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中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基于“仪式观”的视角论文

《见字如面》中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基于“仪式观”的视角论文

《见字如面》中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基于“仪式观”的视角

张诗逸,陈瑞娟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 《见字如面》是一档以阅读、点评书信为主的文化类情感节目,它从书信的个体记忆出发,讲述个人情感经历、唤醒怀旧情绪、展现历史镜像、启迪现世思考。作为一档节目,其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仪式,其艺术形式也具有仪式化的特征:通过内容环节和舞台符号形成的仪式感,重塑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正向的、具有信仰性质,对其重塑的可以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以达到序化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 个体记忆;集体记忆;仪式观

《见字如面》是一档文化类节目,第一季豆瓣评分达8.9分,第二季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3分,其优秀反响可见一斑。该节目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那么它选取了哪些内容,使用了什么手段,又是达成了什么样的意义呢?本文认为:该节目通过挖掘并传播个人书信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情感,从个体记忆出发,建构一种书信的集体记忆,以引导社会文化风向,即通过“仪式化传播”实现了序化社会的目的。

Danu能够导致HepG2细胞发生自噬,呈浓度和时间依赖。Danu作用细胞24 h后,0.1 μmol组及0.5 μmol组的自噬细胞比例分别为21.5%和30.0%,显著高于8.9%。0.5 μmol Danu作用12、24、48及72 h后,实验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2%、15.2%、23.8%和30.7%,和对照组(8.6%)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图7)。

一、记忆的呈现: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见字如面》以书信中的故事召回历史记忆,从个体记忆出发激发怀旧情绪;使用正向情感题材引起共鸣、诱发思考,并建构一种新的集体记忆,即社会是和谐整序的。

“情感在媒介传播中,经常被传播者当作一种表现性工具来使用,以此创造出更好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实现传播意图[1]。”再者书信中传达出来的情感可以成为传播的内容。《见字如面》调动情感的手段是怀旧情绪的利用。该节目从个体记忆中的故事出发,引发怀旧情绪,从而达到传播效果,达成传播目的。

节目总导演关正文曾经提及,节目的宗旨是讲述中国故事。故事之“故”意味着它是历史的,讲故事伴随着引发怀旧情绪的可能。书信的内容是有历史的,其本身的发展也关照历史的变迁,适合于作为激发怀旧情绪的符号。该节目以书信为主要符号。书信是个体记忆的一种表现形式[2],也就是说,节目从个体记忆出发来激发怀旧情绪。

大多数年轻人不会单纯为老字号而埋单,甚至认为老字号不够新鲜、不够有朝气。为了迎合主流消费者更追逐时尚和潮流的特性,青岛啤酒作出了变革。青岛啤酒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啤的年轻化首先是以“快时尚”品牌的速度打造新品。

节目所选书信题材与个人情感高度相关[3],涉及个人对恋人、亲人、友人、国家、社会、民族的强烈情感。有展现人际间真诚的,如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有展现个人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担当与热爱之情的,如詹天佑写给诺索布夫人的《好像我成为了中国最佳的工程师》;有展现苦难中意志的,如陈寅恪写给傅斯年《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这些书信传达的多为正向情感,这种正向情感即是节目想要向观众传递的内容: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亲近、真诚的;人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和谐的。

然而记忆在传播过程中是失真的。首先,记忆在产生过程中失真。记忆不等于本能,而是一种选择或筛选机制。这就意味着在写信人在写下信件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有选择、有意识的支配,写下来的东西是他塑造的一种新的记忆。

第三,环节设置形成仪式感。节目中仪式感的形成包括三个部分:读信嘉宾将观众拉入规定情境、拆信嘉宾点评、受众参与。保罗·康纳顿指出:“有关过去的形象和有关过去的回忆性只是在操演——即仪式中传送和保持的。……在重复的操演中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得以强化和延续。[5]”《见字如面》的节目流程正是这样一种操演,正是将建构的集体记忆在这三个部分间复流转。意义互动交换,才将这种集体记忆传送、保持,也正是在“反复”中,仪式感得以立。这三个环节中,受众参与是尤为重要的“反复”过程。首先,观众从节目的被动观看者变成了文化的主动学习者,这样的良性互动便使学习的过程呈现出较强的仪式化特征[6]。其次,当下的观众可以通过现场参与表达自己的意见,场外更多的观众还能够利用弹幕在网络上进行评论。在大量的语言的重复中,“回忆”数量级地被重复操演。

