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模型论文_李道翔

浅议企业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模型论文_李道翔

(徽商银行六安分行公安路支行,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学界对人的能力结构有不同的认知。一些专家参照国外先进标准, 制定了我国企业管理人才第一个通用管理能力标准, 把通用管理能力归纳成四种主要功能模块, 即自我发展管理、团队建设管理、资源使用管理和运营绩效管理。企业管理人才的通用管理能力结构模型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才;通用管理能力模型

一、企业管理人才通用能力模型的建立

企业中的各类管理人员, 按照层级划分, 有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 如果按照专业划分,有在营销、人事、财务、物流、技术、信息、情报、生产、行政、服务等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中从事专门管理的人员。通用管理能力模型应当充分地体现企业各级各类岗位对管理人员能力要求的共同性和一致性。目前, 对企业管理人员通用能力四个模块的结构设计, 可以说基本上体现了这一共性要求。

1.自我发展的管理能力

在通用管理能力结构模型中, 自我发展管理是通用管理能力的起点和基础。作为企业组织中的一名管理人员, 首先应当具有发展自我的能力素质。发展自我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具体运作能力:

(l)自我管理即自我规划与时间管理的能力。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人员,他不但要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目标, 热爱学习, 善于学习, 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 还应具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规划, 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的能力。

(2) 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在组织中, 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必然地与自己的上级、同事或下属发生工作上的联系, 为了获得事业的成功,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与上级、同事和下级, 乃至自己的客户、用户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因此, 他必须具有善于与人交往, 有效进行沟通, 妥善处理冲突, 主持商务谈判, 以及组织专业会议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3)商业组织和战略的意识。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人员, 不但要善于管理自我和他人, 构建良好的工作关系, 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商业组织与战略发展的意识,既对企业文化和总体发展战略等组织内部环境和条件有清晰理解,又对企业外部的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等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的经营环境和条件有清醒的认识, 才能审时度势, 克敌制胜, 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2. 团队建设的管理能力

在通用管理能力中, 团队建设的管理是通用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 任何一个管理者,除了应当具备自我发展管理的基本素质之外, 还必须具备组织、号召和动员团队的基本能力。在现代企业中, 任何一项管理性技术性工作都需要由一定数量的人员, 在细密的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协作才能完成, 在组织中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因此,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有以下团队建设的基本能力:

(1) 分析团队成员的能力。首先,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能够对一个团队的构成以及各个成员的角色定位进行系统分析与精细判断的能力。( 2) 组织团队学习的能力。其次,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团队学习, 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的能力。现代企业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 需要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人力资源的个体和整体素质的不断增强。因此, 团队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团队建设成为一个“ 学习型” 团队。为了有效的实现团队发展的目标, 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能以保持团队学习培训的持续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知识和本领。(3) 实现团队目标的能力。企业管理者掌握团队建设的管理能力, 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达成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既定的目标, 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者就需要掌握从团队目标的确定, 一直到工作计划的制定、贯彻和实施等一系列的技术和技巧。具体包括: 如何设定团队的目标; 怎样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遇到困难如何寻求最佳的途径和方法, 促进团队目标的最终实现等一系列专门技能。(4) 激励团队行为的能力。团队的建设和目标的实现, 需要团队全体成员的高度投入。作为一个管

理者, 要调动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就需要具备有效激励团队成员行为的能力, 长于灵活运用各种行为激励的手段, 善于取长补短聚集团队的优势, 精于发掘群体的智慧,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3. 资源使用的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的最基本任务和功能, 就是实现组织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种资源有效配置。因此,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不但“ 洁身自好” 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发展自我与管理团队的能力, 还必须掌握有效运用组织所提供的各种资源, 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 使各种资源实现有效配置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资源配置的能力。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组织中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管理者需要具有资源使用计划、资源组织协调和资源运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巧。

