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论文_金锦屏

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论文_金锦屏

安徽省广德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金锦屏【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皮损结痂、痂皮脱落时间及神经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阿昔洛韦;窄谱中波紫外线;带状疱疹;效果观察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和多发的病毒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1]。目前其治疗多采用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细胞及防止感染等方法,但疗效常不甚理想,患者发病后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时,易导致病程延长和后遗神经痛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皮肤科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3.6±5.3)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 4.52±1.14)年。所有患者因存在典型红斑簇集性水疱疹而确诊,伴随神经痛。除外免疫功能低下、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哺乳期和孕期妇女、光敏史者,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 阿昔洛韦注射液 5mg/kg 静脉滴注,配合维生素B1及甲钴胺口服治疗,治疗10天。②观察组: 给予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阿昔洛韦给药方法同对照组。运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对患者局部皮损组织进行照射,紫外线波长 310~315 nm, 照射距离设置为 30 cm,初始剂量0.3 J /cm2,后根据照射后局部反应情况逐渐增加剂量,隔日治疗 1 次,照射眼睛时做好防护。治疗10天。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判[2]: 痊愈: 疼痛完全消失、皮损消退及结痂脱落; 显效: 疼痛明显减轻,皮损大部分消退,疱疹基本干燥结痂; 有效: 疼痛减轻,皮损减少,疱疹未向四周扩散,部分疱疹干燥结痂; 无效: 疼痛及皮损无明显减轻,疱疹无干燥、结痂,并向四周扩散。总有效=痊愈+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配对X²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 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见表 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治疗的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40 22(55.0) 17(42.5) 1(2.5) 0(0) 97.5 对照组 40 14(35.0) 18(45.0) 5(12.5) 3(7.5) 80.0 X² 4.5070 P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止疱时间及皮损结痂、痂皮脱落、神经痛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

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s,d)

组别 例数 止疱时间 皮损结痂 痂皮脱落 神经痛缓解 观察组 40 3.17±1.04 5.08±1.43 11.53±2.45 4.15±1.28 对照组 40 5.21±1.19 8.21±1.58 14.67±3.06 6.32±1.55 t 8.1638 9.2893 5.0661 6.8273 P <0. 05 <0. 05 <0. 05 <0. 05 3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炎性神经性皮肤病,患者常因急性期用药不当、治疗不及时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种原因使患者易出现脑膜脑炎及后遗神经痛等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确切,其可抑制炎性反应,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可对皮神经末端产生影响,刺激角蛋白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从而实现对LCs抗原传递功能的抑制; 窄谱中波紫外线可减轻表皮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4]。阿昔洛韦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和细胞激酶作用下逐步磷酸化,生成阿昔洛韦三磷酸,干扰病毒 DNA 聚合酶,抑制病毒 DNA 复制; 阿昔洛韦还可在 DNA 聚合酶作用下,中止病毒 DNA 链延伸[5]。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说明,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谢振生,莫巧莉,黎彩霞.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及预防疱疹后遗神经痛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6,8(1):80-83.

[2] 陈胜平, 陈锦华, 陈向齐,等.阿昔洛韦联合高能红光和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免疫功能下降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6(3):146-148.

[3] 罗丽.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3,33(5):93-95.

[4] 雷磊.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3A):80-81.

[5] 盛景祖.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2010,27(4):212-213.

论文作者:金锦屏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阿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论文_金锦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