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_徐斌

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_徐斌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海盐 314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合核电厂运营单位的应急措施来说,提前要准备的工作是监管机制与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还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响应积极措施,建立了一套核电厂运营单位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该评估的方法就是包括定量化的性能指标的评价体系和定性的检查发现的评价体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两体系在显著确定程序辅助下形成综合评价的结果,评估方法可以协助相关的单位来进行相应积极的措施,及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合理分配职责以及监管的资源。

关键词:核电厂运营单位;措施;评估方法

核电厂运营单位的应急准备与相应是一门技术复杂、社会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核应急响应能力直接关系到核应急情景下的核设施的安全控制、公众健康和环境的保护水平,这样可以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建立和保持适当的核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意义。

1.评估方法建立的基础

核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对核应急准确情况进行评价,在目前阶段中很多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提出标准和技术规范都是这一思想的,而非核领域内所推出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方法体系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另一种是对核事故应急过程中对其的核应急响应行动进行评价,但是再实际中对于实际事件的应急响应是有限的,很难全面系统地检验应急响应能力,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体系应该能够兼顾上述两个方面,并且与日常行动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可以自我完善,可以追溯和具有一定预见性评估才是比较理想的评估方法。

在相关的研究所中可以看出,尤其是建立反应堆监管程序来评价出反应堆安全运行的水平,并且提高了反应堆安全检查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公开信,主要的目的就是再降低监管的成本和节约监管的资源。

当然在目前阶段中,基于风险指引监管理念在反应堆安全管连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应用日益广泛,并且在很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这样为我国适应核电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核电大国的优势,能够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监管资源,加强核电运营单位积极参与其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估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核电厂应急能力建设和监管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了。

2.评估方法的技术框架

2.1 总体的框架

推荐的核电厂运营单位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方法包含基于性能指标和检查发现两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以及相关的评价准则。

性能指标和检查发现两个方面的评估结果,为应急响应能力的综合评价并且最终形成监管当局行动策略来提供基础,当然PI是量化指标,而对IF来说是定性指标,这样定性指标是需要满足量化指标的,但是并没有覆盖所制定的领域,对于不同所设定的性能指标,所选择的也是不同的,这样量化指标是根据对应急响应能力功能影响的程度赋予相应的程度是比较高的,在核电厂运营单位方面,是需要进行评价的,并将评价基础数据和结果等提交给核安全监管的部门,由一定的核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评估,通常在日常的监管上是有着一定的驻场监管员部门来进行评估,完成后进行记录,并且上报,最后,性能指标的评价结果和检查发现的评估结果综合反映运营单位在应急响应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这样更能便于适当的进行安排,采取适当层次的监管响应能力,那么在现有推荐的应急能力上所评估的方法是处于一般技术的。

2.2 性能指标

核电厂运营单位应急响应能力灵感的性能指标是运营单位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来进行保护公众健康与安全能力的定量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在运营单位的应急响应范围内对应急计划的维持和应急准备进行评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性能指标评价由运营单位完成的,性能指标评价过程以及数据基础是由监管当局审查确认的,这样就体现了共同参与理念的原则,也是有利于社会分配的,

①性能指标的定义:在该评估方法中,应该是急于组织的练习,和实际事件响应或者成绩的指标,在应急响应能力中,要组织演戏参与度的指标,在应急设备设施维护状况下,性能指标需要是完善的。

评估的内容包括:①在训练、演戏以及对事件的响应中,运营单位准确和及时确定应急状态等级的能力;②应急通知的能力;③向场外应急组织提出防护行动建议的能力,可以看出该评估的内容分别是对应于应急响应能力中的应急状态和应急行动的事故评价,在根据其所涉及到的应急响应功能中划分为相对于的控制范围中,这样成功实施应急通报和成功提出防护行动建议的能力。

②性能指标的计算:在各项性性能指标中,需要计算出相应的数据统计为基础,评估方法要求的数据统计是按照每一项环节计算公式的,在参照公式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理解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在各项分项中,是需要计算出公式与每个指标相对应的数据。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评估方法同时会给出了各种数据统计的规则,那么在这些规则中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比如,在各项数据中都是按照季度来进行统计的,如果在该季度中有人员离开所承担的关键岗位,那么在统计季度的数据中就不应该再将其统计在关键岗位总人数中。各项数据都是按照季度统计上报的,然后再将统计此前一定时间内的性能指标值,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对指标所反应的应急响应能力的跟踪,这样就可以根据追踪使其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

③性能指标的阀值:对应每一个应急准备的性能指标来说,都是对应一个性能指标阀值的,可以将性能指标评分归类为绿、白、黄、红等四个等级,四个等级都是表征核电厂应急响应能力所处的状态,红色是表示应急响应能力降级最为严重,黄色是比较轻的,白色是轻者中最少的一种表现,绿色是可以接受的状态,四个等级的划分可以使的性能指标和检查发现可以再反应堆安全运行水平的综合评价中处于同等的地位的,这样就是再综合评价中具体同等的重要性。

2.3 检查发展

①检查发现的定义:检查发现是监管部门对电厂实施监管过程中发现其应急响应能力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还需要依据对核电厂运营单位成功实施核应急保护公众安全的潜在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可以将检查发现的显著度是由小到高的,这样对于公众的安全风险也是比较小的,所对应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意味着检查发现所确定的运营单位应急响应能力的性能缺陷对公众安全风险最大,十分显著。

②检查发现的分类:为评价出相关的应急能力薄弱环节和问题对核电厂整体安全水平影响程度来看,检查发现可以分为三类,没有符合条件的,没有实现相对应条件以及薄弱环节三类方面,这样对于具体的定义如下,运营单位在实际的辐射应急中没有遵守其应急计划有关的发现,这样就称之为没有实现,与运营单位没有维护其应急计划有关的发现,该种缺陷其实就是通过监督来进行确定的,这是未能符合,一般在检查中,所影响的应急准备基本的功能就是应急的计划区和应急状态分级与应急行动的水平等方面的措施准备。

3.小结

以上所述,关于我国核电厂运营单位应急响应能力评估的方法很多,内容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所提出的产业需求、技术基础、技术框架以及实施原则等,对这一评估方法都是可以从定量和定性方面来进行选择的,这样在此基础上 可以形成指导运营单位的监管方法和响应行动已经成为了一个可靠性的原则,并且在核电厂的应急能力种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国,曲静原,童节娟,刘涛,赵军.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响应能力评估软件平台[J].科技导报,2015,(3304):97-103.

[2]张立国,曲静原,童节娟,刘涛,赵军.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08):187-193+198.

[3]王红霞.在建核电厂总承包模式下营运单位管理体系的建立[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3,(03):51-56.

论文作者:徐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_徐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