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厂员工技能培训模式实践与探索论文_于吉青1,张淑霞1,刘丽东2,董金华,王燕1,孟凡

采油厂员工技能培训模式实践与探索论文_于吉青1,张淑霞1,刘丽东2,董金华,王燕1,孟凡

1.中原油田濮东采油厂;2.中原油田档案管理中心;3.中原油田培训中心;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为了保证采油生产作业的效率,强化员工技能培训是极为关键的。按照既定培训计划,企业应结合井区自身需求,在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力度。并在培训计划的落实中,提高了员工参加各类培训的频率,且在工作落实过程中,也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内容执行。

关键词:采油厂;员工技能;培训模式

油田工作的工种繁杂、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员工培训方式必须多样化。各取所需的“自助餐式”培训方式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可供推广的培训模式。

1.采油生产人员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1)井区的培训工作仍存在较大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员工在工作时间中,无法放弃工作参加培训,并且在组织培训时各部门时间不能相对集中,因此,培训时间的选取上不能保证兼顾到所有受训人员,致使培训效果值得商榷。对应急抢险和新井投产出现的典型事迹和人物宣传报道不够迅速有力。

(2)培训具全面性,但缺乏针对性。在普遍的培训下,接受程度良莠不齐,无法统筹实施下部培训计划,部分员工常打乱培训思路,影响了培训进程,造成井区培训工作的滞后;同时部分员工消极情绪短期内无法完全转变,主动意识难以得到根本提高,许多工作不能够亲自动手。

2员工培训模式的实践

2.1“三分”培训法

(1)培训内容上“分岗”。针对各站点的不同特点,员工的培训需求不同,培训内容有差异等情况进行分岗位逐站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井站的工艺流程、设备的“四懂三会”、岗位标准化操作程序、安全风险辨识及消减措施、应急处置、应急器材的使用与维护、数字化应用等内容。对不同岗位都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大家“分灶吃饭”,培训的针对性更强,学到的技能更扎实更实用。

(2)培训时间上“分期”。在培训时间的具体安排上,严格落实班站“四个一”的培训计划,即:“一日一题”:每日由班站长给当班员工出题,并做好每日一练记录;“一周一练”:每周在站内进行岗位练兵,现场讲解,现场掌握;“一月一讲”:由员工培训站、作业区培训岗每月深入基层各班站开展巡回培训;“一季一考”:针对每季培训内容,员工培训站制定考核标准,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确保了轮休员工及在岗员工能够定时、定期开展培训,形成了在培训时间上“分期”的培训计划,使得日常培训有内容,每周练兵有主题,月度培训有方向,季度考核有标准,还不定时督促员工把培训过的技能重新“加温”,实现了岗位技能巩固训练,提高了员工的技能素质。

(3)培训方法上“分类”。针对井站、岗位人员分散,组织培训难度大的现状,根据“定人、定点、定责”的原则,在培训形式上采取进站“集中授课、分片承包”的基础上,采用六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全方位开展培训活动,使员工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分别是:由培训老师直接承包一个站库,做到了专人负责的“蹲点培训”法;利用岗位员工正常上班时间见缝插针、现场纠正指导,有效杜绝了生产操作中的习惯性违章和不规范操作行为(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跟岗培训”法;采用把课堂搬进井场,将井场变成课堂,实现一个生产现场就是一个培训课堂的“流动课堂”法;老师与员工在课堂上相互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互动培训”法;针对个别员工技能操作不熟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切实有效提升每位员工的操作技能的“重点指导”法;由培训老师单独对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能力差的员工面对面现场辅导的“一对一辅导”法。这种多样式培训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一线员工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2引导培训法

现代企业中,知识、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员工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强调和突出方法的传授,引导转变员工的思想认识,掌握行之有效、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变被动、消极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员工意识到学习与工作的关联性,学会“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进行终身学习。避免了以往培训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将培训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着力创建学习型队伍。

2.3点、线、面结合法

员工个人、井区、作业区、采油厂整体技能水平是一个点、线、面、体的关系,“单点突破,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就能发挥示范效应,提高效率。近几年,根据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工艺流程熟悉程度、事故处理分析能力、危险源辨识、事故演练等方面,评选出元城作业区作为采油工操作技能实训基地,华庆作业区作为数字化条件下采油工培训基地,鼓励其它站点向示范点看齐,争做示范点。这种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对今后员工培训模式的思考

3.1网络培训

(1)资源整合。具体做法是:将乔河作业区在线培训、实时考试、问卷调查等六大模块的远程培训系统;华庆作业区的数字化条件下采油工实景操作或模拟操作远程培训、站库工艺流程动画、模拟站内应急处置流程切换操作培训等三大模块的远程培训系统等资源整合。利用数字化与信息中心在线培训平台在全厂范围内,实现作业区与作业区之间、站与站之间的岗位员工相互学习、经验交流,资源共享。

(2)专家在线解答。利用数字化与信息中心在线培训平台每周三、五两日对岗位员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专家式在线答疑解惑,同时利用一些相关案例进行在线解读、剖析,经验分享。

(3)在线实景模拟操作远程培训。每季度抽调厂技术标兵、技能专家到元城作业区作的采油工操作技能实训基地,华庆作业区作的数字化条件下采油工培训基地,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内容,进行现场理论讲解和实景操作技能演示或模拟演练远程培训,实现岗位练兵的资源共享。

3.2角色调换

传统的培训模式绝大多数是培训人员唱主角,被培训人员唱配角。建议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尝试角色转换:让员工轮流上讲台,当老师,轮流讲课,并可互相提问,相互讨论,交流经验,互动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员工进行学习、思考,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个人的一种自觉行为。

3.3案例分析

按照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收集、整理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引导员工从自身岗位、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使受训者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结合自身感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自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指导自身行为。这种培训模式贴近实际,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增加了受训者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可适度提高案例分析的比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

3.4自助餐式培训

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开发多媒体教材及课件,并将其上传到厂网页的教育培训栏目中,员工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喜好,随时上网查阅学习,汲取营养。例如:开发部分主体工种和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内容的培训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安全语音教学课件、教学光盘、三维动画,建立分岗位、分工种的标准和试题库,形成培训内容规范化、实用化和统一化;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方面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汇集一体,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的信息单一、枯燥的弊端,使培训内容直观化,便于员工更好的掌握和理解,为员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营养快餐”,使员工“干什么,学什么”,“用什么,选什么”。

结语

针对以往培训工作缺乏完整系统性、培训管理幅度力度较弱、培训科目及受训人员较少的问题,井区必须制定完备的培训计划,将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具体分配到月,培训人员落实到人,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培训计划中内容执行。

参考文献:

[1]凡修文。石油企业安全生产模式的构建方法分析[J].中国石油科技,2011,30(14):70-72

[2]徐宝亮。分析石油开采走环保理念的经济价值[J].中国培训,2011,15(2):19-21

论文作者:于吉青1,张淑霞1,刘丽东2,董金华,王燕1,孟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采油厂员工技能培训模式实践与探索论文_于吉青1,张淑霞1,刘丽东2,董金华,王燕1,孟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