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形式与审计方法_技能培训论文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形式与审计方法_技能培训论文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套取的形式及审计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技能培训论文,形式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为了转移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由政府“埋单”、学员享受免费或补贴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但审计也发现,一些培训机构使用多种办法套取培训补贴。

其主要手法有:1.与劳动中介机构合作造假。有的培训学校到劳动中介机构收集未参加培训但曾经登记职介人员留存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编制培训档案。2.培训机构联合造假。例如,A培训学校把在B培训学校培训人员的信息进行复制,编制培训档案。3.旧资料翻新。有的培训学校把以前年度培训学员的信息资料进行复制翻新,编制成当年的培训人员资料。4.与企业联合搞无效培训。有的培训机构与商场、超市、宾馆联合,年年对工作人员进行礼仪培训等,而培训的内容是这些工作人员早已具备的最起码的常识。5.培训内容“短斤缺两”。培训学校以低技术级次的培训争取高技术级次培训的补贴。例如,一般电脑培训各部门是按中级500元/人次的标准进行补贴,但很多培训机构对学员只进行初级培训(物价部门定价电脑初级培训120元/人次),却套取500元/人次的培训补贴。

根据套取培训补贴的方式和手段,应采取以下审计方法:1.利用AO审计软件查询筛选。在对一个地区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进行审计时,将本地区当年和近几年的由政府免费培训的各类学员的电子信息资料全部导入AO审计软件进行整理,利用SQL语言,打破学校界限、年度界限,按身份证号码进行查询,将同一身份证号码在同一年度和不同年度参与多个培训学校和多个专业培训的,全部筛选出来加以整理,作为重点进行审计调查、核实。2.询问、函证培训学员。审计人员应进行充分的审计调查,对培训学员比较集中的商场、超市、工厂企业等要亲自去调查、询问当事人,核实情况,看其是否参加了培训,是否存在无效重复培训,是否存在培训内容“短斤少两”等问题。同时,根据培训档案上学员的地址及联系电话,进行电函和信函,扩大核实覆盖面。3.调阅培训人员相关资料进行核查。通过调阅培训学员的培训笔记、作业、考试试卷、培训签到等进行字迹核对,看是否一致。查此学员是否参加培训、学习资料是否为他人补办等。

标签:;  ;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形式与审计方法_技能培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