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理论模型综述_群体心理学论文

社会认知理论模型综述_群体心理学论文

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模型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认知一般涉及社会信息的辨别、归类、采择、判断、推理等心理成分,即林崇德[1]所提出的涉及人对社会性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关于社会认知的近期研究探讨了人们关于群体及其成员的知识是如何在记忆中表征以及该知识是如何在后继判断过程中使用等问题,并且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

1 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表征模型——范畴模型

1.1 基本理论主张

社会认知研究一般比较关注关于社会群体的抽象的、概括化的观念。在这种观点看来,一旦获得有关某个群体的信息,便会发展出该群体的一种概括化概念、即范畴。范畴并不具有可以决定是否个体是某个范畴成员的定义性特征或标准,它实际上是一种范畴组织成员都是彼此变化的、只不过一定程度上在范畴框架下彼此相容的“模糊设置”。如果某客体特征与范畴社会认知特征充分相似的话,则该成员会被归属于该范畴。

人们可以同时根据客体所属诸范畴来归类。一般地,客体将会按照与靶子特征最匹配的范畴原型来归类。有些研究者认为,归类过程是一种基于某些原始特征的自动加工过程,这些特征具有重要的独特性,并且往往频繁地使用着。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还未涉及到归类过程,就能激活后继社会认知活动。

1.2 范畴表征模型的局限性

范畴表征模型的基本假设在几十年以来的社会认知研究文献中就或隐或现地存在着。虽然它们如此普遍,但是这些模型往往对社会认知的整体解释存在许多局限。下面仅对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予以粗略阐述。

1.2.1 范畴组织成员变异性问题

范畴表征很难说明知觉者对范畴组织成员变异性的认识与敏感性。即抽象模型代表着知觉者对于客体的观念的核心趋向,但却不能表征对范畴内部诸成员间分散性的认知。然而知觉者实际上可以基于原型这一平均水平判断范畴成员的变化程度。因此,似乎在判断成员变异性时,知觉者会依赖于范畴样例的恢复。然而,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象看上去的那么直截了当。如果人们将范畴内部的变异性看作是范畴的另一个特征,则主宰范畴属性的抽象信息获得的相同过程完全有可能创设有关范畴变异性的知识。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富有争议性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变异性信息并不是以抽象信息的形式贮存,另一些研究者则持相反的观点。

1.2.2 亚类型问题

有关社会认知的许多文献都认为,知觉者坚持并运用了大的社会群体的非常概括化的概念。这种概括化概念的一个潜在的缺陷是过于包容。近期研究表明,在等级范畴系统中,这样宽泛的范畴往往具有上位与下位范畴,同时又常常包括一些更为独特的下属水平或亚类型。Brewer等人[2]有力地证实了这种现象:虽然有时人们简单地将他人归类和描述为“旧人”,但事实上他们对这类包容性范畴的更加具体的亚群体拥有更加丰富和更好的认知。尽管获得了这些发现,Smith[3]还是对社会认知亚类型水平形成的必然性持怀疑态度。他指出:对任何一种范畴而言,都存在着无数的亚类型,而且许多亚类型都拘泥于具体的场合。

1.2.3 事例的影响

此外,范畴模型很难说明特殊事例对信息加工的巨大影响。比如,在有关研究中,被试认为所遇到的留短发的陌生人是不友好的,其原因只是以前遇到的某位留短发的人不友好。而当遇到第二个人时,被试便会以对第一个人的记忆为基础作出判断。虽然这样的研究往往证明了作出社会判断时样例表征的重要性,但并未提供关于抽象知识表征在社会认知时不可靠的有力证据。

2 样例模型

2.1 基本理论主张

绝大多数社会认知模型都是说明归类过程的。按照这些模型,归类并不能通过客体与范畴原型之间的比较、而是通过客体与样例记忆集合中范畴成员之间的比较而获得。这些样例与客体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样例的恢复与使用往往无需意识性提取,并且绝大多数样例都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恢复。由于样例恢复通常是一种内隐过程,因而不能通过诸如定义或再认等典型的外显因变量测量来揭示。

近几年来,Smith和Zarate[4]研究并拓展了社会归类的样例模型,其中包纳有社会判断过程。根据他的模型,样例恢复不仅负责社会信息的初始归类,而且也指导着社会判断过程。Smith认为,社会概念是作为凝聚的样例重新概括、而不是作为抽象知识加以贮存的。恰如拒绝样例表征存在的模型所具有的缺陷一样,拒绝社会认知可以作为抽象表征存在的样例模型也同样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2.2 样例模型的缺陷

2.2.1 社会学习问题

样例模型无法解释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人们经常从群体信源那里获得关于某个群体的抽象信息。据此,一些样例模型往往主张抽象信息主要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样例加以贮存与激活。虽然这种观点提供了以样例形式表征抽象特征的一种机制,但却混淆了抽象与具体表征之间的区别。当这样一种抽象知识得以恢复、并且在判断过程中使用的话,人们怎么能够知道它是作为一种具体样例、还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概括化产物贮存的呢?

