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众观的调查与分析_心理健康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众观的调查与分析_心理健康论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众观的调查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生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公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1]。“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 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日程中去,以期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不过,中小学生尚处于未成年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多方面依靠家长、教师等成人的监护和照顾,他们的心理健康便也是这种关注中应有的一部分。家长、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的多少,也便决定了他们对孩子心理问题的识别、监控和处理能力。家长、教师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则可能致使他们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标定错误、归因偏颇和矫治的延宕。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就家长、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的认识理解作一细致反映,并与专业观点相对照,揭示其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促进公众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正确理解和全面关照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

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中/小学家长/教师各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90份,有效回收率为82.5%。有效问卷共涉及上海市8 个区县9所小学的教师275人,以及其中5所小学的家长244人;4个区县5 所中学的教师222人,家长249人。对象总计教师497人,家长493人。被调查者整体年龄、性别、专业(教师)、文化程度、职业(家长)、任教年级(教师)等分布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家长方面缺少农民样本(仅占总数的1.8%)。

2.2 问卷的编制

先向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发放开放式问卷(共400份), 让他们分别就“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或小学生)”及“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中学生(或小学生)”的典型表现,发表看法,各列10项。将收集到的答案汇总整理,按出现频次多少排序,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正式调查问卷题目的主要构成;再参照国内外心理健康的有关量表,从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及社会适应等角度,补充一些重要项目;此外,为检验家长、教师对某些概念的认识程度,还加入了一些我们认为无关的题目(大多是在开放问卷中收集到的),如“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近视”、“爱吃零食”、“身体健康”、“成绩好”、“嫌贫爱富”、“讲卫生”、“遵规守纪”等。最后编制出110 道题目组成的正式问卷。

考虑到被调查者做答时可能存在的两类理解错误,即:1 )认为是判断学生“好坏”时的重要程度;2)先入为主,认为都是有关项目, 只是判断“健康还是不健康”。所以题目设计以负向表述为主。但其中还穿插了16道正面题目,一是想将作答被试的思路框定在“该项目作为心理健康判断标准是否重要”,而非“是否健康”或“该项目对中小学生是否重要”上,即肯定性的内容可能与心理健康有极大关联(如“能很好地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也可能没有关系(如“乐于助人”),否定性内容也是如此(如“有错觉或幻觉”是心理病症,而“近视”则难以用来判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考虑到某些内容从正面讲,同从反面讲,对判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能不同,如“喜欢搞破坏”可能是中小学生“行为障碍”的一种表现形态,但“爱护公物”则不一定能推断心理健康状况。

将所得内容随机排列,采用5分量表,编制成卷。 因为开放式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针对中学生,还是针对小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所得内容相去不远,所以正式问卷中均采用相同题目,只在指导语的称谓上略作变化。以下以“小学生家长问卷”为例:

亲爱的家长朋友:

……对于一个小学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下列各项内容中,有些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用来判断小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有些则不能。请您按照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对您认为确实能反映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项目请选4,对您认为不属心理健康范畴的项目请选0,中间类推。

以下项目能够用来判断小学生心理全能能够

比较能够一般

健康状况吗?

4.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 4 3 2

56.智力低下、没有正常学习能力

4 3 2

85.反复做或想一些无意义的事 4 3 2

以下项目能够用来判断小学生心理不太能够

完全不能够

健康状况吗?

4.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 10

56.智力低下、没有正常学习能力

10

85.反复做或想一些无意义的事 10

2.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S6.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对最重要标准的判断

根据描述统计的结果,得出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判断中均数最大的十项内容(见表1):

家长判断中,给分最高的均为一些品德因素,一则可能是因为这些题目的表述是从正面肯定的角度来说的,家长易将之与“健康”从性质上对等起来;另外,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家长受“以德为先”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并对心理健康的范畴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教师判断相对比较“心理学化”,且侧重情绪、个性方面的认识。

