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时代精神初探_贝多芬论文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时代精神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贝多芬论文,时代精神论文,奏鸣曲论文,钢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被誉为“新约全书”的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贝多芬的器乐作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有着震摄心魄的情感力量和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不仅贯穿着辩证思维的创作方法,而且,也反应着时代的思想、体现着时代的精神。因此,要理解贝多芬,要理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代精神的哲学内涵,就必须首先了解贝多芬所生活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精神。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封建社会正逐步走向衰亡,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却渐渐地成长起来,他们与城市平民、农民和无产阶级共同组成的“第三等级”勇敢地向封建专制发起了挑战。两个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复杂,欧洲正处于巨大变革的前夜。这场变革首先在思想领域内得到了鲜明而深刻的反映。最早在法国掀起的民主自由的启蒙教育很快发展成为全欧性的思想运动。随着启蒙运动的不断深入,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各国先后爆发了推翻封建政权、废除封建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尤以法国革命产生的影响为最大。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了封建统治的堡垒巴士底狱,把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法国革命的胜利震撼着整个世界。十八世纪末的欧洲进入了一个风云激荡的革命时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在他五十七年的人生旅途中,跨过了两个世纪。而他的前三十年,正值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掀起汹涌浪潮的岁月。少年时期的他就受到其音乐老师、启蒙运动的作曲家奈弗(C.G.Neefe1748—1798)的启蒙思想的引导。1789年前后,贝多芬的思想逐渐成熟,他在波恩大学旁听了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希腊文学等课程。尤其受到了激进的启蒙主义学者、文学教授E.施奈德尔的启蒙思想的教育和革命热情的影响。并从他那激昂的诗篇中第一次知道了法国革命爆发的消息。在施奈德尔的帮助下,贝多芬不仅广泛阅读了莎士比亚、歌德、席勒等人的作品,而且加强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革命的影响和启蒙思想的教育,逐渐形成了贝多芬崇高的世界观。他为自己写下了生活的信条:“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注:张方编著《贝多芬》,东方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1798年奥法建交,已在维也纳定居的贝多芬,有机会直接了解了法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也有机会直接接触并深深喜爱上了法国革命时期的音乐。这使他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更深刻地认识了法国革命的意义,更明确了他的启蒙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更坚定了他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无疑,这个时代的精神核心就是革命。“在这样的时代和革命狂飚中,……产生了一个对新世纪脉搏最为敏感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创造了一个英雄时代的音乐”。(注:叶林著《音乐审美欣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他用激动人心的音调表现着革命,表现着自由与进步,表达着民主共和的理想。合唱曲《谁是自由人》唱出了他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歌剧《费德里奥》寄托着他的资产阶级革命理想;第三交响曲《英雄》这部直接受法国革命影响,并且吸收了法国革命音乐音调的英雄史诗般的巨著,更是表达了他对革命斗争和革命胜利的高歌与颂扬……。在贝多芬的笔下,一部又一部饱含着时代精神,洋溢着革命激情,显示着大无畏革命气概的音乐作品问世了。

用音乐作品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表现人类的命运、表现革命,这类题材体现在贝多芬的许多重要创作之中。因此,他的音乐总是凝聚着人民的痛苦和欢乐,凝聚着战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着时代的思想和精神。

