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养学生感恩意识途径浅谈论文_覃文宪

班主任培养学生感恩意识途径浅谈论文_覃文宪

湖北咸丰县活龙坪乡民族初级中学 445609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班主任对青少年特别是对留守儿的感恩意识的养成教育应贯穿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加上农村的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对子女的教育出现严重的缺位,导致其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对父母亲人以及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毫无回报之意。由此可见,当前加强对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已迫在眉睫了,对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教育会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一、用传统美德感染学生感恩

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德以教为先”是指子女对父母和长辈的热爱、尊敬以及善待老人的行为,孝也是子女对父母以及对长辈的回报,但是子女是在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心爱护下成长起来的,对于父母的这种巨大恩惠如果不思回报,那就是忘恩负义,而忘恩负义中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不孝子孙,所以孔子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当然,不管子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敬父母能不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但作为子女对父母恩情的回报做到尽心尽责,问心无愧,那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感恩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除了“忠、孝”还有许多礼仪文化,尤其是尊师重教的一些事故广为流传,如游酢、杨时尊师重道,桓荣尊敬师长等都被传为佳话。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真正要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就必须尊重老师,向老师虚心请教。当然无论是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是老师的教育之心,都要心怀感恩之心,只要我们真诚地对待他人,我们也终将得到他人的回报。

二、用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感恩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中,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学校和家庭这些平台,培养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个优裕的环境,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主动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看到家人干活回来主动送一盆洗手水,倒上一杯茶,增强家人的亲热感,特别是每逢“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一定要记住给在远方打工的父母写一些感激的信或通过手机发送几条感恩的短信,体现子女对父母及亲人的感恩之心,在学校充分运用这个集体生活环境,教育学生在平时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中,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得到同学的帮助后,在语言上说上一句:“谢谢”话语,虽然这些语言看似平常,但却能反映出你内心的善意和感恩情怀,在行为上对别人的帮助和关爱,我们尽力去回报。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家庭、学校这些优良的环境平台,努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用典型事例激励学生感恩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得到了社会各方面关心和帮助,使他们面对绝望的生活又重新扬起生活的希望,如我国西部的许多失学儿童在得到“希望工程”或其它单位和个人的捐助后又回到学校,并最终考上大学,当他(她)走向社会找到工作后,又来回报社会,把他(她)以往得到的恩惠又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种把恩情回归社会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后,来自唐山的抗震救灾工作队至今令人难忘,他们是唐山地震的幸存者,他们曾经也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关心和帮助,这次他们来到汶川救灾,就是带着一种感恩之心,为灾区人民带来信心和勇气,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他人帮助的人很多,而感恩的事迹也十分令人敬佩,董舸的行为就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当医生确诊他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后,得到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帮助,但医院说他只能活到十八岁,在他最后一年里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向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给予心灵的回报,于是父子俩骑着简陋的三轮车,驶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向那些好心人送上一束鲜花,道上一声“谢谢!”,一束鲜花、一声谢谢是多么的平常,然而在他看来又是多么深重的感恩之情啊!当我们真诚地对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必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的。

总之,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感恩意识,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到处都充满感恩,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美好。

论文作者:覃文宪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班主任培养学生感恩意识途径浅谈论文_覃文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