就不同对象而言,家长的判断倾向基本一致,只一项有差异。教师间差异则较多(共四项),较之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针对的认知、体验及社会性程度相对较高,表明教师能够区分中、小学生因其年龄差异而在心理健康表现上各有侧重。

3.2 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对不重要标准的判断

根据描述统计的结果,表2列出中小学生家长、 教师判断中均数最小的十项内容:

结果显示,被认为不能或不太能够作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的项目,中、小学生家长、教师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他们对有些概念相对明确,如“近视”、“爱吃零食”等确实与心理健康关系不大;但忽视了某些体症变化与心理健康的可能关系,如“睡眠不好”、“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易疲劳”等,可能是神经症(如“神经衰弱”)的外在表现。

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公众往往倾向于把认知方面的内容排除在心理健康范畴之外,如“智力”、“记忆”、“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或缺陷,可能被认为是“笨”、“拙”的表现,而并不作为心理健康的判断依据。桑标等的相关调查中,也发现83.8%的公众认为“智力落后”与心理异常无关[1]。这可能与日常概念中, 心理问题更多地被等同于“神经病”或“精神病”,多与情、意、个性等方面的异常有关,即存在“疯子”和“傻瓜”之别。

表1 中小学生家长、 教师判断中均数最大的十项内容

中学家长 中学教师

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调

长(2.91)节行为(3.05)

合群(2.91) 常以为别人在讥笑、议

论甚至迫害自己(2.99)

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调合群(2.99)

节行为(2.90)

乐观开朗(2.88) 心胸狭隘、嫉妒心强

(2.93)

兴趣爱好广泛(2.84) 长期焦虑紧张(2.88)

关心集体(2.76) 脾气古怪、行为怪异

(2.87)

对人对事有客观正确地抑郁(2.86)

认识、判断(2.69)

乐于助人(2.59) 对人对事有客观正确地

认识、判断(2.85)

是非爱憎分明(2.57) 对上学或考试恐惧

(2.80)

孤僻内向、自我封闭 意志薄弱、受不了挫折

(2.55) (2.79)

小学家长 小学教师

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孤僻内向、自我封闭

长(3.08) (3.20)

合群(2.98) 长期焦虑紧张(3.15)

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调常以为别人在讥笑议论

节行为(2.85) 甚至迫害自己(3.12)

乐观开朗(2.81) 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调

节行为(3.12)

关心集体(2.78) 脾气古怪、行为怪异

(3.04)

兴趣爱好广泛(2.76) 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恐

慌(3.03)

爱护公物(2.74) 对上学或考试恐惧

(3.01)

对人对事有客观正确地心胸狭隘、嫉妒心强

认识、判断(2.64)(3.00)

乐于助人(2.63) 乐观开朗有活力(2.98)

是非爱憎分明(2.53) 怀疑一切、不相信他人

(2.93)

(注:括号中为该题的得分均数,每题分数最高为4分,最低为0分)

表2 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判断中均数最小的十项内容

中学家长中学教师

智力低下(0.88) 近视(1.02)

近视(0.97) 智力低下(1.29)

记忆衰退(1.00) 爱吃零食(1.34)

食欲差、体重下降

食欲差、体重下降

(1.06) (1.40)

爱吃零食(1.16) 成绩好(1.50)

易疲劳(1.19)

睡眠不好(1.53)

有咬指甲、吸手指或扯

动手能力差(1.55)

头发等小动作(1.29)

动手能力差(1.32)

记忆衰退(1.60)

常常被人误解(1.40) 生活没有规律(1.61)

睡眠不好(1.44) 易疲劳(1.61)

小学家长 小学教师

近视(0.85)近视(0.93)

智力低下(0.86)爱吃零食(1.15)

记忆衰退(0.98)成绩好(1.31)

食欲差、体重下降 智力低下(1.42)

(1.11)

爱吃零食(1.18)动手能力差(1.46)

易疲劳(1.25) 记忆衰退(1.54)

动手能力差(1.25) 生活没有规律(1.57)

参与赌博、封建迷信活 食欲差、体重下降

动(1.26) (1.57)

