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产教融合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利芳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 伴随“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实施,我国物流产业向智慧物流转型升级,高职教育物流人才需求逐渐转变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如何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在“智能+”大潮下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物流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在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高职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关键词] 智慧物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产教联盟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订单班、冠名班、工学结合、产教联盟、“双元”办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效促进了教育、科技、经济及企业的发展。其中,现代学徒制比较成熟、有效,教育部2013年启动并开始不断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已经开展第三批试点,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深化职教改革的抓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经济发达、教育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配套政策尚待完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构建“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发展架构,包括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重要主体、人才培养改革主线、社会组织的供需对接作用等。2019年2月,我国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把职业教育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这些均为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方向。

随着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2009年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正式提出了智慧物流概念,十年来物流业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向智慧物流转型升级。5G时代来临,将进一步全面推动物流智能化、标准化、柔性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发展,推动构建与发展智能制造、协同供应链和供应链生态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智慧物流专业人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结合行业需求,遵循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在规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研究现状与问题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进行产教融合研究时,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德国双元制、日本“产学合作”职业教育、英国“三明治”合作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NVQ)框架、澳大利亚TAFE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等校企合作的特点和经验,校企合作模式和体制机制。“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支柱和核心,被世界各国视为职业教育制度的典范。在实践层面上,大家普遍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典型[1]。杨晓楼在探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了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特点:培养的双主体(企业+学校)、培养人员的双身份(准员工+学生)、培养师资的双导师(导师+教师)、培养结果的双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指出职校在校生生源是现代学徒制的三种招生模式中的其中一种,基于现代学徒制在上海某职业院校物流专业试点的应用结果,分析了我国导入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难[2]。他们认为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具备几个特征或条件:法律制度保障、工作本位的学习、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统一的课程框架以及一定比例的学校教育及交替学习。曾益坤深刻剖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涵、主要形式,从政府、学校、企(产)业及社会组织等层面分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制约瓶颈,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3]。关颖指出赛教融合是产教融合切入点之一,校企合作源于学校利用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与资源条件,开展育人、科研和挂职实践活动,企业是被动地参与职业教育的,而产教融合长效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互动互惠。高职物流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从政府政策激励、行业企业开办联合学院等途径入手,提高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效度[4]。古岩指出产教融合的基础在于校企双方拥有优势教育资源与环境。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工学结合,建立岗前培训、现代学徒制和安全管理等实习保障机制,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循环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5]。陈慧慧对浙江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6]。施文娴分析了智慧物流背景下我国物流岗位的需求变化及发展趋势,从学生角度提出几点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建议[7]。李玮、杨安怀总结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DHL物流精英人才”实验班与校企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模式。从人才培养定位、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方面提出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机制建议[8]

国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相对成熟,我国智慧物流虽然提出了10年,但是高职教育特别是物流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现正处于从理论到实践均需探索发展的阶段。由于受到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影响,在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定位、教师资质与素养、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企合作模式、产教融合平台与机制、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的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改善,虽然增加了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但是教师受到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科研成果、技能竞赛和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压力与考核影响,无法做到技术顾问那样全面了解企业和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学院外聘企业优秀技术、技能或管理人员来担任客座讲师或教授,但由于在企业内部有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和行业竞争压力,往往没有精力去兼职研究教学和传授企业经验。因此“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培养较为困难。

稳定的推送频率有助于培养用户阅读习惯。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核心之一就是让读者养成稳定的阅读习惯,微信订阅号建立稳定的文章推送频率是培养用户阅读习惯的有效前提[3]。如表2所示,“体育舞蹈圈”全年仅有5天没有推送任何内容,文章推送频率稳定,这为培养用户阅读习惯以及公众号良性运营奠定基础。

(2)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和资源不足。目前物流管理课程设置与考核已有ERP 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经营沙盘对抗、物流仿真、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内容,并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为导向,促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通用型物流人才,偏向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功能简单型、管理粗放型的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配送等基础操作与管理。院校于2012年建成现代物流公共实训中心,但近几年软硬件升级改造的后续投入不足,实训师资力量缺乏,且智能制造的大型项目、复杂情境难以用简单的实训去模拟,加上校企合作不够紧密,造成院校虽然有实训项目,但缺乏针对性强的智慧物流实训实践,学生难以获得智慧物流工作岗位的核心技能。

