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李德与沐浴春风&江苏省淮安市文明城乡建设调查报告_正能量论文

教育新李德与沐浴春风&江苏省淮安市文明城乡建设调查报告_正能量论文

育心立德,共沐春风——江苏省淮安市文明城乡建设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淮安市论文,江苏省论文,城乡建设论文,调查报告论文,春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1年10月21日到23日,国家统计局淮安调查队在清河、清浦、淮阴、楚州等四个区和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文明城市建设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近年来该市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宣传道德模范活动知晓率达到91%;知晓本市各社区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的市民达90%左右;支持帮助遇到危险的人、愿意捐献骨髓、认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每个市民都必须遵循的,均达到了90%以上。

“四心”“四德”打造淮安道德建设特色品牌

2012年,作为“育心立德”行动的深化和推进,淮安市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做受人尊敬的淮安人”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意见》,通过推进六项工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忠于祖国、奉献社会的道德规范,做爱国爱乡的淮安人;践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道德规范,做尽心尽责的淮安人;践行谦恭文雅、真挚好客的道德规范,做明礼有礼的淮安人;践行诚实守信、有诺必践的道德规范,做说到做到的淮安人;践行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道德规范,做能帮就帮的淮安人;践行艰苦朴素、富而不奢的道德规范,做克勤克俭的淮安人;践行胸襟广阔、宽容大度的道德规范,做开明开放的淮安人;践行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道德规范,做自尊自强的淮安人;践行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道德规范,做“三创三先”的淮安人;践行为官一任、造福一一方的道德规范,做亲民爱民的淮安人。以周恩来家乡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迎庆党的十八大召开,当好省第十八届运动会东道主,为建设“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新淮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撑。

弘扬新风 道德模范催生良好社会风尚

淮安市着力发掘、培植、弘扬了一批在道德建设中叫得响、过得硬、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了季度年度新人新事、“道德模范”“凡人善举”“凡人创举”“凡人壮举”“做受人尊敬的淮安人”系列评选。淮安市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张能平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唐真亚、李玉梅和王如凤等3人入选第三届全省道德模范。在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该市张国凡、周凤英、何南江等1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在全国、全省“双百”“双六十”感动中国英模人物评选中,刘老庄连在全国榜上有名,吴运铎、李公仆、李桂五以及王伟章、郑兆财在全省光荣当选。唐真亚的先进事迹,先后在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联播》中被专题宣传推介。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走基层——劳动者之歌)以“女子下水道疏浚班的苦与乐”为题,播报了淮安市市政设施养护处下水道“郭玉凤班”的先进事迹。淮安市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模范巡回宣讲活动。在《淮安日报》开设专栏,宣扬感人事迹。运用《淮安文明网》,发挥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作用,通过微博等形式进行宣传。市电视台公共频道《直播淮安》栏目推出《爱心连线》节目,每周三、六播出该市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各类英雄人物、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评选、弘扬和宣传,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激励效应。

加强帮扶农民道德育培行动势在必行

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2012年起,该市将以“做受人尊敬的淮安人”为指向,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道德标杆型、知识技能型、艰苦创业型、市场开拓型、致富带动型农民育培行动,以“民富村美风正人和”为目标,深入实施“城带乡、创文明、促和谐”帮扶行动,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紧贴广大农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追求和服务期盼,以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精神为主导,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经营管理素质以主线,以富裕农民、发展农业、贯彻繁荣农村为主旨,打造该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置的新特色和新亮点。

标签:;  ;  ;  

教育新李德与沐浴春风&江苏省淮安市文明城乡建设调查报告_正能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