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轻型脑梗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分析论文_成运涛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中医院内二科 浙江嘉兴 3141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轻型脑梗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作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70例急性轻型脑梗塞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方式不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35例分别采用氯吡格雷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71.43%,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轻型脑梗塞的治疗,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轻型脑梗塞;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85-02

急性轻型脑梗塞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脑供血中断出现的脑组织损伤或坏死,进而使患者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耳鸣、头痛、恶心、呕吐等,此病起病急,所以及时诊治是非常重要的。为探究急性轻型脑梗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作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意义,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70例急性轻型脑梗塞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70例急性轻型脑梗塞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方式不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35例分别采用氯吡格雷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照组35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为(58.32±2.3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30h,平均时间为(3.02±0.17)h;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实验组35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为(59.04±2.5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30h,平均时间为(3.10±0.15)h;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两组患者年龄、入院就诊时间、性别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轻型脑梗塞,临床表现为耳鸣、头痛、恶心、呕吐等。(2)患者除急性轻型脑梗塞外无其他严重疾病。(3)所有患者均在知情条件下同意入组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2)具有精神障碍、不知情或拒绝入组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35例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患者口服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83)75mg/d/次,连续进行治疗两个月。实验组35例联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患者口服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83)75mg/d/次,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83)0.1g/d/次,连续治疗两个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禁止使用其他抗血栓药物,同时对原发疾病进行控制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内外的安静,定时通风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1.4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急性轻型脑梗塞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情况,分析治疗效果,具体指标如下。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功能有一定的恢复;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变,功能无恢复。

1.5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轻型脑梗塞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71.43%,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急性轻型脑梗塞的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卫生部门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急性轻型脑梗塞是一种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偏瘫甚至昏迷,所以对于急性轻型脑梗塞的控制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多采用溶栓治疗,基本为药物溶栓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氯吡格雷等,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凝集抑制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对血栓形成进行抑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控制急性轻型脑梗塞[2]。阿司匹林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药物,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也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联合氯吡格雷效果更佳[3]。为探究急性轻型脑梗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作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意义,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70例急性轻型脑梗塞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轻型脑梗塞的治疗,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杰,周永,李新玲等.影响后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1):22-25.

[2]杨剑文,杨期明,徐玉艳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6):652-653.

[3]刘东涛,贾伟华,周立春等.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46):74-75.

论文作者:成运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急性轻型脑梗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分析论文_成运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