从吕、范交恶开始,富弼作为范仲淹坚定的盟友,对吕夷简有着几乎无可化解之恨,以这样的心理,怀疑吕夷简有意在国书上做手脚在所难免,但晏殊与吕夷简共事多年,认为吕不可能有意为之,而且,在那样一个场合做和事老,为吕开脱,也在情理之中。在仁宗对吕夷简宠遇不衰的前提下,对一个于宋室不无大功之朝廷重臣,晏殊维护作为宰相之吕夷简,而不是帮着女婿指责宰相,从而息事宁人,化解危机,这才是元老大臣之得体举措。

随着信息物理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物联网、机器人和“无人”设备技术应用推广,5G时代来临,传统的仓储、运输、包装等业务运作、物流设备操作维护等基础性岗位人员需求减少,既有职业素养又有创新能力、既熟悉传统物流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和智能控制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由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型的关键时期,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至关重要。但我国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没有成熟的经验,没有完备的样板,必须基于现实与面向未来,探索适合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智慧物流培养模式。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3)校企合作缺乏吸引力和保障。校企合作以院校为主,通过项目、劳务供需的方式开展短期的合作。有限的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停留在招聘工人、提供实训实习基地、捐助实践教学设备及专家做报告等方面。校企合作尚缺失政策法规和长效运行保障机制,产教融合还缺乏多元投入和稳定的资金保障,政府、学校、企(产)业及社会组织等多个层面尚未逐级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基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州德马、锐格、唯品会、广州飞梭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等企业推进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及省智慧物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升级改造过程中校企合作的经验、教训和问题,湖州市政府、院校、企(产)业及社会组织应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如图1),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本文提出以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图1 基于产教融合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高职院校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精密潮汐模型建立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处理研究海域验潮站观测数据与岸线、水深等资料,建立覆盖研究海域潮波数值模式,计算网格点主要分潮调和常数。利用验潮站调和常数,对数值模式的结果进行改进,构建精密潮汐模型,确定研究岸段网格点平均高低潮位。

加快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产生带动引领示范效应,创造较大社会价值。

当地群众作为县级电视台的主要受众,他们是否认可和喜欢,将直接影响到电视的收视率。为此,乡镇电视台无论是在采编新闻,还是制作新闻,都应立足于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学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县级新闻不仅符合党的方针和政策,更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青睐。可见,乡镇电视台的新闻内容应以群众的意识和需求为切入点,制作一些能够获得群众支持并和他们产生精神共鸣的新闻节目,才能使乡镇电视台得以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

由政府推动和政策激励,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兼职教师聘用,为物流特色专业聘请企业优秀物流工程技术技能人才与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充分吸收社会上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完善“固定岗+流动岗”资源配置新机制,与学校的专职教师共同构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统筹多种资源,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满足实践教学、专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功能。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先进国家经验,提高实训基地规划设计、实训课程开发和运营管理水平,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采用弹性制和学分置换的制度,为院校学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1)加强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随着1+X 证书制度试点运行,健全对智慧物流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制度,专兼职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由于智慧物流核心岗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新、发展迅速,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定期参加国家级培训和企业实践,企业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分批赴国外研修访学,学习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高校既要加强高校出身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企业挂职监管和考核制度,又要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制度,学习专业前沿知识与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成为常态。

1.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复方新诺明(20~30 mg/kg),恩诺沙星(2~3 mg/kg),也可以用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能渗入前列腺组织内的抗生素,连续用药3~6周,同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有知行合一、做中学,培养模式有订单班与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职智慧物流人才培养需工作本位的工学交替,包括院校的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实习,学校实训中心模拟企业的学习等。应将课程建设与职业能力对接,将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建立智慧物流岗位动态能力集,持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共建共享智慧物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线精品课程和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

