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须从模仿开始论文_朱兴菊

创新作文须从模仿开始论文_朱兴菊

射阳县千秋小学

摘 要:每个人,从小到大,其作文的过程都是从模仿到创新逐步发展的。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模仿是创新的孵化器,只有先模仿美文时文的语言、修辞、立意、构思、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从无意到有意,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机械到灵活,逐步跳出模仿,然后才能慢慢走向创新。

关键词:作文 模仿 创新

创新写作研究在全国语文教学界涌起了浩荡波澜,探索者和实践者们或从思维创新角度,研究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地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发展性;或从表达创新角度,研究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设计悬念,安排线索,巧用修辞;或从选材创新的角度,研究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自我,提炼写作材料;或从语言创新角度,研究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用古语,活用成语,吸纳民间鲜活语言以及句式翻新等等。无疑,这些探索和实践都是极有意义的,这些也都是创新写作教学的题中之义。但是,上述种种似乎忽略了作文从何起步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就是说,一个人,从小到大,其作文都是从模仿到创新而逐步发展的。即便是一个作家,亦或名作家,也是在不断模仿中不断创新的。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可以这样说,作文要想创新必须从模仿开始。

一. 模仿起步,是作文成功不争的史实。

《朱子语类》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有人担心,提倡模仿,必然有悖创新。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模仿不等同于抄袭。屈原模仿《诗经》等而作《离骚》,《离骚》不是《诗经》的抄袭。鲁迅模仿果戈里《死灵魂》而作《阿Q正传》,《阿Q正传》不是《死灵魂》的抄袭。至于莫泊桑模仿而作的《羊脂球》,托尔斯泰模仿而作的《战争与和平》也都是有力的证明。模仿是创新的孵化器。

二. 阅读打底,是模仿走向创新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模仿,就要多读书。胸有诗书文自强。胸中有了读熟之文,才能有“模”可仿。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双翼,阅读是创新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阅读首先是写作中模仿的依据和前提。写作自阅读始,正像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回偷。”这里的“偷”,说的就是模仿。

因此,引导和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既读好课内书(文本和读本),多读课外书(中外名家名著,现代美文时论)是进行创新写作的奠基工程。阅读是写作的推进器,故而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又要特别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思考两点。

阅读说:“我助你一臂之力。”写作说:“我给你回眸一笑。”如果说写作时自行车的 前轮,那么阅读就是自行车的 后轮,只有借助后轮的推力,前轮才能碰撞生命的“红线”。

三、模仿创新,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

当代作家曹文轩对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指出,不要一根筋的光想着去创造,去创新。他认为:“模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告诫中学生:“不要以为这样做没用,过去有些方法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一件事坚持了那么多年,总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要一个早上就把它全部否定掉。”对于模仿,他说:“这就像学画一样,学画要从素描开始,不能一出手就是名画。这不可能,必须从素描开始。甚至要一直强调,就是你已经会画名画了,你的画已经价值连城了,你仍然要有一个素描的心态。”

在练习写作上,基本道理与学画是相通的。模仿是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许多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而对于习作者来说,模仿应该是一个永无终极的过程,习作者无论是无师指导下自我的习得,还是教师指导下的学得,都反映了一个不断模仿,逐步提升的过程。作为指导学生写作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模仿中又必须突出如下两点。

一是应因学生的学段、个体而异。小学生作文中的模仿和中学生作文的模仿应该不同,初中生作文中的模仿和高中生作文中的模仿也应该不同,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应该每作都有模仿的蓝本。从格式、开头、结尾等进行照相式的立体化模仿。初中生的模仿则应该从一篇或多篇例文中有所选择,习其一点或几点,或如拟题,或如开头,或如结尾,或如过渡,或如结构提纲,或从例文中名言警句等拿来为我所用。这种是解剖式单一化的模仿。而高中生作文的模仿,则应该从例文的主题、题材、结构、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品尝,并经过自我内化,在习作中予以外化,与例文相比,给人一种似像又不像的感觉,这是一种提炼式整合化的模仿,这种模仿离创新仅有一步之遥了。当然上述三种模仿模式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可以变通运用的,应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同一学段的学生,能力不是一样的,对于具体学生,哪一方面差,就重点模仿哪一方面。

二是应据作文要求和学生个性而异。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试作文,命题者都有一小段提示语。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模仿时,应该根据作文要求,若要求写记叙文的,则就指导学生选记叙文中优秀者模仿之;若要求写议论文的,则就指导学生选议论文中优秀者模仿之;若要求写说明文的,则指导学生选说明文中优秀者模仿之。如果命题中有“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我经历”之类的要求,则就该选社会时文,美文,抒发作者情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优秀之作让学生阅读、模仿、借鉴,以达到盗他人之火燃烧自身的目的。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喜好描写抒情类的文章,有的学生喜好写景状物类的文章,有的学生喜欢立论说理类的文章,有的学生喜好说明分析类的文章,对此,教师则应该针对学生不同喜好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分类指导。有目的的让学生读好这些不同类的文章,让学生掌握模仿,借鉴不同体载的文章的方法。至于有的学生欢喜读文学名著,有的学生欢喜读经典著作,有的学生对诗词歌赋情有独钟,教师则应指导学生如何从这些古典和现代的经典中挖掘,从这些“富矿”中采撷,以丰厚自身人文底蕴,如是,模仿便走向了创新。

论文作者:朱兴菊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创新作文须从模仿开始论文_朱兴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