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并非完全有意识的行为,也可以在无意之间实现。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建筑工程的功能和结构布局变得更加复杂,对于设计工作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概念设计,能够有效保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升建筑整体的性能和质量。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应用要点
引言
近年来,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还对人们日常生产活动造成很大影响,所以须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把关。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结构中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概念设计在党建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原则
1.1秉持优化选性原则
(1)优化结构体系。首先明确建筑中基本结构的特点,这是基本条件。以建筑、环境、荷载及使用状况为依据,对符合标准的基本建筑构件进行优化选择,并判定和分析他们间的关系,以此构建其基本性的结构单元和支承作法。然后通过交叉、平面、线型、叠合等集合形式,改变原本的基本型结构单元,使其以主要结构体系呈现出来。
(2)优化结构布置。在保证建筑使用意向和需求的同时,优化布置建筑物的柱墙竖向支承系统、基础系统及楼层该水平。在此过程中,明确建筑物的地质条件、承载能力、竖向及侧向的变形和支承作法等结构性问题,与此同时,对该类问题进行对比,对其合理性及优越性进行简单判断。
1.2秉持合理受力的原则
从变形与受力方向来看,均匀受力效果显著优于集中受力,多跨连续效果较单跨简支效果更优。此外,空间内作用效果、刚性梁的连接效果及超静定受力结构体系受力效果均优于平面内作用效果、铰接梁的受力效果和静定的受力结构体系的受力效果。除此之外,应加强对建筑变形的协调性、刚度及结构的对称性的重视程度。不仅需要合理分析其部分构件的受力状况,同时也需要从整体上分析结构的宏观受力状况。加强对重要变形和受力状况的重视程度,就非重点的变形和受力可以忽略。
2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要点
2.1建筑场地选择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施工场地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场地选择的合理性,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因为地震会导致地表错动,地基土产生不均匀沉降等灾害,从而对威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甚至还会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那么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就要认真落实对于建筑工程场地的勘测工作,保证选取有利于抗震的建筑场地,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地震灾害对建筑工程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势。所以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建筑场地进行有效的选择,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如果工程施工区域属于危险地带,就要严令禁止在该区域建设甲乙丙类建筑。
2.2建筑工程结构布置分析
在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格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布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旦结构布置不够合理,就会对建筑工程结构规则性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这就需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其必须要设计人员提高重视度,并和建筑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理念,实现不同结构的有效传力。通过对我国往年的地震灾害现场的勘察发现,一些L形的平面布置建筑工程,在地震灾害往往会受到较大的破坏,同时一些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建筑平面布局不够规则,其一旦受到地震影响,就会产生严重的扭转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要满足抗震性能,还要注重尽量选用立面简单、均匀对称的建筑结构,如果其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必须要选用不规则的布局形式,就要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采用加强设计措施,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2.3建筑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应用
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当地的地质灾害因素,地震对于建筑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建筑的整体结构刚度、配筋数量与地震力的关系是成正比的。从这一关系比例也可以看到,如果增加了建筑结构的配筋数量,也会起到增强地震力的效果。因此建筑结构设计时在针对建筑的抗震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这一关系,预设抗震防裂度,通过砼等级与初步指定的尺寸科学计算结构的刚度,在通过结构的刚度来推出地震力,从而进一步得到建筑配筋中的数量。可以说将概念设计应用到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拓展了建筑结构的设计思路,宏观上指导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思想路径,扭转了传统结构设计中思考模式单一的现状。同时,在抗震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时,可以在主体与基础之间安置隔震层,并在建筑的顶端安放“反摆”,这种隔震消能的方法就是概念设计的体现之一。
2.4基础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
整个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基础结构设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基础结构式,概念设计的应用能够将相对理想的效果发挥出来。由详细的基础结构设计进行表述,在此过程中,其涉及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即为合理选择基础结构设计方案类型,以不同的基础结构和地质特点为依据,对最为合适、合理、科学的方案进行选择并设计,现阶段我国应用效果相对理想的基础结构类型包括桩地基、箱型基础和筏形基础等。桩基础指的是通过相应的桩基础结构对相应的地基结构进行构建,该类桩基础结构能够尽可能的促进基础结构承载力的提高,就竖直载荷而言,其作用价值较大;箱型基础,现阶段箱型基础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其特点以整体性和均匀性为主,从而可以尽可能的将建筑物上方结构形成的载荷向地下传递,以此促进其稳定性的提高。筏形基础,就现阶段规模较大,而且能够产生较多载荷的建筑结构而言,筏形基础结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而且相对理想。
2.5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计算中概念设计的应用
就建筑结构设计而言,分析计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部分设计软件的推广下,充分展示了分析计算的重要作用,而且分析计算的准确性与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存在直接关系,所以,需要加强对分析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视程度,通常来讲,尽管建筑结构设计期间,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分析计算准确性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一旦计算机计算软件选择错误,则会对分析计算的结构造成影响。所以,针对分析计算来讲,首先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分析计算软件进行合理选择,该步骤是概念设计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根据概念设计理念合理掌握分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此保证分析计算结构的合理性和充分性。
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应用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目前而言,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实际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对其进行改进,进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18):53-54.
[2]胡昌林.探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J].居舍,2018(27):82.
[3]周惠娟.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绿色环保建材,2018(9):99.
[4]胡波.建筑结构概念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82-85.
[5]梁建华.探析建筑结构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3):25.
论文作者:李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概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受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