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培养所有职工安全习惯的积极措施。以此为火电厂的安全提供相应保障,促进其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火电厂;安全管理;习惯养成
引言
火电厂安全风险因素较多,在安全管理中可以发现由于安全习惯并未养成,出现了诸多安全隐患和漏洞。为了解决火电厂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我们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应对措施。
1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问题
1.1员工安全意识低,危险点分析控制工作开展不足
危险点是指作业过程中极可能出现事故的地点、位置、场所等。具体工作中,因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低,无法通过危险点分析的开展有效控制整个作业过程,进而出现安全事故。因长期以来对安全管理考核的过于重视,导致无法从思想、态度与价值观上提升员工安全意识,进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无法禁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安全监管机制匮乏
从当前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中潜藏的安全风险来看,多数火力发电厂并未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虽然部分火力发电厂建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但是落实层面并未真正细化,生产环节并未延续安全管理氛围,部分车间或班组并未全面开展安全监督管理事宜。故而,在出现或检查出安全风险事件后,也同时出现了相互推诿的问题,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习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被动干扰。同时,在发生安全事故后,管理层面的人员仅是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未曾对相关设备进行调查,导致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影响最终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果。
1.3安全规程执行不严,习惯性规章现象频发
习惯性违章是指长时间形成短期内无法改变的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的行为。因习惯性违章并不是每次都产生安全事故,进而导致大量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差。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常常表现为无法自觉遵循规定,严格执行工作规程,从而增加习惯性违章的频率。据大量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火电厂单位安全事故产生的事故,90%以上为违章相关,其中属于习惯性违章的比例高达78%。
2火力发电厂养成安全管理习惯的积极措施
2.1建立安全奖惩制度
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是培养职工安全意识和习惯的初级任务。一方面,对于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者,能够及时排除事故隐患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者,应当给予正面的表扬和相应奖励。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环节中出现巡视不到位,亦或不及时,造成了相应事故隐患或,及故障隐患的主体责任人,需要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只有赏罚分明才能树立安全习惯标杆,支持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效能逐步提升。但在构建安全奖惩制度时,应注意避免使工作人员产生负面情绪,应酌情对其进行奖惩。在奖励过程中,最好采用通报表扬,并对其发放相应的奖励金。但在批评中,避免在公共场所对其进行批评,使其心理产生负面情绪,难以进行正常工作。因此,应合理的构建安全奖惩制度,以此保证火电厂的安全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制
为保证火电厂运营安全,降低事故率,必须进行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分解。在安全管理方面各级人员职责明确的前提下,必须严格执行其职责,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同时,保证安全是人民需履行的责任与义务,要求火电厂单位所有人员同时努力。在大力推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制。厂经理办公会,对每周单位安全现状、事故调查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公司领导层所需决定的安全事项加以分析。安全委员会,对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具体执行状况充分了解、掌握,并对单位整体安全现状与安全工作实施情况定期分析,并向总经理办公会进行安全战略改进建议的提出,同时对其他安全小组工作进行全面监督。部门例会机制,运营部各专业需进行部门例会的定期召开,针对安全事项在各级会议中进行商讨、决策等。
2.3强化设备及生产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
设备是火电厂安全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只有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才能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在设备管理中必须做到通过大小修、低负荷时及时消缺,才能确保设备的质量。在对火电厂生产部位存有安全隐患的位置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维护、保养与试验设备,以此对设备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并完善技术诊断工作。
2.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在危险因素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与健全的基础上,可通过日常检测与定期维护及时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按照隐患的特征与程度,划分等级,实施信息反馈、整改,如能在现场及时整改则应做好整改工作,如无法及时整改则需进行相关通知书的下发,并在整改期限内完成。如安全隐患程度较为严重需先停工,在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并做好各项记录工作。
2.5安全培训机制的建立
员工安全思想、管理、意识有效提升的途径为安全培训机制的合理建立。在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通过安全培训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可有序、分批对员工实施安全培训,在安全教育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水平。除此之外,还需分期、分次对安全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专业培训,在相关考核制度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在岗安全培训与专业培训,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整体安全意识,提升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并在相关法律法规作用下,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并选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各业务范畴安全表现不断提升,保障电力设备、电力系统与操作人员的安全,实现火电厂运营安全管理目标。
3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种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将督促所有职工对生产流程加以重视,防范安全隐患,实现标准化操作,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安全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制度导向约束,为此建议火力发电厂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完善职工安全生产公约,落实标准化操作制度,加强人性化安全管理。通过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强化所有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并培养出相应的安全习惯,为火力发电厂的整体生产安全性做出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军.火电厂安全管理中的风险与防治策略[J].科技风,2018(21):195.
[2]于彦刚.火电厂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模式及基建实践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205-206.
[3]王军.防人因失效安全体系在北京京西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中的创新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193-194.
论文作者:王远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火电厂论文; 火力发电厂论文; 习惯论文; 工作论文; 单位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