(2) 人员管理的能力。人力资源是企业各种资源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价值的资源, 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中心和重心。因此, 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必须掌握人员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非人力资源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说, 他需要掌握人员招聘、选拔、使用、调配等基本原理与各种程序和方法, 具有实现“ 能位匹配、适才适所、人得其位, 事得其人, 留住人才” 的管理能力。

(3) 财务管理的能力。在企业中, 人力与物流最终表现为资金的占用、流转和使用, 因此,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不但需要具备进人、用人和留人的基本技能, 还需要具备理财的能力, 掌握财务预算、核算与决算, 进行成本控制, 实现日清月结, 做到开源节流, 较少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4) 环境管理的能力。任何一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在企业的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进行的,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必须从企业的实际环境和条件出发, 为团队成员创造一个“ 健康、舒适、安全和效率” 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 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佳的效应。因此,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优化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 正确评估规避风险, 防范职业性伤害, 减少安全事故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4.运营绩效的管理能力

在企业管理人才通用管理能力结构模型中, 运营绩效的管理能力是基于上述自我发展、团队建设和资源使用等三种基本能力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它具体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能力:( l) 决策能力。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管理者除了应当具备处理和解决经常出现的一般性常规性的问题之外, 还必须面对一系列重大的关键性以及意想不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不但需要管理者能够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 还需要管理者正确的把握决策的过程, 果断地提出应对的办法和具体的策略, 并切实地保证决策的科学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2) 项目管理的能力。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每一个管理者都将面临着许许多多千差万别的工作任务, 为了有效地对工作过程进行监控, 最终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 需要管理者掌握项目选择、项目启动、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过程的监控等一系列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技巧。(3) 质量与客户的管理能力。在企业中生产经营活动中, “ 客户是企业的上帝,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一个企业要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 克敌制胜, 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 就必须以质量求生存, 以服务求发展, 只有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 不断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才能与客户建立起牢固的关系, 最终占领市场的制高点, 可以说质量和客户是企业占领市场获得成功的关键。(4) 变革与创新的管理能力。可以说质量与客户是企业生存之本, 但是, 仅此是远远不能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物质的需要, 以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企业要保持生命机体的活力, 就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应主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应对机制, 不断调整自我, 适时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对企业管理人才能力结构模型的再思考

首先, 核心能力的概念不确切的问题。在上述对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模型的研究中, 将“ 核心能力”定义为: 从事任何职业或行业( 的岗位) 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能。首先, 对“ 核心能力”的概念界定采用了“ 技能” 一词, 也是不够准确的, 因为“ 技能” 与“ 能力” 不是一个概念, “ 技能”

是人的“ 知识” 转化为“ 能力” 的中介, 而“ 能力” 是技能发展的最终结果。因此, 建议改为: 从事任何职业或行业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力其次, 是核心能力结构与通用管理能力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重叠的问题。从普通心理学, 以及劳动人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 这里所说的“ 核心能力” , 即是心理学中所谓的“ 一般能力” , 它是人们在从事不同种类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 如观察力、注意力、记能力、思维力、判断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和操作能力等。而“ 核心能力” 中所包含的八个模块中, 至少有“ 交流表达” 、“ 数字预算” 、“ 解决问题” 、“ 信息处理” 和“ 外语应用” 等体现了人的一般能力特征。

三、结束语

目前, 我国职业标准与资格认证体系中, 将人员的能力结构分成三个层次, 即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和特定能力。这种方法过于繁杂, 无论是从理论研究的视角上进行分析判断, 还是从企业实际应用的过程来看, 都是不太适用和不可取的。实际上,为了便于企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应以通用能力和特定能力两个层级能力结构模型为基础, 建立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工作与技术管理体系, 才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以及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明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 人才资源开发,2016(3):194—195

[2]周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8):76—77.

[3]李周凌, 范绍森. 企业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证研究——以中部六省企业为例[J]. 探索,2016(12):98—90.

[4]田勇力. 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巧妙运用[J]. 中国创新导刊,2016(3):78—79.

作者简介:李道翔,身份证号码:3424231990****7372。

论文作者:李道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浅议企业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模型论文_李道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