这类题材同样反映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钢琴奏鸣曲在贝多芬的器乐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在他的钢琴奏鸣曲里有着显著的体现。1799年完成了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就表现出年轻的贝多芬对不公正人生的愤怒与抗争,对不平等社会的不满与憎恨;1803年和《英雄交响曲》几乎同时完成的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贝多芬则用那清新、欢乐、激情的音乐,欢呼革命的胜利和新时期的到来;1804—1806年间完成的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更是以那磅礴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展现了人民革命斗争的壮阔波澜。其深刻的悲剧性,其激烈的矛盾冲突,其顽强的斗争意志,其鲜明的时代精神,使《热情》成为一部罕见的、前所未有的钢琴奏鸣曲的经典之作。在贝多芬之前,他的先辈和老师海顿、莫扎特等人也创作了不少的钢琴奏鸣曲。他们的作品虽然也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地反映着时代的精神,虽然也有着对“开明专制”的幻想,也有着渴求民主自由的“含着眼泪的欢笑。然而,他们更强调这种器乐作品结构的严谨,形式的完美。他们更偏重于钢琴奏鸣曲的教学价值。而贝多芬则不仅仅如此,他把钢琴奏鸣曲本身就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段,并在其中倾注着自己对人民革命和人类命运的思想和感情,表达着对时代和社会的体验和认识。为此,他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不仅增强了力度的对比,扩大了钢琴的演奏音域,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巧,而且还使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大大加强,使展开部更为扩大,矛盾冲突更为尖锐,发展动力更为增长。而且还更新钢琴奏鸣曲的结构形式,以适应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贝多芬钢琴音乐创作中这些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思考,使他的钢琴奏鸣曲情感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联想更加广阔、形式更加完美,更富于戏剧性,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伦比的力量。有人把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了这样一个比较:象小河一样快活流淌的音乐,那是海顿。他令人爽朗;象湖水一样时而平静,时而掀起浪花的音乐,那是莫扎特。他使人感动;如果象波涛汹涌的大海,那必定是贝多芬。他把整个人翻过来,赋于力量。贝多芬的音乐以力量著称,这种力量,主观上来自于他精湛的艺术手法,来自于他的满腔热情和坚强意志,客观上也是那个革命时代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力量使然。

《热情》奏鸣曲就浸透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革命精神。这也是贝多芬自己最满意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f小调上出现的主部主题以分解和弦式音型下行与上行。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同时这之中也包含着对光明的期望,对生活的质疑。不时出现的阴森逼人的“命运”动机与主部主题切分节奏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反抗力量的积聚。副部主题

发展部将音乐材料进一步展开。各种矛盾的冲突使其斗争变得更为尖锐剧烈,使斗争的热情更为高涨。再现部左手奏出的快速音型则形成一股不可遏制的热情的巨流。第二乐章以变奏曲式写成。端庄、淳朴的赞歌式的主题与第一乐章的热情形象形成对比。和谐的音乐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同时也让人幻想,使人沉思。然而紧跟着出现的三个变奏,其逐渐活跃的节奏,表现出一种沉思后的觉醒:现实是无情的,斗争还要继续。第三乐章(奏鸣曲式,f小调)在雄壮的军号声之后,右手奏出的快速音流与左手短促果断的节奏音型更是表现出一种炽烈的斗争激情。如风暴、如雷电、如烈马奔驰、如火山爆发。(谱例2)

在这里,思考和疑问已经消失。有的只是战斗的豪情,果敢自信的精神。这种精神和情绪一直发展到尾声,急速奔腾的音流、斩钉截铁的节奏掀起了沸腾的热情,激起了欢乐的舞蹈。雄壮的音乐让人联想到不可战胜的人民的力量,感受到奔腾向前的时代的潮流。《热情》奏鸣曲以它那宏伟壮丽的规模,火山般爆发的热情,一泻千里,不可阻挡的气势,表现了贝多芬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复杂的感知和认识,表现了革命的力量和时代前进的步伐,表达了他为实现民主共和理想而战斗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难怪革命导师列宁在听了这首奏鸣曲后,发出这样的赞叹:“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更好的东西了。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常常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心情夸耀地想:人能够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啊!”(注:蔡良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贝多芬的理想和信念,赋于他的音乐以英雄的气慨,一往无前的热情,震撼人心的力量。