2.2.2 范畴理念问题

Smith指出,如果没有一种范畴理念的话,样例集合就不能撮合起来,并且形成一种一致的概念或范畴。比如,如果要求某人描述一位典型的女性,则所恢复的样例必须为一种包含标准的理念所确定。否则,当进行范畴判断时,知觉者将不能激活适宜的样例。这一点尤其与除了范畴标签以外再无其他刺激可以作为记忆线索的情景有关。在这种情景下,所激活的范畴知识将会用来明确可能恢复的样例集合。

3 群体表征的混合模型

由于纯粹的抽象模型和样例模型都存在一定缺陷,因而许多研究者认为,一个有效的合理的社会认知模型必须包括抽象知识表征以及具体的样例表征。对于这样的混合模型,也同样存在一大堆问题。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必须决定导致相对是样例加工还是抽象加工的条件。

3.1 信息学习顺序

Smith和Zarate[4]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社会归类过程中抽象与样例信息的使用情况。被试的作业是学习将靶子成员归类成两个群体。一些被试在学习群体样例之前学习原型信息,而另一些被试则未给予原型信息。学习阶段结束后,要求被试对学习过的靶子连同新靶子一起归类。所设计的刺激使得归类模式根据被试是使用以样例信息为基础还是使用以抽象信息为基础的策略而有所不同。结果发现:当被试没有接受原型信息时,他们会通过与预先学习的样例相比较来归类新样例。而学习过原型信息的被试则基于原型来归类。这说明,知觉者了解范畴的抽象信息与样例信息的顺序可以影响对范畴成员的后继加工。

3.2 在线一以记忆为基础的加工

当遇到新的样例时,形成抽象表征的程度是决定后继加工中会使用何种信息的关键因素。如果在样例编码阶段所激活的是一种群体水平特征,则抽象信息应当更可能影响后继判断。然而,如果在线未形成抽象信息的话,知觉者必然要依赖于样例记忆来指导后继加工。

3.3 资源有限的条件

认知资源影响着社会信息的加工。Rothbart等人[5]发现,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知觉者更可能就范畴而非成员来组织信息。其他研究也表明:当判断一个客体时,认知需求影响着知觉者依赖于范畴水平知识、而非个体化客体信息的或然率。这些发现表明,抽象信息的使用只需很少的资源,并且在认知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知觉者更可能依赖于抽象信息。明显地,样例与抽象知识使用的不同的资源负荷目前尚未阐明。

4 社会认知理论模型新进展——情境模型理论

情境模型这一概念最早由John-laird提出。Wyre和Srull[6]沿用了这个概念,并由此发展成情境模型理论。在他们看来,存在两种知识结构,即情境模型和概化表征。其中,情境模型代表人们对具体事件和事态的理解,而且通常在理解社会情境中传递的信息过程中自动建立。这些模型一旦建立,就为理解新信息、对信息涉及的人和事做出判断提供相应的基础。

情境模型理论部分地以Zwaan和Radvansky[7]提出的事件检索模型理论为依据,认为人们在理解过程中至少需要建构5个维度,即:(1)空间,(2)时间,(3)实体,(4)起因,(5)目的等。时间和空间指事件发生的时空背景。实体是用来理解情境结构的中介。起因指事件之间的引起和结果关系。目的指在某一情境中中介物的目标,需要和愿望也可以是目的。

同时,还存在事件状态和事件过程这两种亚情境。事件状态是只有一个时空框架的情境,这种情境更具静态性;相反,事件过程是事件状态的集合,它由一个普通的实体构成、用一个主题形式统一起来。同样,情境模型理论同样也区分出两种情境模型:事件模型与情节模型。其中,事件模型是具体时空框架的表征。事件模型信息包含时空框架、情境中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等。在这个系统中,实体是事件和情境模型中的事件成分的信息协调基础,可以把实体看作是情境模型结构的核心。

情境模型的结构和内容包括的三种基本信息:时空框架、实体集合、实体之间的一组关系。时空框架提供了事件和情节发生的背景,它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内隐的。实体是人和物,它们提供影响也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对人和事件和理解和评价受到情境背景的极大影响。在时空框架中,实体以标志(tokens)表征。实体特征可以和这些标志相联系。然而,这些特征却不必在情境模型中予以表征,而会在实体的概化表征中予以贮存。最后,关系信息对于某一情境的理解提供了一个结构线索。一个情境模型在本质上传达了情境所描述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之间的实体关系。

此外,情境模型理论还包括另外两个假设。第一,与情境模型有关的社会事件通常包括作为参与者或观察者自身。即这些模型很有可能包含对描述事件的个人认知或情感方面的反应信息,以及事件本身的一些特点。第二,命题性信息除了用来创设情境模型外,也可以与上述信息发生联系。

总之,情境模型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人们对呈现在社会背景中的有关人或事的单个陈述的理解,也可以用以解释在公众媒体或在非正式谈话中进行交流的人的有关反应[8]。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于提炼该理论的假说和评估其意义。但是,作为社会信息加工的构思框架,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5 总结

社会认知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相对国际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而言,我国心理学界对社会认知的研究比较分散、薄弱,许多领域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就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环境而言,下大力气研究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社会认知的基本规律,有助于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同时,围绕着社会认知展开的研究、特别是在教育与发展心理领域进行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开拓性研究,不仅可以为深入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的实质注入崭新且主要的证据,而且可以为搞好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因此,本文仅就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建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综述。目前,围绕着社会认知的研究在宽度、深度与生命力诸方面都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正如它在过去所表现出的那样,理论与研究的具体性质将不断予以提高和净化。我国心理学界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关注。

标签:;  

社会认知理论模型综述_群体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