睡眠不好(1.30)崇拜歌星、影星、球星等偶像(1.58)

常常被人误解(1.34)易疲劳(1.60)

(注:括号中为该题的得分均数,每题分数最高为4分,最低为0分)

3.3 家长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理解的因素分析

家长判断中均数高于2 ——即被选作能够用以判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的题目共40道。对这40题作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公共因子,并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旋转因素矩阵,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有5个因素(总贡献率为62.4%),根据内容明确、项目适量的原则,抽取其中四个(总贡献率为59.9%),各公共因素的原始数据见表3。

表3 对家长所选40条判断标准的因素分析

公共因素特征根方差贡献率

因素1:精神和神经病症15.43 38.6%

因素2:良好品行 5.98 15.0%

因素3:健康人格 1.36 3.4%

因素4:循环性1.18 3.0%

公共因素

所包含的测题

因素1:精神和神经病症

13、23、10、110、48、108、32、33、80、

88、37

20、1、86、55、81、27、15、93、

89、39、85、29

因素2:良好品行 22、53、105、73、4、46、67、9

因素3:健康人格 30、82、38、14、60、51

因素4:循环性

72、102、109

公共因素 备注

因素1:精神和神经病症

DET=0,

KMO=0.96441,

因素2:良好品行 Bartlett Test

因素3:健康人格 Sig=0

因素4:循环性

因素四“循环性”概念是借鉴自“Y—G性格测验”中的一个人格特质名,此特质高分特征是“情绪变化明显、易惊慌、气量小、常把小事放在心上、经常担心”[2], 这同家长的第四个因素所包含题目之所指相类似,所以以此命名该因素。

以四因素在所包含各题上的负荷为权重,算出相应的因素值;根据因素值,在各亚群间作方差分析,虽个别因素在某些群体人口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缺乏明确的规律性。

3.4 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理解的因素分析

教师在全卷各题上给分普遍较高,即教师认为所列项目大多可以作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判断标准,这与问卷设计思路比较接近。对均值高于2的85道题目同样作因素分析,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有15个因素(总贡献率为64.8%);为使因素内容趋于明显,去掉同多个因素均有高相关(相关系数之差小于0.1)的题目24道,对剩余61 题再进行因素分析,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9个因素,总贡献率为60.7%;根据因素包含内容明确、题数适量的原则,限定抽取5个因素(贡献率为52.5%), 各公共因素的原始数据见表4:

表4 对教师所选61条判断标准的因素分析

公共因素 特征根方差贡献率

因素1:精神分裂症状16.8928.6%

因素2:神经质 7.03 11.9%

因素3:好学生标准 2.75 4.7%

因素4:不良人格2.54 4.3%

因素5:不良品行1.75 3.0%

公共因素 所包含的测题

因素1:精神分裂症状10、13、20、15、37、32、12、28、23、48、

27、8、29、1、55

因素2:神经质 102、93、92、86、97、99、89、85、109、69、

58、106、78

因素3:好学生标准 53、82、67、60、38、30、46、4、51、105、

14、73、22

因素4:不良人格11、17、16、24、18、45、54、41、42、84、

19

因素5:不良品行98、52、49、31、43、68、7

公共因素 备注

因素1:精神分裂症状DET=0,

因素2:神经质 KMO=0.93980,

因素3:好学生标准 Bartlett Test

因素4:不良人格Sig=0

因素5:不良品行

方差分析同样未发现各因素在不同教师群体间,存在有意义的规律性的显著性差异。

3.5 家长、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理解的比较

全部题目中,均数大于2的,家长有40题,教师则有85题, 且其中包括与家长相同的39题(只有“身体健康”一项是家长所独有的,且问卷中本是作为无关因素加入的)。表现出教师的认识更为全面细致。另外也可能是在做题时,家长较容易将内容所指联系到自己的孩子,从而排斥负向内容,如教师所抽取的因素4、因素5,是全卷中负面表述的“人格”和“品行”内容,家长均不做为重要判断标准(在施测过程中,确实也碰到家长因为感觉题目“说的都是消极的、差的,仿佛孩子一无是处”而拒绝回答的情况)。