然而,更多的时候,在更多的作品中,贝多芬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作品中的“革命”之意,或者对革命作公式化的简单题解。而是用他的音乐去表达自己对所处时代的感受。我们知道,音乐中的哲理内涵,是以人们的“同构联觉为基础,在经验性认知和联想的介入下,由思维对各种情绪状态和直觉感受及其逻辑的组合进行反思、升华的结果”。(注:王次炤主编《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作曲家要表现时代精神的哲学内涵,必然包含着他对时代特征的感知和认识。革命带给政治家、思想家更多的也许是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思考。而作曲家除开这些思考之外,他们会更敏感地体验到革命带给人民的激烈动荡、紧张不安、疑问思考、向往追求等等情绪的感受。这些感受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们的音乐作品之中。人们则通过与他们的生活相对应的音响去体验时代的精神,去领悟作品的哲理。因此,即使是《热情》奏鸣曲,贝多芬也没有为之而着意涂上“革命”的油彩,也没有直接呈示革命的概念和革命的道理。而是通过压抑、疑问、沉思、勇敢激昂、乐观自信、步伐的坚定、舞蹈的欢乐、热情的沸腾等等音乐化了的情绪让人们体验和联想到斗争的曲折、斗争的尖锐、斗争的激情和胜利的欢欣。同时,也融入了他对时代的先进精神的感受和认识。贝多芬这种升华了的自觉的启蒙主义的信仰,崇高的人道主义的思想和十八世纪末资产阶级的革命理想,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的面目,似乎都受着这些历史战争的反映。在当时的作品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也许作者自己不曾察觉……。”(注:张方编著《贝多芬》,东方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中那沉痛的叹息,与其说是个人不幸命运的悲叹,更不如说是黑暗的封建专制给人民带来的沉重压力。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之二1801年)第一乐章那伤感的低吟、那柔情的遐想,与其说是失意、孤独、忧伤的自白,更不如说是人们对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的幻想。d小调第十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op.31之二1802年)那活跃奔放的歌唱、那清澈透明的安谧、那暴风骤雨般的激情,更让人联想到如火如荼的斗争风云,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则用那大自然的美妙声响,用那优美欢快的赞美之歌,用那旋转活跃的欢乐舞蹈,表达着对光明、幸福的向往,他为人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革命胜利的《黎明》之图……。《黎明》与《热情》是贝多芬同时期的作品,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处于一个高潮阶段。贝多芬被革命的胜利和新的时代深深地吸引和感动着。这两首钢琴奏鸣曲正是当时这种感受的写照。巧的是,两曲的结构布局极为相似,所以被称为“姊妹篇”。只不过,《热情》更注重革命的磅礴气势的展现,斗争的火样热情的抒发。而《黎明》则是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表达,乐观活跃的欢呼胜利的喜悦心情的反映。尤其是回旋曲式的第三乐章,其主题采用了一首在莱茵河畔流传了三、四百年的古老民歌:(谱例3)

它一共出现了三次,在贝多芬独具匠心的处理后,每次出现都显得焕然一新,光彩照人。使人联想到那欢腾热烈的舞蹈场面。《黎明》和贝多芬同时期的许多音乐作品“从客观上反映了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那雄心勃勃,准备驾御未来的信心和精神状态”。(注:蔡良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

其实,贝多芬音乐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又何止这些,有更多的甚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贝多芬逐渐形成的崇高的世界观会时时自然地融汇在他的音乐创作之中(当然也包括钢琴奏鸣曲)。那丰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音响直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让人振奋、让人感动、让人欢乐、让人悲痛、让人柔情绵绵、让人热血沸腾、让人的心情沉醉在音乐的意境之中、让人的想象驰骋于广阔的天地之间……。人们就在这种种情绪的感受和联想之中,“心心相印”地体验着时代的精神和思想,“默契”般地领悟着作品的深刻哲理。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卫国战争转变为对外的侵略扩张。这很快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而封建统治者却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狂热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热情,攫取了胜利的果实。“民主、自由”的理想落空,人民被欺骗,封建专制的重重乌云又重新覆盖在欧洲大陆的上空。贝多芬1809年创作的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就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有感于其朋友鲁道尔夫公爵因拿破伦侵占维也纳而愤然出走所作。此曲运用了标题性的原则,贝多芬将该曲题为《告别,暌离及归来》(Les adieux,I'absennce ef le refour),并以此作为三个乐章各自的标题,表现分别与别后及重逢三个阶段的不同情绪。从这首乐曲里,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贝多芬因朋友离去的怅然于怀的心情,也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对侵略者的愤慨与憎恨。

