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对学生关爱的魅力论文_李秀明

浅谈教师对学生关爱的魅力论文_李秀明

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沙渴小学 514427

摘 要:关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精神愉悦,给人温暖和动力。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需要多关爱信任学生,帮他们拂去内心的愁云,给他们注入前进的动力,为他们点亮起航的明灯。本文将从担任多年班主任教育工作的经验、感悟,来浅谈教师对学生关爱的魅力。

关键词:关爱 信任 鼓励 魅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关爱是一个微笑,能够拂去学生内心的愁云;教师的关爱是一团火焰,能够融化学生冰冻的心灵;教师的关爱是一盏明灯,能够照亮学生起航的道路。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充分运用关爱的魅力去感染教育学生,相信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定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一、让富含关爱的微笑拂去学生内心的愁云

在注重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今天,微笑式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它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当学生不小心犯错误了,如果这时班主任用充满关爱性的微笑话语,例如:“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如果可以再来一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等等,这样做不但能够及时拂去他们内心的愁云,还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曾有个转学来的孩子——小戴,记得刚开学几天,班主任还没有完全熟悉班上的孩子。一天早上,他却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封好几页的信。信,是小戴写的,但书信错字连篇,可老师还是耐心地看下去。看完后,老师的心被触动了。信中说他觉得新班主任很好,每天都笑容满面地跟同学们打招呼,是老师的微笑使他鼓起勇气倒出了内心的苦楚,让他感受到了“异在他校”的温暖。 班主任针对这个情况及时开展了主题班会,还特意安排几个热心的同学主动走进小戴的学习生活,渐渐地成为他的好朋友。 现在的小戴,有着一群好伙伴,他那自信的脸上还多了一份微笑。

二、让燃烧着关爱的火焰去融化学生冰冻的心灵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多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关爱的火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融化他那冰冻的心灵。

有个独生子周某,字非常漂亮,同学们称他为“书法大师”。但他从小在家养尊处优。一天早上,他愁眉苦脸地坐在教室里,任凭谁跟他说话,都翻白眼。上课也根本不听,老师下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了解原委。一开始,他揶揄着打哑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拿出他昨晚糟糕的作业说:“这可不像出自于你这位大师的手哦!”他忍俊不禁地笑出声,随后向老师娓娓道来。原来自从国家实行“二胎”政策后,他妈妈也积极响应政策再生一个孩子与他做伴。可自从妈妈怀上小宝贝以后,周某再也没有吃过喜欢的早餐,晚上也见不到妈妈的身影;爷爷、奶奶和爸爸也整天围着妈妈肚子里的小宝转。就在昨天晚上,爸爸妈妈去街上买了好多衣服、玩具等给肚子里的小宝,而他却什么也没有,他生气地把小宝的东西都扔在地上,被他爸爸狠狠地揍了一顿……他说完还忿忿不平的。老师拉起他的手说:“原来是受委屈了啊!别急,我帮你做主,不过,你得先听我说说。”老师跟他讲了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以及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故事,使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孤诣。晚上老师再用微信与他的父母沟通,让他们给孩子多些关怀。不仅如此,老师还和周某约定逢周五上QQ进行交流。在课后,他还主动把加了密码的日记本拿给老师看,这样,老师就更加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动态。趁这个机会,老师又让他课外辅导个别学生的书写,使他这个“书法大师”有了用武之地。现在他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了。

三、让犹如明灯的关爱照亮学生起航的道路

教育是一门慢艺术,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开启学生懵懂的心智,让犹如明灯的关爱照亮学生起航的道路。一个富家子李某,成绩一般,仗着家里有钱,心高气傲。父母忙于生意,疏于管教却望子成龙。有一天,父母带着孩子找到老师硬塞了个红包给老师,让老师课后给他开“小灶”补习一下。老师拼命拒绝也无济于事。事后,老师发现李某表现更不好了,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微笑着对他说:“你最近的表现不够好,不能辜负你父母对你的期望呀!”谁知,李某满不在乎地说:“老师,你收了我父母的红包,就不要管我了,反正我家有的是钱!”老师听了严肃地对他说:“什么叫你家有的是钱?你家的钱比得上李嘉诚的吗?你家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你父母希望你成才,你却在这儿炫富!”李某被老师的话怔了一下,低下了头。此时,老师话锋一转,苦口婆心地说:“孩子,你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呀!瞧,这是你父母给我的红包,我原封不动地放着。”老师取出那个曾让他烫手的红包。“你现在可以把红包拿回去,我一点也不希望因为收了你父母的一个红包而毁了你,况且我压根就没想过要收下这个红包。”李某听了后,连忙摆手道:“老师……我知道错了,你放心,我改。”从那以后,老师主动与他接近,用关爱的明灯来照亮他内心的黑暗,使他走出暂时的心灵偏差轨迹。

参考文献

[1]万玮 《班主任兵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希贵 面向个体的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4,10。

[3]鲍里斯·塞德兹 俗物与天才[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8。

论文作者:李秀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  ;  ;  ;  ;  ;  ;  ;  

浅谈教师对学生关爱的魅力论文_李秀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