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论文_杨媛妮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论文_杨媛妮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1

摘要:近几年,社会正在被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影响着,给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带来极大机遇,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我们务必要直视这种挑战,应用好新媒体,这对于增强高校党建工作,有极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 分析研究 新媒体 多元化

现阶段,互联网+战略已经全面部署开来,互联网在与党务和政务等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结合,将逐渐改革和拓展党建、政务工作的模式和方法,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起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一定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因此,我们要抓紧机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媒体党建系统,并且要不断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高校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和严肃性,努力让广大高校党员在新媒体技术下获得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进步。

一、打造新媒体党建工作的现实必然性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一定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因此务必要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保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教育以及党建宣传工作能够稳定、长远发展。作为培养党的后备军以及助手的重要措施,提高运用新媒体开展教育与宣传非常重要。教育宣传的方式直接决定后期效果是否理想,对于刚刚形成思想意识的大学生而言,互联网等等一些新媒体,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表达空间,对于培养他们的性格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举措。但网络空间的虚拟和现实常常容易混淆、言论的群体极化等等现象也会对大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了防范反动势力以及非主流意识的深入,就务必要对大学生开展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年龄特点的教育宣传。通过传播正面的政治理念和人生观点,来为培育党的后备力量和助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互联网时代党建新媒体运用的对策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我们迎来了群体传播多元化的时代,当今时代最大的特点在于大众群体的自发聚集,相互之间是陌生的,无法控制信息的来路与走向,成为大众手中的话筒,使得利益的表达与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同时也因为相互陌生,成为具有风险的传播形态之一。因此,不仅要发挥新媒体带来的优势,还需要防止运用不当可能造成的危害,所以准备工作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媒体更好的为党建宣传和教育发挥正面的效用。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党建宣传和教育工作必须有一个平台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用的价值,因此传统媒体给党员教育和宣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新媒体也能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展示空间,除此之外我们需要不断汲取运用传统媒体的经验,不断提升利用新媒体的水平,继续发挥好党员教育和党建宣传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云技术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创新性应用

现阶段,大部分院校领先运用以云计算为主要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探索了互联网+党建的模式,具有创造意义的启用了党建云,载体是电脑或者手机终端,以突显出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党员的主体位置,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基层党建的积极性,党员不受任何限制,牢牢把握住学习主动权,真正做到了学习、工作不耽误的状态。也就是第一时间掌握党员在线的学习状态,能够有目的性的丰富学习资源。通过规定信息内容以及上传时限,真正实现了对基础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情况的实时监督。其次,信息向全校内各组织以及党员全面公开,让所有人时刻进行学习,互相进步。逐渐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学习环境。通过设立云平台数据-时统计功能,能够有效对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施监督。党建云平台在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3.1实现党员管理全覆盖

管理云平台的建立,为党建管理工作创建了新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以党委为中心,基层学术组织和教学科研团队交错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提高集基层支部内部的协同合作,有效提高了整体工作质量,这对于促进学校中心工作而言,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次,要给各个支部活动自主权,不断下移工作重心,采取统一思想和丰富形式的理念,使各个党部的工作方式更加多样。

3.2创建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新模式

通过不断加强党内学习与坚持持续学习来提升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在党建云上进行学习,包括两学一做专题辅导和政策法规等等模块,保证两学一做能够深入党员内心,组织生活落到基层。线下要认真明确学习内容,统一打印各项党建材料,并且还需要定期组织集体学习党章,采取“以考带学”的方式检验广大党员的学习成果。

3.3强化制度体系建设

将所以制度文件和发展规划以及重要决策发布至党建云平台上,与此同时设立领导信箱,基层人员一旦有自己的建议或者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随时前来投递。同时建立电子邮箱等等多条问题反馈机制,让我们不是被动的接受监督。其次,通过宣传规整制度,来不断强化党员规矩意识以及纪律意识,提高党员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与研究可知,为了确保互联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能够顺利、健康的执行下去,各大高校还需要建立互联网+高校基层党建领导机制与出台一系列相关制度保障,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加强相关组织领导,保障其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郑泽萍,林梦洁.“互联网+”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现状及路径探讨——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2)

[2]谢俊波.“互联网+”时代党建知识服务平台的应用创新路径探究[J].出版广角,2018(20)

论文作者:杨媛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论文_杨媛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