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识字教学过程中的乐趣激发论文_雷云伟

也谈识字教学过程中的乐趣激发论文_雷云伟

(渠县渠江镇第五小学 渠县 635200)

识字不仅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巨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基础教育中来,其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优势使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媒体塑情激趣,激发学习热情。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1.创设识字情景激趣。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开始学习《自选商场》时,我了解到孩子对这个事物很熟悉,所以我就给孩子出示了自选商场的课件图片,并问:“这是什么地方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自选商场。”接着,我让小孩和我一起表演“妈妈和孩子”一起去商场买东西的情景,并让他们认识商品的名称。表演一开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表演着,通过模拟对话,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顿时课堂的学习气氛高涨起来了,对话让孩子把课堂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他们的学习劲头就更高了

2.展现文字魅力激趣。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可变化性恰恰符合识字教学的这一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象形字、会意字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能将学生带人学习汉字的意境之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欲望。例如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一课时,教学“闷”字,采取以情景激趣的方法,先出示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再出示图2:一人在屋子里,一颗心不停地上下跳动,进而出示谜语“门里一颗心”(闷)最后让学生联系刚才的情境,说说“闷”的意思或用“闷”说一句话。一个无生命的字,因为有了电脑多媒体的介入,变为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图案。

3.激活识字主体激趣。

我国教育家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学生天性好动,运用多媒体,创设动态画面,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例如学习《水果丰收》一课时,我把生字利用多媒体课件做成不同的水果,学生读对了会写了,水果就会变成一个小笑脸。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媒体诠文释义,增强识字教学乐趣

孤立地教学生识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坚持识读同步、寓识于读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质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让他们理解词义,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具象字词生动化。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大部分词语都表示切实的意义,如名词、动词等。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词语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学习《台湾的蝴蝶谷》时,学生理解“金光闪闪”这个词语有困难,于是在学生学习“金光闪闪”一词时,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出示一张金光闪闪的水面的图片,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不禁发出一阵赞叹。他们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不单深刻理解了什么是“金光闪闪”的,同时感受到蝴蝶谷黄蝴蝶的美丽。

2.抽象词语具体化。

丰富汉字中除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词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这些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困难程度更大,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在教学这类生字词语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景,把生字词语巧妙地融合到具体情景中,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称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曹操听了直摇头。”其中的“直”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只是“不弯”的意思而在这句话中却大不相同。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字义的变化?我采用以下手段,出示一棵笔直的大树图片,学生根据图意说一句话,理解“直”的一般意义。接着,我给同学放映动画片《曹冲称象》中的镜头,曹操看了官员们的办法后的表情动作,学生马上联想到这里的“直”是“一个劲儿,不停地”的意思。最后利用“直”的不同意思分别组词语或造句子,在运用中再加深理解。

三、媒体引导规范化书写,让写生更有乐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笔画的时候,只能通过粉笔和黑板来教授,这样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学生也无法清楚的看到教师书写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将难写、不易理解的字,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清晰的界面展示出汉字的书写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

1.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书写。另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方便的把同一结构的汉字进行归类,这样学生便可对这类结构的汉字有更扎实的认识。

2.深切了解汉字书写的规则。

汉字有自己的书写规则,只有掌握这些书写规则才能把字写得更好。例如,在《请鹳鸟到咱们家过冬》一课中有一个比较难写的字“翔”。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演示从羊字旁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羊变成羊字旁后的变化。通过直观感受,学生了解到羊变成羊字旁后变窄了,竖变成了撇。为什么要有这种变化呢?通过羽字的加入,学生理解到这是汉字书写中避让规则:许多字作偏旁后都要有一些变化,这主要是为了避让。

3.体会关键笔画在书写中重要。

在汉字的书写中,每一个汉字都会有一到两个关键笔,关键笔画写不好整个字的书写都会受到影响。在指导学生书写关键笔画是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动画性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关键笔的变化。例如,在教学“邀”这个字时,学生通过分析发现“辶”的捺十分关键,我通过课件演示捺的书写过程,学生跟着多媒体演示一起书写,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所识的汉字编排进故事、歌谣、谜语中,同时使那些内容尽量生动有趣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所学的汉字进一步巩固,淡化学生在头脑中刻意建立音、形、义联系的过程,降低了认知难度,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论文作者:雷云伟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也谈识字教学过程中的乐趣激发论文_雷云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