此外,仪式还是节目中的一种艺术手段。节目制作人员通过营造仪式感构建记忆。在电视艺术中,观众在观看电视时所表现出的“仪式感”即为观众的观感方式,这种方式与节目形式与内容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4]

二、仪式化传播:构建记忆

《见字如面》作为一档节目本质上是一种仪式传播,这种传播有效地构建了新的集体记忆。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具有宗教仪式一般的社会功能,作为人类的互动和交往,序化和整合社会传播具有形式化和仪式化的特征,即便是大众传播也具有很强的仪式性。

再者,社会记忆本身对名人的私人记忆塑造更多。节目所选取的书信为名人书信,名人既为单独的个体,又代表着某个群体(利益群体、社会力量群体、舆论群体等) ;同时,他们的私人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叠较常人更多。这种认同意味着他们更难表现出越出社会记忆框架甚至与之相悖的情感,于是阅读名人信件强化了集体记忆的正向特征。

节目以多种手法形成仪式、制造仪式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内容设置凸显仪式感,包括书信本身的仪式感和书信内容的真诚郑重带来的仪式感。较之现代媒介,书信经历手写、封缄、送递、贴邮票、投邮筒等繁复过程,经专门的邮递员之手才可到达收信人手中。正因为传递之慢、之不便,写信人下笔更为认真郑重。收信人焦灼以盼、小心拆封、句句顿读,方显双方情深义重。再者,书信格式随历史流变,不仅承载着内容的诚恳,更积淀了历史的厚重。

该节目不仅在传播过程中天然的具有仪式化特征,而且以丰富的手段强化了仪式感。节目制作人员的苦心经营必然有其目的性,即对节目宗旨的反复强调。

使用STLINK 模拟器进行调试电机输出的PWM波,以查看PWM 波变化范围是否满足需要、增加或减少是否符合正常标准、以及是否会发生大的波动。通过设置,当基本的PWM 值设置为4500 和5000 时,PWM 的波动满足控制要求。

设S△DIF=n2k,S△DGC=16k,所以S′=S四边形IFCG=(16-n2)k,S=3S△DGC=48k.所以

其次,个人书信在公开的过程中被建构——通过议程设置和仪式化传播——建构一种新的集体记忆。节目进程并非按故事本身的发展逻辑进行,而是经过了把关人的筛选和控制,按照设定方向发展,目的是表现和谐社会的景象。第一季第十一期,顾城写给家人的信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节目删除了不宜在公众前朗读的“自杀、杀人”等内容。全文近三百字,到舞台上仅剩一百来字。节目呈现出的顾城是天真无邪的,背后残酷的真实被筛汰,实际上这种集体记忆是乌托邦式的、理想而纯粹善的。如此种种的所有正向情感暗示创造出一种集体记忆:我们的社会是和谐整序的;生活、现实本身的无序、偶然、残酷被省略,仿佛并不存在。

实习单位和岗位的单一化。由于跟岗实习时间较短,很多餐饮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所以可以选择的实习单位较少。此外,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岗位的单一化,不能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被安排在了不合适的厨房岗位,对烹饪行业产生了不适应感。

第二,舞台符号制造仪式感,包括空间设置、影像资料的处理等制造的仪式感。该节目采用演播室录制、静态表现为主的呈现方式,有庄重的仪式之感。演播室在北京红砖美术馆,背景为红砖墙,设环形论坛,读信嘉宾站在舞台中央,前有讲桌,数百观众围坐其前方,空间如教室,有授道之感,是古老的仪式在今天的演变形式。读信嘉宾与观众的关系是郑重的,读信嘉宾是布道的核心。这种仪式化的方式注重展现写信人的心灵体验,直接投射其内心欲望。读信之前,主持人会介绍书信背景,她身后的显示屏会显示写信人的画像或照片。这些视频、图片多经过做旧的后期处理,呈黑白或暗黄色。这些复古元素间离开日常生活,营造了诗意的舞台氛围,让读信这一事件成为被郑重观看的特别事件,从而形成仪式感。

