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高胜影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高胜影

高胜影 河北省广宗县董里中心小学

摘要:农村小学作文入门教学是指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教师所开展的作文教学活动。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写作文的起步阶段,许多同学都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怕写、厌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搞好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儿童初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作文开端,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入门教学是指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教师所开展的作文教学活动。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写作文的起步阶段,许多同学都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怕写、厌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搞好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儿童初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作文开端,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入门教学呢?根据本人多年在一线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觉得指导学生入门写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做到“心中有物”

1、改变观念,体验生活

常言道:“观念比行动更重要。”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新的教学理念,作文教学就不会有事倍功半的效益。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多对写作本身及儿童写作心理进行研究,不能总习惯于指导学生作文,写什么和怎样写,要将作文教学与“以人为本, 尊重主体,张扬个性”的现代教育理念紧密联系起来,不同年龄层次 学生的作文素养和能力要求都不尽相同,按道理,其训练方法也不同。我们倡导“生活作文”,坚持“从实践中来”的作文教学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践。“生活作文”强调的是一切来源于生活,它包括兴趣与体验。让孩子在他那种率真而透明,拙朴而天真的感觉中随心所欲,任意挥洒,看见什么就写什么,想什么就写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这就是“生活作文”最理想的境界。儿童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的认识,无可厚非。“生活作文”观正是顺应孩子的这种思维认识特征。

2、感悟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写好“两记”,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终南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 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 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浅,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采下一采的“劳动所得”,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读书札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三、注重鼓励学生放胆表达,让学生思想自由驰骋。

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脉题材,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上想象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放胆表达,教师可以采用写想象作文的形式进行训练,想象作文工文最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自由驰骋的了。相信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会为学生的奇特而又丰富的想象所折服。

四、游戏引导,激发情趣——快乐作文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星期愉快教育,快乐作文模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快乐的心境,把自己的快乐体验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倾注于笔端,使习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发自觉的行动,体现“文如其人”的精神,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快乐作文模式教学强调激发习作兴趣。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游戏情境,体验乐趣,抒发感受;实践情境,体验成功,得到发展。快乐作文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按照“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生活”理念来设计出能够和作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快乐作文教学活动不拘一格,鼓励多类型作文,充分体现习作个性。努力做到作文“日记化”,降低行文难度;作文“书信化”,拉近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作文“诗歌化”,激发创造性想象空间;作文“课文化”,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快乐作文是一种崭新的以游戏为教学手段的作文课。它完全打破了以往命题作文的旧模式,让孩子们最轻易地赢得了“攫取生活素材”和“产生写作激情”这两大写作基本条件,为他们步入写作的美好殿堂,洞开了趣味而科学的大门。

论文作者:高胜影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高胜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