严酷的社会现实的阴影笼罩在贝多芬的心头,他密切地注视和深深地思考着这令人困扰的政治态势。这时期,粉饰太平的艺术却在掩盖着反动统治的残暴,肤浅堕落的浮华音乐也在麻醉着人们。面对这政治上的乌云和享乐主义的艺术潮流,贝多芬沉默了,而且沉默了四年之久。这期间,他只写了少量的作品,却埋头搜集欧洲各国的民歌,他把“这种向民歌的追求看作自己追求自由、民主的行动”。贝多芬的音乐本来就根植于德、奥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中。如象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D大调第十五钢琴奏鸣曲《田园》(op.28 1801年)和其它的许多音乐作品,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其民间音乐的因素。这期间对民歌的搜集和改编,不仅使贝多芬从感情和思想上更加贴近人民,而且也对他后期的创作风格产生着直接的影响。1814年创作的e小调第二十七钢琴奏鸣曲(op.90)、1817年创作的A大调第二十八钢琴奏鸣曲(op.101)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影响和向抒情性风格的转变。尤其是A大调第二十八钢琴奏鸣曲,不仅是他晚期创作特点的明显预示,而且也是他通过人民的心声(民间音乐)来表达自己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谱例4)

1819年,两耳几乎完全失聪的贝多芬,却在四年之久的沉默之后,重新振奋起来。同时,他也从自己的创作危机之中走了出来。他把自己的注意力又重新集中在反封建的斗争方面。他没有向反动势力低头,他更没有放弃民主共和的崇高理想。相反,他的思想更加成熟了,他更清楚地认识到斗争的艰巨和复杂。他也更注重作品中内心世界的刻划和哲理的思考。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此曲蕴酿和创作了近十年之久,于1823年才最后完成。《第九交响曲》那无比广阔的构思、那无比丰富的形象比他过去的作品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更宏大的规模、更感人的力量。并且体现出必须通过斗争、必须团结起来、才能获得真正的欢乐与胜利这一精辟的哲理。应该看到,贝多芬无论哪一时期的创作思想、创作原则和创作手法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op.106 1818年)是贝多芬晚期的重要作品。其规模和气势的宏伟不亚于交响曲,并且同样体现出晚期的贝多芬艺术构思的深刻、细致和复杂,同样反映出沉思与行动、斗争的艰巨与必胜的信念、对黑暗现实的愤慨与对光明理想的企求等等矛盾的冲突,也同样用丰富的音响深入地诠释着时代的精神和时代人的思想。

晚年的贝多芬陷入极度痛苦与悲惨的境地。贫困、孤寂、病痛折磨着他。然而,即使是这样,贝多芬也没有丧失自己的革命信心。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对艺术执着的热爱给了他战胜困难的精神和勇气,激励他为人类继续谱写光辉的乐章。这个时期的钢琴奏鸣曲有前面提到的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op.106),此外还有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op.109 1820年)、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op.110 1822年)、c小调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op.111 1822年)。这些作品集中地体现了贝多芬晚期钢琴创作的思想和风格。尤其是降B大调奏鸣曲(op.106)与c小调奏鸣曲(op.111)所表现出来的宏伟性与英雄性已使其具有协奏曲的特点。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复调因素大大加强了,曲式结构方面即兴性的倾向或多种结构混合运用的倾向愈来愈明显,主题本身内部包含着不同形象的矛盾、冲突等等。古典的奏鸣曲式原则已渐渐被一种新的形式原则所代替,贝多芬晚期的创作显示了这种巨大变化的开端。”(注: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这些手法使其作品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刻划更加深刻和细腻,其哲学内涵也更加丰富。同时,也体现出贝多芬在黑暗统治下,在斗争遭受曲折时所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继续斗争的勇气,体现出他始终不渝的共和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贝多芬产生在欧洲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当时作为一个新生的阶级给社会带来蓬勃的生机,给时代的精神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赋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以特殊的艺术力量。”(注:王次炤主编《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时代造就了贝多芬,贝多芬用他的音乐反映了时代的思想和精神。尽管这些思想和精神,从今天的角度看来,有很大成份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一些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并且有着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然而,它毕竟反映了一种规律,一种历史前进、社会进步的规律。贝多芬用他的音乐奏响了那个时代先进精神的最强音,呼唤着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作为他的重要的器乐体裁,同样也注入了他的理想与追求,注入了时代的精神和思想。分析和研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时代精神,不仅为我们的钢琴艺术实践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而且能使我们在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时,更深层地把握这种时代精神的哲学内涵,并将其引伸到对其钢琴奏鸣曲的各种钢琴音乐表现手段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之中。

标签:;  ;  ;  ;  ;  ;  ;  ;  ;  ;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时代精神初探_贝多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