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分析论文_李晓坤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分析论文_李晓坤

广州广保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03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未来建筑综合布线智能化也已慢慢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由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空间,还可以节约建筑成本,有利于建筑综合布线的提前完成。因此,加强对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智能综合布线的工作要点,从而更好地推动智能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分析

引言: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建筑主要是依托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来达到智能化的,其可以合理地将建筑与人相关联,让建筑内部彼此通信。而综合布线因为智能建筑的需求,而逐步变成探索的重要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将建筑中的多种信息相融合,让其构成完善的系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下面就对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

1.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组成

1.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在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中,主要负责分流主系统的工作任务,该系统在结构组成上主要由终端设备和各种转换装置构成,终端设备主要是指连接在信息插座上的各种类型设备,这些设备没有特殊性要求,包括设备端接口也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为了满足各个设备的信息自由转换的需求,工作区子系统还配有各种类型的转换头,负责对外部资源数据进行采集。并且转换头设施的增多,可以提升信息采集的广度,进而实现 RJ45 插座与各种类型、各种厂商设备连接的目的。

1.2水平布线子系统

该系统也是主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系统组成,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主要负责水平方向缆线的管理,对水平缆线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该子系统语音、数据均采用8芯双绞线,标准长度小于100m,且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 10m,当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 应适当减少一些,这样可以确保信息内容的稳定传输。

1.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属于主管理系统下属的分流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连接管理垂直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布线子系统中。该系统的主要设备有铜缆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铜缆配线架主要负责铜芯缆线的铺设和管理,光纤配线架主要应用于光纤设备的管理。两种设施在实际应用上保持着相对独立,不会干扰相互间的操作,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借助配线架上跳线管理的方法,实现布线系统动态管理的目标。

1.4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与干线系统的联系非常紧密,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将干线的输送压力进行分担,使系统整体输送压力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该系统的组成也非常简单,因为该系统是干线电缆运行过程中的路由器,除了和干线相连接之外,系统还会和总系统、子管理系统相连接,在主系统或子管理系统下达管理指令后,该系统根据相关指令内容进行调整,属于执行单元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类似,该系统也是借助光纤或铜线电缆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

1.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属于共享类系统,负责将各个系统间的信息进行整理,这样可以提升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减少主系统的工作负担。该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组与网络集线器构成,为了方便与其他系统建立联系,设备间子系统会通过安装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程控交换机等设备与系统设备建立联系,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联系需求,提高信息交换速率。

1.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主要用于统筹安排建筑物之间的联系,在建筑群之中,每一座建筑都属于独立的运行单位,为了提升建筑群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借助不同种类的通信介质与其他设备建立联系,常见的通信介质有光纤设施和大对数铜线电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最终控制系统所在位置为核心对外辐射连接,使其形成网状信息采集系统,并且在建筑群中设置子管理系统,这样可以辅助主系统进行管理工作,进而提升管理效率。

2.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施工中的科学控制方法

2.1协调好综合布线技术与建筑工程之间的统一

综合布线技术施工与智能建筑施工关系紧密,在进行综合布线技术施工前期阶段,就需要将建筑预留孔位置及空间布置科学进行设计,提前将建筑混凝土浇灌管道和布线盒以及配线箱等基础设备在智能建筑施工中进行预埋,这样才有利于后期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施工的开展。

2.2充分了解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图纸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施工过程中,技术施工人员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内容开展施工,对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充分进行了解,做好布线施工前与整个智能建筑施工之间环节的协调统一,避免发生由于交叉问题而影响整体工程施工的情况发生。

2.3科学进行综合布线施工

在进行综合布线技术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金属管的敷设和空间位置的预留工作,保障建筑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促进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对管线的敷设工作开展。并提前检查好线缆的规格标准和位置空间,确保符合综合布线设计要求,避免发生线缆出现打弯不直的现象,科学合理地进行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施工,实现建筑智能化。在布线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各分区的不同实施工作,具体内容如下:第一,进行工作区线路铺设时,安装在墙面的信息插座盒、集合点配线箱体底部距离地面300mm,同时每个工作区至少配置一个220V的交流电源插座;第二,进行配线间线路铺设时,如果建筑楼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水平缆线长度在90m范围之内,并设置1个配线间,如果超出则应设2个或两个以上配线间;第三,进行设备间线路铺设时,每座建筑至少设置1个设备间,当语音交换机和计算机网络交换机不在同一个机房的时候,需设置2个或2个以上设备间。

2.4线缆之间的相互连接工作

当前,光纤光缆以其自身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性强等优点被人们所青睐,随着光纤光缆的不断应用,有效提高了综合布线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在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连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直接影响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后期的正常运行。对综合布线进行连接时需严格检查线缆上的标签,按所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连接,确保线缆连接稳固不出现接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硬件和双绞线缆之间进行连接时,确保满足特定要求,检查是否正常连接。

2.5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验收

在进行智能建筑综合布线验收和检测过程中,电缆通道和链路的检测验收是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需要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智能建筑综合布线隐蔽工程验收,并详细做好相关工程验收记录,是保障综合布线施工和智能建筑协调统一,保障整体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施工质量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根基是以开放性与可靠性等特征为一体的综合布线系统。假设要加强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就必须要将工作区间系统与干线系统设计好。如此一来不但能够防止各系统单独设计和重复施工,而且还能够有序开展弱电系统布线整体设计。与此同时,还可以借此科学使用建筑空间,让原本混乱无序的建筑变得井然有序,同时还将管理维护水平提升了,不仅节省了成本,并且还提高了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曹本军.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法探索[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2]梁征.智能建筑弱电设计方案与综合布线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3]徐传通.面向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J].通讯世界,2019.

[4]冯小东.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弱电设计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

论文作者:李晓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分析论文_李晓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