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心理治疗论文_曹伟

马鞍山中心医院精神科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 要】目的: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式,探讨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5年5月精神科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措施。应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汉密尔顿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2周、5周的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的汉密尔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也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精神病进行心理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汉密尔顿评分,更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治疗;精神科;精神病患者;临床工作

【中图分类号】R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793-02

对精神科患者采取心理治疗,近年来越加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肯定。心理治疗是心里理疗师与患者之间的互动,通过对患者的自我多重状态、自我需求和角色交互等方面进行心理理疗,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行为,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等症状[1]。我院于2015年2月-2015年5月在精神科开展了心理治疗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2月-2015年5月精神科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7-65周岁,平均年龄(28.5士3.5)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22.6士18.7)个月;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9-76周岁,平均年龄(232.5士3.8)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25.4士19.3)个月。该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因素,所有患者评定分数均高于18分。此外,两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治疗活动。即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对患者开展1小时的心理治疗。此外,对门诊精神疾病患者每周进行一次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每天进行一次心理治疗,本次研究中,心理治疗每五次为一个疗程,主要方式为谈话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1 首先对患者的自我多重状态进行评价。心里理疗师参考马科斯自能自我理论,对患者的自我多重状态进行评价,自我多重状态分为五个方面,即:恐惧自我、真实自我、现实、渴望和理想[2]。心里理疗师通过聊天谈话的方式对患者的多重自我进行准确剖析和了解,认真记录,并作为对患者临床治疗的依据。

1.2.2剖析患者的自我需要。心里理疗师根据人性需要结构理论和需要层次等,对患者的自我满足和需要进行剖析,准确了解患者的缺憾和心理失衡现象、探索患者的冲突需要结构,并通过详尽的分析,解读患者的人性需要与现实需要,通过临床治疗的方式,解决患者冲突需要[3]。

1.2.3角色交互满足自我需要。角色交互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将患者心理中的缺憾与需要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分析,帮助患者解除能力发展障碍,告知患者外部条件的不可改变性,以促进患者的自我发展,满足患者的自我需要。

1.2.4探索患者的自身感受。心里理疗师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与动作、神态进行分析,感受患者在现实状态中的痛苦,并将此作为临床治疗依据,对患者的自身需要、感受、能力认知进行剖析和展现[4]。

1.2.5剖析患者的能力状态。精神疾病患者因焦虑、抑郁等原因会出现对自身能力考量的不足,进而出现更深层次的抑郁症状,心里理疗师通过与患者的聊天对话等方式,解读患者的能力状态,帮助患者一一呈现其能力的优势与弱点,让患者能够准确感知其在角色互换中的无知[5]。心里理疗师通过对患者能力状态的了解和解析,制定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和计划。

1.2.6 转变患者的意识感知。心里理疗师通过聊天谈话的方式,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对自身的能力、感受和自我需要进行无意识的转换,帮助患者逐步提升有意识的转变,引导患者正确认知现实与认知的冲突,促进患者认知与行为的改变。

1.3 统计学方法

本此研究中所有计量资料均使用±标准差( x ±s) 表示,并使用 SPSS17. 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t进行检验,以检验值P<0.05标识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汉密尔顿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2周、5周的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的汉密尔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评分对比

3 讨论

精神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行为活动与心理活动出现紊乱,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的生理遗传因素。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对精神药物研发的不断进行,临床上对精神疾病的治疗越加依赖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物。然而,药物仅能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病痛,对精神层面的痛苦并无益处。精神疾病患者并不仅仅需要治疗生理上的疾病,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6]。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心里理疗师必须严格运用科学、合理的理论知识,把握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的技巧和艺术性。心理理疗师与患者间的互动主要建立在患者对其的信任上,心里理疗师在对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要最大限度的调动患者的行为与认知潜能,更要帮助患者快速发展和成熟其人格[7]。由本次研究可知,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辅以心理治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综上所述,在对精神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也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精神病进行心理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汉密尔顿评分,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更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缪绍疆,张红,童俊.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心理治疗[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04):21-22

[2]哈斯其其格,胡达古拉,邬玲花. 浅谈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J]. 包头医学. 2010(01):36

[3]唐登华,季益富,薛伟,卞茜. 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中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5):47-48

[4]党亚梅,黄雄,徐贵云,贾艳滨,欧阳惠怡. 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05):13-14

[5]肖泽萍,施琪嘉,童俊,秦伟,温培源,钱铭怡. 谁适合作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资格的讨论[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2):58-61

[6]李晓驷. 心理治疗设置的作用及其意义[J]. 上海精神医学. 2013(01):16

[7]哈斯,黄文平,马玉河,翁舸. 集体心理治疗合并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08(05):36-37

论文作者:曹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心理治疗论文_曹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