3.2.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①做好自我防护:戴手套操作;有创治疗时戴护目镜;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②做好锐器伤防范:注射车上放置剪刀并固定,以便在床旁及时处理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医师、护士、保洁工熟知锐器伤后的处理和上报流程;推广使用安全型留置静脉注射器,保护患者静脉、保证患者休息、减少锐器伤的发生。③所有操作严格均按标准预防技术操作原则进行。④教会患者家属处理污物的方法,如接触疑为血液、体液污染物品需戴手套给予处理并及时洗手,所有被体液污染物品按医疗废弃物处理,防止发生院内外交叉感染的可能。

(2)加快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改革。重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开放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实践性,推进差异化、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兼顾传统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训实践课程,补充升级,增加智慧供应链、智能仓储、智能调度、智能设备维修与管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物联网等新技术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教学创新与特色专业建设,培养德技并修、具有职业精神和建设制造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和精益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智慧物流专门人才。

技能竞赛以产业企业职业能力为标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虚拟仿真或实操模拟为教学载体。高校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课程体系为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能力测评为手段,能力竞赛为平台,借助专门设计、组织和举办技能大赛的公司、行业组织等社会平台,增加对专业技能竞赛的重视程度,利用专业技能竞赛弥补实训内容设计不足和实训设施资源配置不够,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实训基地建设、职业能力考核和课程体系改革。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全面参与专业技能竞赛。

(3)加快改善校企合作环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和地位,加大对职业院校参加有关技能大赛成绩突出学生的表彰奖励力度,重视和普及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和精益企业文化。促进就业,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技能在高校快速掌握、应用和培训,提高智慧物流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高智慧物流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加快《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的实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由政府主办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建设转变,由普通教育向特色教育转变。从体制机制上保障校企深度、长远合作,对产教融合试点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和知识产权政策,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从经费上保障,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加强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与监督作用。

2018年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发起、在湖州市委市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支持下,联合企业、协同行业协会成立了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成为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今后加快加强联盟发展,可为湖州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打造中国物流谷、“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带来人才、项目、资源、成果等集聚与共享,为培养高素质的智慧物流人才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与浙江经济职院、浙江交通职院、嘉兴职院、苏州经贸职院、南京工业职院、杭州职院等的跨区域交流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协同合作,共同学习先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如长春高专与一汽大众、一汽轿车、吉利集团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湖南现代物流职院与安吉智行物流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青岛港湾职院与青岛远洋大亚物流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北京吉利学院、成都汽车职院等与吉利集团合作“成蝶计划”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博世汽车技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职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多方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在产学研目标制定、工学结合、教学资源库建设、联盟平台搭建等方面,更加便捷与完善;共建师资与实训基地、合作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更加精准,完善企业育人、留人、用人等机制;共同完善校企合作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5 总结

为了适应智能制造新形势下创新型、创业型、一专多能、复合型智慧物流人才的企业与社会需求,本文从我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出发,进行基于产教融合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加强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快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改革、加快改善校企合作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实践,为高职物流教育发展探索了有效路径,推动经济发展和智慧物流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1.

[2]杨晓楼.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9).

[3]曾益坤.关于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4]关颖.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赛教融合的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3).

[5]古岩.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典型案例分析[J].物流科技,2017,(8).

[6]陈慧慧.浙江省高职智慧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26).

[7]施文娴.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岗位需求分析及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

[8]李玮,杨安怀.“智慧物流”时代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以燕京理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1).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Talents against Backgroun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Wang Lifang
(H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Made in China 2025"strategy and the Industry 4.0 planning,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is gradually transforming into and upgrading toward the intelligent logistics industry,and the demand for logistics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liber has gradually turned into that for th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intelligent specialized logistics talents.How to implement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 as to adapt to the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 tide of"intelligence+",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current relevance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logistics talents in China.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logistics talents in China,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ion of the intelligent logistics talent training mod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reform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talents through th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Key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un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152X(2019)06-0150-05

doi: 10.3969/j.issn.1005-152X.2019.06.030

[收稿日期] 2019-05-14

[基金项目] 2017年湖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州市高等教育学会联合课题“地市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发展对策研究—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GJ17009);2018年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课题“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8SJZD09)

[作者简介] 王利芳,女,河南洛阳人,高级工程师,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研究方向:智慧物流、绿色供应链、物流职业教育。

标签:;  ;  ;  ;  ;  ;  

产教融合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