、状态监测历史站、状态监测系统局域网、状态监测操作人员、专家系统分析站以及远方专家系统分析站等组成,能更加准确、更加及时地完成各工况下机组的监测和故障诊断与定位,弥补了传统单机式集中控制监测系统的不足。

语言变异观建立在异质有序论的基础之上。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早就指出“人人都知道语言是变异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社会诸因素的影响,语言发生变化。

异质有序观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温端奇和拉波夫等人提出来的,来源于拉波夫在他的老师温端奇的带领下发表了《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提出了所谓的“有序异质”论,这是一种新的语言模型,反映了温端奇对语言结构和语言本质演变的看法。论文中说道:“无论是共时还是历时,语言都是有序异质的客体。”“质”既可以看作事物的性质,也可以看作事物的本质。索绪尔研究的是语言的本质,他认为言语活动是从语言和言语两种形式来对语言进行研究,认为语言是抽象的、稳定的,言语是具体的、变化的。后来,乔姆斯基在其观点之上是把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乔姆斯基用语言能力表示索绪尔语言,用语言行为表示索绪尔的言语。而一些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是一个整体,并没有把言语活动区分开来,认为语言是异质有序的。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指的是对社会语言学的一种观点或看法。

陈松岑认为变异这个词指的是“某个语言项目,在实际使用着的话语中的状况。”语言项目既可以指语素,也可以指某个词,或者是某个音义的组合和聚合规则。语言与社会密切联系,受社会因素影响不断产生了变异的特殊符号系统。

二、异质有序观

度也会有所不同。所谓“有序”是指语言所产生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是一种新的语言观念,说明语言不断地受到来源于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才导致语言会不断地发生改变。语言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这种变异才是语言发展的动力。语言因社会因素而发生变化并不是没有规律的,通过对语言结构和语言系统的研究,会发现这种变化是有原则的。

索绪尔坚决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强调共时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历时只是对系统之外的研究,不涉及系统内部,不能把对系统内部的共时研究和系统外状态的历时变化混在一起。拉波夫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语言变异这种变化,不仅是由语言结构内部要素所决定,同时也由语言结构外部要素所决定。任何语言的历时变化都要涉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不仅要注重共时研究,同时也要注重历史的变化。

三、变异观

请在稿件内标注作者真实姓名、通信地址、电话、邮箱等信息,便于及时沟通。来稿请发至biologyteaching@126.com,邮件主题标明“微信投稿”。

通过对异质有序论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并不是一种同质的、自足的、抽象的符号观,它是异质的、有序的。这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正是社会语言学所特别关注的。

这里的“异质”是研究语言性质的“质”,与本质的“质”是有所不同的。拉波夫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系统,而不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静态系统。所谓“异质”是指语言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异质”与“同质”相对应。例如不同区域的人说出的话会有所不同。语言会受语境、地域等影响,同时在不同的场合说话的态

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仅涉及内部的变异,而且还包括外部的变异。语言变异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色彩。

四、结语

拉波夫认为:“不是语言结构中的所有变异和异质性都跟演变有关,但是所有的演变都跟变异和异质性有关。”这说明语言结构的变异和异质并不都是由语言演变造成的,但语言演变都与变异和异质相关联。语言演变与社会紧密相连,应联系实际研究语言,通过将语言的共时变异和历时变化有效结合,来探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科技以一种超乎人类想象的速度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信息化社会知识总量的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现在最重要的人才标准是应用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而恰恰学生普遍缺少的正是学会学习的能力。海量的知识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高校如何指导大学生学会从海量的知识体系中挖掘适合自己兴趣、符合社会需求、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大学教育的核心。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实地调查为辅。调查问卷内容覆盖孵化器性质、规模、盈利情况、发展情况、孵化产品、孵化产业、目前获得的政府支持的政策、对政府配套服务的需求等几大方面,尤其了解孵化器对企业租赁价格之间差异、为孵化企业提供的科技服务等情况。每个方面根据内容重要性设置3~5个问题,总问题达到22个。对孵化器和政府部门进行在线和实地走访,逐一填写调查问卷,并做好资料记录,其中有效问卷包括被访谈人姓名、联系方式等有效信息,并进行抽查回访,共得到25家孵化器的有效信息(数据收集截止日期为2017年9月)。

参考文献:

[1]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作者简介: 韩沈琳,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标签:;  ;  ;  ;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