家长将14道正面表述的题目分归两个因素:“品行”和“人格”,证明家长具备一定的判别、区分能力。同教师判断结果相比较,家长这两个因素在内容上等同于教师的“好学生标准”这一因素。可见,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没有完全摆脱题目陈述角度的影响;也说明“好学生”的标准(无论是心理的还是教育的),在家长、教师心目当中都比较根深蒂固,且具有晕轮效应,即将“好学生”的特点直接对等为“心理健康的学生”的标志。这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强调中规中矩、看重统一标准,把对教育对象的工具性价值视为教育的唯一功能,而缺少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密切相关[3]。如何将学校中常规的思想品德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等,同日益受到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明了、重视其各不相同的侧重面的同时,又能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或许是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急需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教师的一个细致区分表现为将“精神分裂症状”和“神经质”分归两个因素,这与变态心理学对该两种心理疾病类型的划分已相当接近。家长抽取的第一个因素虽然也涉及到这两方面的内容,但其所包含项目的分化程度相对较低。说明双方在认识水平上有所差异。

3.6

本调查所显示的公众观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量表间的比较

随着世界各国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关注的与日俱增,心理学研究者已发展出多种量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行为进行筛查鉴定。如1978年修订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被广泛运用于筛查儿童问题行为(特别是多动症)。该问卷的父母用量表可归为五个因素:“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和“焦虑”,以及一个“多动指数”。本调查所显示的家长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判断时所依据的标准,应该说考虑到了“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和“焦虑”等因素的部分内容,但也显示出对“学习问题”、“心身障碍”等方面的认识不足。问卷的教师用量表有三个因素:“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以及一个“多动指数”。本调查与之最大的契合还在于“品行问题”。至于“多动”一项,因为本问卷直接有针对性的只有两道题目:“45.易分心或注意力不集中”、“78.坐立不定,经常‘忙碌’”,还难以全面反应多动症状。 但家长将此两题全部排除在重要标准之外,教师则将之分别归于“人格”和“神经质”两因素,显然后者是将“坐立不定”误解成“焦躁不安”的外在表现。所以,虽然“多动症”是现实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动辄就加扣给好动好闹的孩子的一顶帽子,但他们对多动症状的认识并不清晰。

“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 )”是另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工具,主要用于筛查4—16岁儿童行为问题和社交能力。 该量表的主要因素有“社交退缩”、“忧郁”、“不成熟”、“躯体诉述”、“性问题”、“分裂样”、“攻击”、“违纪”、“多动”、“交往不良”、“残忍”和“焦虑强迫”等。其中,“残忍”在本问卷中未有涉及,“不成熟”、“性问题”、“攻击”和“多动”等也涉及不多。其余各项则基本包括在本调查所得因素之内,只是因素范围有所归并。不过,其中有两点差异较为突出,一是家长对“违纪”因素的排斥;另有即家长、教师对“躯体诉述”之于判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性的忽视。

4 结论

整体上来看,接受调查的家长和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都有所把握,且与心理学专业人员的看法也有一定相似之处,其中教师因为其总体文化程度较高,接触心理学知识的机会也较一般家长更多,所以判断中概念的区分相对更加全面、细致和准确。

精神和神经病症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是公众心理健康观中的重要成分和主要方面。但公众对此的认识也不尽全面,比如,神经衰弱的生理症状、“体诉”项目,均被排除在重要标准之外,这反映出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和身心二元论思想的影响。

公众将智力方面的缺陷和改变归属到心理健康范畴之外,也表现出其认识上的片面性。公众对思想品行方面内容的重视和强调,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缺少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之不足,也反映出心理健康标准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在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公众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心理学专业人员也应对“心理健康”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不断地深入探索和研究,整合相关的理论和概念,特别是就如何将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统一起来提出建议。

标签:;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众观的调查与分析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