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研究进展论文_苏佳伶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研究进展论文_苏佳伶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 530021

[摘要]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属于组织病理学范畴。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异常出血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以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妇科常见病,其中40%以上属于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癌发生临床。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人们对部分病有着崭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不同方面的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发现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并了解该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子宫内膜癌; 分子生物学; 癌前病变

1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阐述

1.1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分类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在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SGP)将其分为三类[1],即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又可分为单纯性不典型增生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且可以临床病理检查又可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该分类方法被WHO认可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原因是其能够较好的避免误诊以及过度治疗,但该方法也存在弊端,其受到个体因素影响较大,可重复性差,单纯性不典型增生较为少见,此分类临床意义欠佳,且单纯性、复杂性增生预后相似,不易区分。除此之外,还有分类方法将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分为腺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三类[2],此分类方法由于不同学者、病理医师的认识以及理解不同使得其在实际运用有一定偏差,从而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造成处理无效或过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后有人对ISGP分类法进行改进[3],将其分为增值性、内膜瘤变以及周期性子宫内膜,该分类法不仅包含范围较广,还具有较强重复率。

1.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临床表现

查阅资料可知[4-6],子宫内膜增生的女性患者会出现:①月经经期延长,此类患者多见于子宫内膜增生所致增生组织移位,使得月经量增多且经期延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卵巢功能异常;②性交疼痛,由于机体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从而引发炎症反应使得周围相关组织肿胀从而导致性交疼痛,十分影响夫妻之间的和谐生活;③痛经,是最为典型的一类症状,患者在发病前无既往痛经史,而是从某一次月经来潮时出现痛经,部分疼痛难忍需要进行药物止痛;④不孕,由于子宫内膜在激素水平影响下出现增生,在激素水平未收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会影响排卵功能,甚至不孕。因此,患者应该提高警惕,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保持平稳的心态面对病情,切忌过躁。

1.3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因病机

研究显示[7],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雌激素的异常分泌以及过度刺激存在一定相关性。2005年,王言奎[8]等人探讨了雌激素受体(ER)α和β亚型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关联性,结果显示ERα mRNA在单纯性和复合型增生组织中呈现高表达,而在不典型组织中呈现低表达,ERβ mR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在三种分型中表达差异不显著。提示ER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因素之一,ER长时间刺激子宫内膜组织,使其出现炎症反应而增生,由于排卵功能受到抑制导致孕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得内膜增生性病变加重。除此之外,2013年,单伟伟[8]等人研究了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代谢性异常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1-IR)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与其呈密切相关。提示代谢异常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相关代谢紊乱多出现于肥胖人群,故需要加强肥胖人群的监测。目前临床上针对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较少,且病因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1.4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治疗方法

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9] ①孕激素抵抗治疗,一方面孕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增生的子宫内膜,使其萎缩退化,另一方面孕激素能够抑制ER表达与释放,从而减少其对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同时促进细胞分化,抑制子宫内膜增生。②促行线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此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内分泌调节轴,改善内分泌,抑制子宫内膜增生。③其他,如达那唑、安宫黄体酮等。(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大,药物治疗失败,癌变可能性大的已生育妇女。

2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1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均有一定癌变倾向,且与子宫内膜癌属于同源性上皮病变,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广泛应用,有研究显示[11-13],MMP2、Ki67以及CD44v6是子宫内膜癌的特征性表达因子,MMP-2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到降解基底膜为肿瘤血管形成提供条件,同时参与肿瘤细胞外基质重塑,在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CD44v6是CD44的一种拼构的变异体,其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Ki67是一种有丝分裂相关蛋白,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其可以参与子宫内膜增生以及肿瘤生长。2011年,陈晓丽[14]等人研究MMP-2以及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发现,二者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在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也有增高表达的趋势。2012年郑秀英[15]采用曼月乐环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Ki67在治疗后表达水平被明显控制,提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中MMP-2、Ki67以及CD44v6可以起到癌变预测作用,也说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3 讨论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以分为单纯性、复杂性和不典型增生三类,其主要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雌激素水平分泌异常,长期大量刺激子宫内膜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内因,且占主要地位,遗传因素在其中也具有一定作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存在DNA修复缺陷,可证实遗传因素是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代谢因素、肥胖、无排卵、多囊卵巢症以及外源性雌激素应用等均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以确定的癌前病变,尤其是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这可能与MMP-2、Ki67以及CD44v6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不断累积所致,子宫内膜增生需要进行细胞有丝分裂,因此Ki67进行过表达,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胞质重塑,此时MMP-2分泌表达量增多,除此之外MMP-2还可降解基底膜,使得基底膜被破坏,引发炎症反应,同时血管内皮因子(VEGF)分泌增多,促进增生组织血管形成,进而使得CD44v6阳性表达,使得部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发生癌变。因此需要掌握早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临床表现,通过二级预防及早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

4 体会

健康人群需要掌握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相关危险因素,尽量避免肥胖以及长期过量应用雌激素,经常进行体检,做好一级预防。如果已经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需要尽快确定分型,并根据分型以及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做好二级预防。对于已经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努力提高自身生活质量,防止病情继续发恶化,促进疾病转归,做好三级预防。

参考文献

[1]孔令非.WHO (2014)女性生殖道肿瘤分类中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新变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5(1):1-3.

[2]孙维纲.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命名、分类及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1):648-650.

[3]蒋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72例[J].中国药业,2015,7(9):97-98,99.

[4]Mittal,K.,Salem,A.,Lo,A. et al.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istinguishing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from complex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J].Human Pathology,2014,45(1):98-103.

[5]Truskinovsky,A.M.,Lifschitz-Mercer,B.,Czernobilsky,B. et al.Hyperplasia and carcinoma in secretory endometrium: A diagnostic challen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ists,2014,33(2):107-113.

[6]Gottwald,L.,Pasz-Walczak,G.,Piekarski,J. et al.Membrane expression of trail receptors DcR1 and DcR2 in the normal endometrium, 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 and 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ncer[J].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14,34(4):346-349.

[7]翁梅英,李琳,冯淑英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8):2769-2772.

[8]王清娟,王言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ELP1/MNAR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相关性[J].齐鲁医学杂志,2012,27(5):383-385.

[9]单伟伟,罗雪珍,宁程程,,等.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关系[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6):639-644.

[10]胡燕军,朱依敏,黄荷凤,等.异常子宫出血药物治疗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3,5(5):344-348,360.

[11]李丽,郭东辉,王轶英,等.子宫内膜癌病理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11):806-808.

[12]秦燕,王肖力.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 MTDH、Ki67表达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26):60-62.

[13]樊艺,韩克.Ki67ER及PR在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后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性激素水平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86-3989.

[14]高萍,李晓云,陈晓丽,等.子宫内膜癌中MMP-9、CD44v6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6):300-301.

[15]郑秀英.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D].温州医学院,2011.

论文作者:苏佳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研究进展论文_苏佳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