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护理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高雪燕

松桃苗族自治县名族中医院 贵州省铜仁市 554100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胫腓骨骨折护理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平均骨牵引时间。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骨牵引时间为(38.16±8.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9.65±8.61)d,两者差异显著(t=12.0612,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综合护理的护理质量明显更高,有利于提高患者骨折愈合效率,缩短患者的平均骨牵引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综合护理;骨折愈合;骨牵引时间

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1]。胫腓骨骨干骨折是常见的全身性骨折,患者一般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表现成角和重叠移位。治疗期间应注意是否伴有腓总神经损伤,同时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往往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比骨折本身所产生的后果更严重[2]。因此治疗胫腓骨骨折期间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文总结并归纳胫腓骨骨折护理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被诊断为胫腓骨骨折者;②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不全;②患者依从性较差或有精神疾病;③合并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或肝肾器质性疾病者;④免疫功能不全者。将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以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7岁,平均(36.15±1.25)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7~65岁,平均(36.13±1.21)岁。两组一般资料满足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不具有意义,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进行常规检查,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指标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针对胫腓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主动配合护理;嘱咐患者多饮水,预防感染;每日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和关节僵硬;②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安慰患者,通过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提高患者配合度,消除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③牵引护理:每日测量患者牵引重量和牵引方向,及患肢长度,防止出现过度牵引的情况;患者肿胀消褪后,可适当减轻牵引重量,控制牵引时间;对于牵引针的针眼,每日应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平均骨牵引时间。

1.3 观察指标

骨折愈合标准:①优:骨折部位2周内愈合,走路正常;②良:骨折部位3周内愈合,走路正常;③可:骨折部位延迟愈合,旋转急性在20°以内;④差:折部位延迟愈合,旋转急性在20°以上。骨折愈合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χ2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的比较

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的比较[n(%)]

2.2 两组平均骨牵引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平均骨牵引时间为(38.16±8.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9.65±8.61)d,两者差异显著(t=12.0612,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胫腓骨骨折多由于直接暴力压砸、冲撞、打击致伤而引起,患者一般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3]。此外,患者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及内脏器官损伤,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尤其不稳定性骨折极易移位。局部外固定往往失败,临床治疗期间综合护理的实施可优化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

此项试验中,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骨牵引时间为(38.16±8.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9.65±8.61)d,两者差异显著(t=12.0612,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材料,表明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期间,综合护理方案的实施可缩短骨牵引时间,有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与庞妃凤等[4]人的研究内容相符,值得广泛应用,提升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

综上所述,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综合护理的护理质量明显更高,有利于提高患者骨折愈合效率,缩短患者的平均骨牵引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献丽. 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204-205.

[2]方乐,周景玲,李强,等. 探讨胫腓骨骨折护理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163-165.

[3]王晓英. 对行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198-199.

[4]庞妃凤,温维鲜,李红娟. 综合护理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J]. 心理医生,2017,23(8):143-144.

论文作者:高雪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胫腓骨骨折护理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高雪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