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论文_安琪

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论文_安琪

摘要:欣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美术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特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美术认知和体验的机会。美术欣赏课不是单纯的绘画评述活动,而是一种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欣赏角度、整合欣赏内容、传授欣赏方法、拓宽欣赏域度,凸显美术欣赏的审美性、自主性、创新性等特点,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美术鉴赏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1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审美能力的提升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表现,即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显著提升,文化艺术情趣也变得高雅,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另一种是内在表现,即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能促进其思想品质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学生能通过作品感悟人生道理,发现生活之美,从而成为爱生活、爱生命的人。

1.1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

对小学学生来说,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以色彩、构图等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笔者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1.2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

审美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为学生认识艺术世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美术这一世界通用的“情感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艺术之美,在伟大的美术作品的熏陶下,学生的审美眼光自然会有所提升。

2传统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不够高,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理论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和评判,也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的需求、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美术鉴赏问题,从而造成了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的局限性,抑制了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其次,美术教师多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对美术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美术鉴赏教学了,导致美术鉴赏教学课的开展“屈指可数”。

再次,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结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只是盲目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在美术鉴赏时大多让学生进行粗略地观看,然后进行相应地分析与讲解,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学生艺术潜能与审美能力的发展,也导致了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低质、低效。

3优化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3.1在美术核心素养基础上制定鉴赏教学目标

美术欣赏主要是让学生对美术的作品和图像等进行解读,能进行理解和分析。基于这种广义的美术鉴赏概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赏析。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尽可能具体化和细分教学目标。教师要了知美术鉴赏分为三个部分,即图像的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的理解。教师在鉴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能理解图像的内容、造型、色彩等特点。此外,能从这些表面的特征中分析图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在这些条件下,进一步让学生对所鉴赏的对象进行感知和评价,能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小学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需要从这些方面去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在不同阶段掌握这些内容,达到鉴赏能力的提升。如,教师在教学岭南版一年级《神奇大世界》一课时,采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借助挂图,范图形式展开。如,让学生先从范图中观察有哪些景物,欣赏巨鲸、欣赏长江。进而让学生对大自然的壮阔产生热爱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赏析问题

教师在美术的核心素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能从美术作品的风格、色彩和技法上面进行赏析。让学生通过理解和分析,掌握图画的表达情感和内涵。教师能帮助学生掌握美术上一些必要的技巧和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判断能力及对图像的解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简单对图像讲解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学生能主动借助美术作品获得知识,让学生能广泛学习美术中的文化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引导学生从作品和历史遗迹中去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教师在教学岭南版一年级《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由国画、水彩笔和油画棒等材料绘制的美术品。然后,让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去感受每幅作品的画质。进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培养学生使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创作,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3.3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点燃学生的鉴赏热情

将现实生活与美术鉴赏紧密联系起来,能够优化学生对美术画作的鉴赏过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美术鉴赏的热情。所以,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鉴赏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生活化的视角及生活经验来展开观赏、分析等鉴赏活动,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点燃学生美术鉴赏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例如:在教授“我的成长记录”这部分知识时,我将本节课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课前搜集了许多现实生活中关于童年成长足迹的素材并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们,然后让学生们根据看到的图画、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理解来说说其中包含了哪些要素、反映了什么。如此一来,小学生们的鉴赏热情便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和点燃,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3.4注重展示和发展,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核心素养中提倡学生要具有审美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针对某些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3]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段,教师可以制定符合他们认识能力范围的鉴赏表。如,对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使用几句话进行作品的评价和感受的发言。或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组成小组绘制美术欣赏的小画报。通过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和活动的兴趣。而对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写作比拼,让学生能将观察的作品进行写作比拼,把自己对这幅图想说的内容用文字进行记录。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入一些文化底蕴的渗透和学习。总之,学生鉴赏的内容要借助一些形式进行展示,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3.5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助力鉴赏教学

 美术教学进行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教师进行教学评价要具有一定的标准,从而让学生通过评价获得自我反思,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偏低,很多的学习行为还不能独立完成,这时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引导。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互相之间的评价,也可以进行师生互评。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有效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在欣赏别人和认识自己的不足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和美术素养。

结束语

美术鉴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与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动力。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认识到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从美术鉴赏教学的基本特性出发,以学生为本,运用重视美术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创设视听情境与注重名家名作赏析等策略,多维度、多方面地推动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优化小学生的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与感悟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美、欣赏美。

参考文献

[1]瞿剑宛.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鉴赏教学“六步曲”的实践研究[J].教育参考,2018(02):60—66.

[2]施贞贞.新课程下小学美术鉴赏课高效教学初探[J].教书育人,2016(10):66.

[3]张炎夏.让审美之味充盈小学美术鉴赏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5(35):82—83.

论文作者:安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论文_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