你可以随意调整球的位置和摆放方式。试着把它放在石头、沙地、泥土上,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在修图过程中,我们把水晶球上下翻转了180度,这样球中的场景就不会是颠倒的了。

三、仪式的意义:序化社会

《见字如面》被广为讨论,其传承优良传统文化、以史为鉴的意义是有目共睹的。节目以仪式的手段再现个体记忆、塑造集体记忆,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序化社会。

首先,再塑集体记忆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建构,以共享信仰。“历史”被呈现必然是为了“当下”的意义。该节目以情入手,以仪式的方式达到序化社会的目的。

詹姆斯·凯瑞曾提出“传播仪式观”,认为社会是一种“仪式的秩序”,即“对美学体验、宗教思想、个人价值与情感以及学术观念的分享”[7]。节目的读信环节提供了美学体验、展示了个人价值、分享了情感经验,点评环节分享了学术观念,最终以正向的情感引发共鸣从而牵引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

拆信嘉宾评点书信的环节偶有发生冲突,主持人会引导对话避免观点走偏,此外,嘉宾观点的冲突也是一种社会矛盾释放的方式,能够舒缓社会结构中的压力,消解一部分社会矛盾。节目以这样的形式达成序化社会的目的。如对第一季第二期林则徐写给夫人的《本来皇上还想照顾我》的点评过程中,许子东教授和杨雨教授的观点发生了冲突,主持人则快速把话题引开。

其次,从仪式观看,《见字如面》的传播作为一种仪式,不是“分享信息”,而是“共享信仰”,是以一种“团体”“共同”的身份吸引人们集聚至圣典。节目以平常人的情感切入,使观众产生共鸣,认同自己的情感和节目吻合。节目制作者为“共同体”,以情感为依托,节目中所有人产生共同的信仰。节目以情感手段联系了节目制作人员和所有观众。“温柔地”建构的集体记忆是正向的、具有信仰性质的,如爱国、友善、亲密、诚实……这展现出了中国社会温情、健康、蓬勃的形象,也会使观众倾向于认为现实生活也如此稳定和谐,从而加强了社会稳定。这种正向情感同时也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在情境中引导个人的亲社会行为,引导社会正常运转。这与孔子之“礼”异曲同工,《论语》为政篇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儒家五伦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不再有君臣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与家国的关系,这些与该节目的选材何其吻合。阅读夫妻、父子、兄弟、朋友、个人与家国之间呈现正向情感的书信,维护个人关系间的秩序,是社会序化的大前提。

四、总结

《见字如面》从书信这一承载个体记忆的形式出发,通过仪式建构一种正向的集体记忆,以此达到序化社会、传承优良传统文化、以史为鉴的目的;以渲染情感的方式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这为主流媒体引导社会和谐有序明示了一条好的道路。然而,节目阅读名人书信,难免有窥人隐私、消费名人之感,对于中国的文化类节目,我们或许还有更多更好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朱霜.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J].今传媒,2018,26(03):74-76.

[2]“私人记忆是一种微观记忆,包括自传或传记、日记、书信、手札 等多种形式。”赵静蓉.中国记忆的伦理学向度——对记忆危机的本土化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3(12):77-81.

[3]王恒在其论文《从私密到公开:〈见字如面〉中集体记忆的建构》附上该节目第一季所有书信主题的表格.本文依据此表格得出结论.

[4]吴思思,赵佳宝.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回归与创新路径[J].今传媒,2018,26(07):121-123.

[5]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9.

[6]殷文,毛子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情感能量与社会效用——以《朗读者》为例[J].今传媒,2018,26(09):13-15.

[7]詹姆斯·凯瑞著,丁末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27-0084-02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文化类节目情感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7NFUSPITP217。

作者简介: 张诗逸,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学生;陈瑞娟,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

标签:;  ;  ;  ;  

《见字如面》中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基于“仪式观”的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